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马路有多宽?

如题所述

车道宽度一般在2.4-4.2m内分布,这要看道路的性质,是城市道路还是公路,是何种等级,采用哪一种设计速度,一般来讲设计速度越大,车道宽度有增加倾向,但标准宽度一般在3.0-3.75m,3.5m的最多,过宽的车道容易导致小车在同一车道内并排行驶,不建议大于3.5m,太窄的话,容易偏出车道,不建议低于2.8m。

拓展资料: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由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发布,系全国范围实施的强制性规范, 实施无障碍的范围主要社道路、绿地等。无障碍要求是,设有路缘石得人行道,在各路口应设缘石坡道;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应符合轮椅通行要求,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

实施无障碍的范围是办公、科研、商业、服务、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园林、居住建筑等。无障碍要求是建筑入口、走道、平台、门、门厅、楼梯、电梯、公共厕所、浴室、电话、客房、住房、标志、盲道、轮椅席等应依据建筑性能配有相关无障碍设施。

以一条红线26米的一级公路来讲,一般是这样:双向六车道道18米,中央隔离带1米,两侧路肩各1.5米共3米,剩下的两侧各2米为排水沟等配套设置。

而一条红线为80米的城市一级干道一般可以这样分:双向八车道28米(城市干道每条机动车道3.5米),中央绿化带5米,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各3米共6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5.5米共11米,剩下30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8

车道宽度一般在2.4-4.2m内分布,这要看道路的性质,是城市道路还是公路,是何种等级,采用哪一种设计速度,一般来讲设计速度越大,车道宽度有增加倾向,但标准宽度一般在3.0-3.75m,3.5m的最多,过宽的车道容易导致小车在同一车道内并排行驶,不建议大于3.5m,太窄的话,容易偏出车道,不建议低于2.8m。

拓展资料:

引证解释

1. 古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

《左传·昭公二十年》:“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而这个马路与今天的马路一词并非同源。

2. 今指城市或近郊的供车马行走的宽阔平坦的道路。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龙须沟的新沟落成,修了马路。”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半年没有进县城,县城里已经大变了样,——街道改宽了,马路也压光了。” 

"马路"最早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马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14
“双向三车道、四车道”应该叫“双向六车道、八车道”。国家对公路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是有标准的,三级以上多车道公路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为3米。中央隔离带无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单纯的水泥制中央隔离带宽度为一米(中央隔离带两侧白实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就难说了,有的“形象工程”路可以做到几十米宽。城镇间的公路一般不设人行道(一般穿越城市段才设),城市干道必须设置人行道,城市干道人行道按实际人流量计算,一般最少3米宽,宽的可以达到15-20米。
以一条红线26米的一级公路来讲,一般是这样:双向六车道道18米,中央隔离带1米,两侧路肩各1.5米共3米,剩下的两侧各2米为排水沟等配套设置。
而一条红线为80米的城市一级干道一般可以这样分:双向八车道28米(城市干道每条机动车道3.5米),中央绿化带5米,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各3米共6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5.5米共11米,剩下30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20
一般三点五米.车道不是愈宽愈安全.路的直线性愈长也愈不安全.车道最宽不得超过四米.大型车道也就.3.95米.宽了两车从理论上可一个车道超车了.但实践中横向间距太小.不安全.。
第4个回答  2011-09-14
我们这里马路一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