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红色经典故事!!!急需!!!!30分钟里要!!!

不要太长,适合摘抄那种

●《一袋干粮》,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0
先遣队于22日晨进入大凉山彝民区,突遭手持土枪、长矛的彝民拦阻,甚至扒光了先头部队的衣服。但红军为了解除彝民的敌视和猜忌,坚持不开枪还击,耐心向他们说明红军是为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此次是借道北上。刘伯承还与彝族沽鸡头人小叶丹在海子边饮鸡血誓盟,结为兄弟,这就是著名的彝海结盟。23日,在彝民向导的陪送下,先遣队顺利通过彝民区。5月24日先遣队占领安顺场,25日渡河成功。26日中央军委决定沿河两路进军,夺取泸定桥。29日红四团飞夺泸定桥,6月2日,红军全部渡过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迷梦。
红军走后,当地群众冒着风险保存了这张布告,1951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征集并拨交中国国家博物馆。布告纵36.5厘米、横36厘米,油印,纸张已变黄,多处破损,印痕退色,背面有张贴痕迹,但字迹仍然清晰,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红军长征时过彝民区的故事。
可以再这段里面节选
第2个回答  2011-08-26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几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就拍炊事员班长照顾我们几个病号。因为他年纪大,所以大家都叫他了“老班长”。

老班长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歇,煮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吃。不久,连青稞面也吃完了。眼看我们一天比一天瘦,老班长担心我们几个病号走不出这片草地。老班长在偶然的一次,看见水塘里有鱼,就把针弯成鱼钩,给我们钓鱼,煮鱼汤给我们吃。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老班长吃鱼。在偶然的一次,我看见老班长每天吃的原来是野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劝老班长吃点鱼,可老班长说找点吃的不容易。当我提出要跟他一起找时,他却拒绝了。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我不忍心吃下去,老班长严厉地批评了我。他看见我们吃了,才笑了。

我们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说要弄点吃的好好庆祝庆祝,可却在水塘边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了。老班长为了送我们出草地,自己却牺牲了。

我把老班长的鱼钩小心翼翼地收好,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这个金色的鱼钩。
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2师第4团第2连廖大珠等22名干部战士,长征途中率先夺取泸定桥的突击队成员。1935年5 月,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后(见十七勇士),又决定迅速抢占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第1师未过河的部队和干部团在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并进。右岸一路以红军第一军团第2师第4团为先锋团,5月27日晨,从安顺场出发,边行军边战斗,于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军第4旅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是夜,沿左岸北上的部队击溃了国民党军第4旅的另2个团,到达泸定会合,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取得红军长征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占领了该地。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7时强渡开始,快接近对岸时,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控制了渡口。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顺场一带大渡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
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七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红军长征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第3个回答  2011-08-29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几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就拍炊事员班长照顾我们几个病号。因为他年纪大,所以大家都叫他了“老班长”。

老班长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歇,煮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吃。不久,连青稞面也吃完了。眼看我们一天比一天瘦,老班长担心我们几个病号走不出这片草地。老班长在偶然的一次,看见水塘里有鱼,就把针弯成鱼钩,给我们钓鱼,煮鱼汤给我们吃。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老班长吃鱼。在偶然的一次,我看见老班长每天吃的原来是野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劝老班长吃点鱼,可老班长说找点吃的不容易。当我提出要跟他一起找时,他却拒绝了。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我不忍心吃下去,老班长严厉地批评了我。他看见我们吃了,才笑了。

我们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说要弄点吃的好好庆祝庆祝,可却在水塘边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了。老班长为了送我们出草地,自己却牺牲了。

我把老班长的鱼钩小心翼翼地收好,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这个金色的鱼钩。
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2师第4团第2连廖大珠等22名干部战士,长征途中率先夺取泸定桥的突击队成员。1935年5 月,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后(见十七勇士),又决定迅速抢占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第1师未过河的部队和干部团在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并进。右岸一路以红军第一军团第2师第4团为先锋团,5月27日晨,从安顺场出发,边行军边战斗,于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军第4旅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是夜,沿左岸北上的部队击溃了国民党军第4旅的另2个团,到达泸定会合,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取得红军长征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占领了该地。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7时强渡开始,快接近对岸时,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控制了渡口。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顺场一带大渡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
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七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红军长征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 iolite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