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英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如题所述

环境真的很重要的,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不会说英语,而且一直在练习英语的题。给我们一套卷子,我们可以把它做的很完美,完美到有的人可以得满分,但是口语方面,几乎为零。很多人只是会做题,然而对于说这方面是完全没有的。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学习英语,到现在已经学了这么多年了。但是我们真正就能够去和别人说英语了吗,可以直接和外国人对话了吗。不,我们不行,因为我们根本不会说。我相信现在的一个小孩的口语都比很多大学生好,以及强。


我们说英语就像外国人说中文一样,都很困难,本来语言这样的东西,就很复杂的。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进修的。不然你以为那些同声翻译这些是怎么来的,凡事都得下功夫才可能有收获的。
我们班以前有一个学霸,英语老牛逼了。

从高中开始,不论比赛大小,不论什么考试,她基本上英语试卷都可以达到满分。她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拿着英语单词背,感觉这一生就为了英语而生一样。


她真的特别的牛,能够她牛津词典里面基本上很多单词都背下来。每天都五点半起床背单词,所有关于语法的问题,她基本上都会。但是你让她和别人对话,这她就不行了。她压根不会口语。她的知识都是应试教育的,只能应付考试了,根本没法交流。

平时,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外国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敢上去和他们交流。我们总是在开着玩笑,以前有一回我去北京玩的时候,然后在路上就遇见好几个外国人,特别的想和他们照相,但是不会说英语啊。连最基本的想和他们拍照都说不出口的。


我也没有勇气上去说,这个句子其实挺简单,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后来,跟我一起的一个同学,英语不怎么好的,却直上前去通过简单的单词以及手语,邀请了他们几个人外国人一起合影。

上了大学,我才知道,真的就是环境对人的语言真的很重要。我们学校有俄语系,他们里面很多人也就是没有接触过俄语的,上了大学才开始学习的,然后吧,但是别人教授的东西就不再是死的东西。他们这里的学习就不再是应付考试了,学校有很多留学生,他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不敢去说英语,不敢去练习口语,总是觉得别人会笑话我们。你过了四六级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会口语,这样比你的证书要好的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你也许会觉得中国人说英语的最大的障碍是中式英语或者发音不标准,其实,最大的障碍是你想太多。

我刚刚进入大学时候,本着自己的词汇量小,表达并不完美的羞愧,不愿意开口。好像一说英语就有赤身露体一样奔跑的感觉。看着大家和外教的频繁互动,也羞于开头。

让我觉得很惊讶的人,班里有位女生,口音简直充满了浓厚的乡村味,可是她从不畏惧,我都超佩服她的舍生取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完全不照顾别人的耳朵。然而外教并没有歧视她的口音或是频繁地说“pardon?”。而是充满欣赏地频频点头。当我抛弃成见,仔细听内容却发现,她说得逻辑清晰,并且有层层递进,有理有据,确实也无可辩驳。所以发音和用词简单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不自信。

每次要开口和外国人交谈时候,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好,害怕对方听不懂而造成尴尬。但事实相反,他们对于英语的要求远远低于我们想象的标准。

那么我们在说英语时候要有哪里准备呢?

1外国人对于英语的挑剔度远远比我们想象的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只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语速慢、发音有乡村味等这些并不是很重要,只要能表达大概的意思就足够了。

2注重你讲话的内容。

你所表达的内容要么有趣、要么有益,也就是有用。比如你所讲的内容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核心思想,所举例子能不能证实你的观点。如果能清晰、简洁地描述所讲的内容一定不会让对方失望。

综合上面两点,请你再次面对英语交谈时候大胆组织你的语言,用英语去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而不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默默地自哀自怜。

第2个回答  2020-09-17

中国人说英语,刚开始学的,或者说不是这个专业的说起来总感觉怪怪的有没有,我觉得有几个原因吧:

    语调。这直接影响你说出的英语正不正宗,有没有那种外国范。怎么说呢,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普通话是四个调,分别是āáǎà四个调,但是外国人说英语没这么麻烦,只有升调和降调而已,这就导致了他们学中文说起来特别变扭,我们说他们的英语也会很奇怪。问句还比较好,大家都知道要用疑问语气,会自觉的升调,但是如果一般的陈述句,你能不能准确地用升降调把整句话说出来呢,很多人都是用一个调把一句话说出来的,这样一来就很难有那种正宗的感觉了。而且你还要看你说的是美国腔还是英国腔,美国腔比较刚正“hey!man!what‘s up!‘’,英国腔比较温柔,“hello~i am lihua”,语调真的很影响说英语的感觉。

