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能不能跑318?蔚来ES6和比亚迪秦PLUS给你答案

如题所述

易车原创 æ¯ä¸ªç”·ç”Ÿå¿ƒä¸­éƒ½æœ‰ä¸€ä¸ªè‡ªé©¾318的梦想。带上心爱的姑娘,两个人,一台车,在雪山脚下看经幡和哈达随风拂动,在川西草原看牦牛和藏獒悠闲踱步,路上三拜九叩首的朝圣者,那是对信仰的虔诚……只是梦想终究是梦想,能实现的毕竟只有少部分幸运的人。 

前些天,我又重走了这条线,不一样的是,这次开的是新能源车(比亚迪秦PLUS DM-i)。期间我分享了几条在路上的动态,网友们在评论区聊得一片火热,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就是:新能源车究竟能不能上高原?

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用行动给了大家答案,不过在电动车普及率越来越高的今天,我猜大家其实更想知道的是:新能源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上高原?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一般来说,新能源车分为混动车和纯电车两大类。

混动车以燃油和电能两种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既可以单独使用电能驱动,也可使用燃油作为驱动。同时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工作时,松开油门踏板或长下坡路段,动能回收系统将会为电池实时充电。

在高原上,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会越来越稀薄,在海拔达到3800米左右时,气压只有平原地区的约三分之二。此时的含氧量骤减,而内燃机需要燃烧汽油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受到含氧量降低的影响,内燃机会造成动力衰减。

纯电车则以电能作为动力来源,不会受到氧气含量的影响,但是高原对纯电车型最大的威胁是高海拔带来的低温。

低温导致的续航下降在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冬季已经很常见,它会导致锂电池内部锂离子活性下降,造成充电的时间延长;在行驶中续航还会大幅度损耗,这种损耗一方面来自锂离子活性,另一方面来自加热的损耗,给电池组加热以及车内空间的加热,都需要大量的电能。

根据我最近一次开混动车(比亚迪秦PLUS DM-i)上高原的经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混动车可以上高原。

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会产生因氧气含量不足而引起的动力衰减。

比如在翻越折多山垭口时,海拔达到了4000米以上,当时我们的驾驶比亚迪秦PLUS DM-i的发动机明显动力衰减严重,能听到引擎在风中的轰鸣声,车子的速度却迟迟起不来。但这也只会影响超车和急加速这样的动作,并不会影响车子的正常行驶。

比亚迪秦PLUS DM-i 混动系统

而且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使用纯电模式行驶。

这样来看,混动车虽然在发动机工况下爬升高度会有些吃力,但是有了混动系统的存在,也不会影响太多。

说到纯电车型,我有几位朋友最近刚好开着蔚来ES6跑完了318线。听他们分享完一路的经历,我总结出一句话:能源补给是纯电车行千里路的基础。

对于纯电车型来说,沿途具有完善的充电桩是刚需。而根据蔚来官方消息,蔚来快充桩已在318全线贯通,并且蔚来的所有充电桩均采用了国标接头,对所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都适用。

除了蔚来川藏快充线,整个川藏区域现已有上万个补能点,包括蔚来的9座换电站,数座超充站,超过40座目的地充电站,以及过万个第三方充电桩。今年,蔚来还将在川藏区域将新建约30座蔚来换电站,数座超充站和目的地充电站。

根据蔚来的这张充电地图,我大概做了计算。途中相距最远的充电站是成都—新都桥段,根据导航显示这段距离为345km,即使是蔚来NEDC续航最短的车型蔚来ES6 20款运动版70kWh NEDC续航420km,也能够轻松跑下来,何况这条线上沿途的服务区还有很多第三方的快充桩。其余路段充电桩的距离基本都是120—280km之间。

所以,在充电方面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同时电动车还有一大优势是动能回收,如果动能回收能力足够强,那么下坡回收的部分动能也派上大用场。相比于汽油车来说,这部分能量只能白白浪费了。

不过大家也要注意,318全线海拔的攀升和下降比较多,爬坡的时候,对于电动车的续航影响也比较大,尽量保持油门匀速行驶会比较省电。

总的来说,高海拔地区对于电量充足且电池温度适中的电动车来说就是如履平地,而且大扭矩的输出在山路上超越大排量的越野车都轻轻松松。在高原上,电动车的动力完胜汽油车。

 ç¼–辑总结:如今的318川藏线全线基本已经天堑变通途。网友们对自驾318川藏线的争议从以往的越野车和轿车谁能上得去,变成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谁能更舒服地上去。事实证明,如果能满足以上说的三个条件,新能源车也能一路开到拉萨。最后,作为一个多次行走在318线上的老司机,分享三句话给各位: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遵守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