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薛仁贵的儿子有几个,叫什么

如题所述

薛仁贵有5个儿子,分别是薛讷、薛楚玉、薛楚卿、薛楚珍、薛慎惑。

长子: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也是《说唐三传》人物薛丁山的原型。

小儿子:薛楚玉,平卢营口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后来因为和他哥薛讷的军事改革被保守派排挤,被人告发渎职,免其官,由张守珪取代,他的离职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薛嵩,薛楚玉之子,膂力过人,不治生产,少年时误入歧途跟随安史叛军,后归唐,为昭义军节度使,封高平郡王,后改封平阳郡王。生平喜好蹴鞠,大历七年卒,赠太保。

薛嵩之弟薛昽(《旧唐书》作薛崿),大历七年继承兄长薛嵩节度使位,但在大历十年,被部将裴志清所逐,将兵马归田承嗣,逃到洺州。

后入朝请罪,唐朝廷免其罪,将其地一分为三,以薛嵩族子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薛慎惑之孙,薛光之子)为卫州刺史,薛坚(薛讷之孙,薛直之子)为洺州刺史。田承嗣引诱薛雄造反,薛雄不从,被田承嗣派去的刺客杀害了。

薛平,薛嵩之子,字坦途。以司徒致仕,封魏国公,年八十卒,赠太傅。

薛从,薛平之子,字顺之。官终左领军卫上将军,赠工部尚书,与父亲同为一时之名臣。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薛仁贵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

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仁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1
  唐朝薛仁贵的儿子有5个儿子,分别叫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长子: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也是《说唐三传》人物薛丁山的原型。
  另有四子: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 (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第2个回答  2011-09-02
薛仁贵的儿子分别叫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注意:薛讷和薛楚玉是武将,两人都相当有名气,薛讷在薛仁贵死前只是个小县令知道49岁被武则天提拔为幽州太守,在玄宗时期长期跟突厥做战.后随阿史那等将领征吐蕃,雪父亲的大非川之耻.他是大气晚成的将军,玄宗爱将.后被追封位羽林大将军.薛楚玉赫赫有名的平卢.营口节度使就是他.后来被人告发渎职,免其官,由安录山取代,他的离职见解的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说是渎职,其实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还是在与他们兄弟两个的军事变革和朝庭对外权势力的节制.
后来,安录山势力膨胀,玄宗才再次想到罢免薛楚玉的危害性,将其子薛嵩受命于幽州节制安录山,可是为时不晚.熟话说箭在弦上怎可不发,一个薛嵩有怎么可能化解得了一场肯定会爆发的空前内乱呢?安史之乱后薛嵩判唐<估计也没办法>,或许在史书上会为此给他一沉重的一笔,到了那份上虽掌管几州政权,可是毫无兵权不可能以武力阻挡安录山的野心.直到安史之乱后薛嵩重现归复唐朝,当然他在安录山后面也做了很多活动的.
薛嵩是薛仁贵后人中最耀眼的一族,嵩子平.后面还有薛从等均是唐朝脊梁人物.
至于薛仁贵地老二老三老四都是文官,没多少政绩,所以这几族人默落也是理所当然.
第3个回答  2011-09-02
薛仁贵其子薛丁山和其孙薛刚纯属虚构。具体有几个儿子恐怕这个真没人知道。他的一个儿子薛讷在历史上比较出名,字丁山,长期领军,战功卓著,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第4个回答  2011-09-02
历史上有记载的薛礼之子二人:

薛讷
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唐玄宗开元八年,即公元720年去世。
唐绛州万泉,即今山西运城人。
唐左羽林军大将军,名将。

薛楚玉
生卒年不详。
唐绛州万泉,即今山西运城人。
唐幽州大都督府长史。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