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教师究竟要不要交社保?

2000年开始交,到2008年8月后又不用齐。今年8月通知补交2011年7、8月社保。9月又接通知补交2008年至2011年6月社保金一共二千六百多。全体教师晕倒。求教高手救命!
就算要交。当我们退休时,社保金全退还。感觉除了攒钱,这社保没什用!

公办教师是要交社保的。

社会保险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

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因此公办教师是要交社保的。

扩展资料:

社保包括:

1、养老保险

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

3、工伤保险

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

4、失业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5、生育保险

针对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工作、失去正常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

百度百科-社会保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1

公办教师需要交社保。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决定》第三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保进行了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七章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或考虑不补缴 此前视同缴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公办教师需要交社保。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决定》第三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扩展资料:

一、养老保险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二、医疗保险

以北京市为例,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单位10%,个人2%+3元;

三、失业保险

单位1%,个人0.2%;

四、工伤保险

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五、生育保险

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六、公积金

以北京市为例,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保缴费比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03

公办教师需要交社保。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决定》第三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扩展资料

缴纳社保的好处

1、平时买药,或看病就医可以享受医疗报销,一般住院可以报销比例可以达到70%-80%,可以减轻看病的经济负担;

2、缴纳社保的职工,只有累计缴纳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多少与参保人员缴纳社保的基数、年限都有关,现在缴纳的社保费用越高,年限越长,以后退休了可以领取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3、社保保险可以让职工在生育期间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并且还可以领取生育津贴;

4、缴纳社保的人如果发生工伤、或失业,那么还可以享受一项基本生活的保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保缴费比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国发〔2015〕2号《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缴纳养老保险制度。
公办教师, 属于事业单位的职工,当然要缴纳社会保险。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