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春》电视剧评论

详细些

  《傻春》的剧作者显然是过来人,试图深度刻画那个年代的人际关系。看来作者更加熟悉的还是城里,所以剧中主角所在的一家,家庭和邻里关系的描画比较细腻。不难看出,作者有意要强调一个“城市新贵”的存在,所以除了傻春这个另类角色之外,所有人都具有京城初级市民的特征。傻春之父显然是个城乡结合部知识分子,在城里没有老人需要照顾,他依靠一股酸气混入我党文官体制,自以为将凭只手改天换日,迷信他的知识传承和改良精神。几个儿女,其实深受他的这种生活态度的影响,尤其是老二。

  而傻春她妈,应当原本是个城里人,更可能是京城边缘郊区人,所以没有彻底从上世纪的风雨中锻炼出来,能够获得今日之地位,还非常庆幸,也非常紧张,从头到尾被一种不安和无助的情绪所笼罩。她显然认为自己的出头与丈夫关系最大,所以一边宠坏了丈夫,一边也满脑子的政治和大局,而失去了照看子女的天赋能力。傻春整天带着不足三岁的小妹到处活动,是对这家人的最大讽刺。

  越是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家庭(估计吕丽萍演的女主人,在自己原来的家里也不被看好),越是要多生儿女,生出一大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孝心。但是生得多不代表会养会教,事实上这些孩子,更多是在庭院邻里和学校社会的教育中长大,所以说起话来,满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是随俗的同时,又努力保持一些儿高傲,昨晚三女儿说她最爱王维,真令我颇感动心。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他们的邻里关系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但是一望而知是比较失败的。这种骨子里傲慢而缺乏积淀的家庭,最容易遭到普遍的歧视,也最容易在歧视中反戈一击,成为诸次运动的先锋。

  与这个城里的家庭相比,场长所在的农村家庭似乎要单纯一些,这极可能和作者本人是城里人,缺乏对农村的深入了解有关。其实城里有这样的“贵族”或“未来贵族”,乡里何尝没有?而且他们的来源和环境会更加复杂。目前剧情还没有完全展开,只知道场长和场长太太,也是在新时代获得利益的人群,一心保住艰难获得的成果,同时也就和族弟分崩离析。老太太夹在中间,一边享受着老大的成果,一边抱怨媳妇不懂管家并主动承担偏帮族弟家庭(尤其是孙儿的营养)的工作。老大家似乎是一子一女,目前相乎关系还不明朗。

  其实真正的故事在这里边:究竟媳妇和她家人的情况如何?不涉及这个问题,就不懂得现代农业社会的根本。另外,物资和经济角度的讲述也非常简单化,只说农场“缺煤”,然后一切故事围绕煤来展开。当然,要真想把问题说清楚,具一喜的家庭情况也是很好的入手点。

参考资料: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28307.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8
电视剧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所以在评价一部戏的时候不能用简单平时生活的眼光去评价它,而是要用高于生活的眼光去看待一部戏的本质,通过剧情的演绎来体悟出其中心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道理,它就象一篇文章。《傻春》这部电视剧拍的很好,对于70年代生人的人应该有共鸣之处,它体现的是一部生活剧,但剧中透露出的亲情是非常感人的,特别是以大姐这个人物中心展开的一系列剧情,她的付出不求回报,她的执着、她的任劳任怨等等,无不把大姐刻画的感人至深。特别是后来弟弟病倒,母亲去世的那一片断,很是感人,每每看到此处不觉泪如雨下,全家人的那种悲痛,应该会使很多人产生共鸣。所以十分强烈的推荐此剧,希望更多的人去观看这部电视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