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哪些特性

如题所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哪些特征

1、强调内容的整合。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世界是“整体的世界”,学生个性是“整体的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也是“整体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应该从“整体”上去考虑,要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任何主题的探究都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强调学习方式的整合。学生的生活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他们彼此交融,形成各种复杂关系的整体,学生通过对这些复杂关系的处理,实现自身发展。学生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的一系列关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应用已有经验和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过程。其间学生对活动方式的有机整合,包括恰当的选择和有效应用各种学习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3、注重活动过程的开放。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都十分突出其开放性,就课程目标而言,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就课程内容而言 ,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课程结果而论,学生全部活动中的体验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进一步而言,活动时间随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很难规划在某一时间完成某一任务;活动空间也是开放的,“世界即教室”“教室是解决问题的实验室”。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学校“教室”里完成的,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大自然“教室”里进行的,某些活动可能进入互联网“教室”,在虚拟的空间自由穿梭。活动管理更是开放的,有学生自我管理、有学生小组管理、有教师的管理,也有班级学校,地方,甚至跨区域的管理。

从总体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的一切特征,同时有反映出教育的显示规定性,体现出新的要求和主张,从一定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属于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