    语法。说是说语法,但我觉得这个方面叫做“应用”比较好。我们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知道大学还在学英语,但是这些英语很有用吗?恐怕不是吧,这些大多数作用都是用来应试,记得我们老师曾说过应试英语拿出去很难和外国人交流的,因为很多表达习惯都不是我们试卷上写的那样,这可能就是出国的人为什么不能拿四六级证书出去而得去考雅思托福GRE的原因吧。我们学的应试英语拿来跟自己交流可能还行,毕竟大家学的都一样,但是拿出去跟外国人讲,他估计能听懂大概但是会一脸懵逼地看着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高中的时候写作文经常会用到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吧,是一种作文里算是比较高级的局势了,写作文很多同学都喜欢写这个句型来增加层次性,但是你去说话试试,肯定没人这么说的,难道你跟外国人说说说了一大串,然后突然来个which,然后继续说说说,那他估计得一脸懵逼,“what are you fucking talking about?”所以啊,想要表达流畅或者出国或者跟外国人交流,还是需要经过额外的外语培训,考取相应的证书。

    上面是应用的,语法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说话的习惯。这个很多人刚开始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就是说话的顺序不太一样。比如我今天在学校学习。英语你总不能说“today i at school study”吧,听起来很别扭,你应该说“i studyed at school today”,所以这是表达习惯不同,他们一般喜欢把主要事情放在前面,像时间地点这些次要都放在后面,跟我们中国人很不一样,而且还得用什么介词,系动词什么连起来。

    英语中文都是博大精深啊,要说的好还是要好好训练,深入了解!

第3个回答  2020-03-11

最大障碍是害怕其他中国人的嘲笑。在新加坡工作过多年的英文老师Simon说:这种嘲笑,其实来源于我们对口音和语法过于严苛,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有了心理障碍,失去用英语去积极交流的信心。

花友@breadwalk读了这篇,联系到自己的经历,他觉得“中国人说英语最大的障碍”也可以说是“缺乏一些重要的软实力”。

作为一个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国外打交道的人,@breadwalk继而总结了什么是“英语交流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正是我们的教育中特别缺乏的。小花生是重视孩子英语学习的花友大本营,这篇文章应该能给不少花友带来启发。感谢,@breadwalk!

你觉得“中国人说英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欢迎参加文后的投票!

本文由花友 @breadwalk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原文标题:英语交流的软能力;转载须申请授权

前几天看到小花生推荐的文章《中国人说英语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和老外打交道多年,结合我的工作经历,分享一些个人观点,算是抛砖引玉吧。

自信:自由表达的基石

读书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些研讨会,工作以后也参加线上或线下的会议。在这些场合,国内的同事或同学,经常变成沉默的多数——非常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时候,他们只是茫然地坐在台下聆听,纵然其中有些人语言功底还不错。

这并非种族天性的差异,也不是因为理工科学生木讷,而是我们的教育环境使然。

我们的师生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这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

我观察过幼儿园给孩子上外语课和普通课时的区别。外教上课时,往往直接坐在地板,或孩子面前,给予孩子的眼神和动作富有鼓励性。而中教离孩子总是隔着一定的距离,实质性的互动往往很少,面对孩子,就算眼神中流露出了鼓励和期待,也会转瞬即逝。

我能理解这样的差异,较高的师生比和繁重的教学任务是客观的原因,可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童言无忌的时候,而我们却忽略了创造一个鼓励自由表达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对标准答案的追求,某种程度上也在扼杀孩子的自信。

从小学开始,孩子就被教导要一本正经地坐在课堂上。出于对“标准答案”的恐惧,想不出答案的孩子们对提问总是心惊胆战,更不要提主动发言——在这样的氛围里,即使他们的发音标准语法正确,又怎么能响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出不同的声音?又怎么能孕育出自信?

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就算他们拥有再丰富的内心和想法,也是徒劳。

我曾接触过一个塞内加尔土著,他在读研前从未正式学过英语(他的母语是法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会议中的表现——他在发言时眼神坚定,总是强势地引领议题的导向。就算是在邮件中,从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情绪和倾向,令人无法不被其左右。

而被不少国人嘲笑的“透着咖喱味”的印式英语,在硅谷也日益成为主流。

第4个回答  2020-03-11

第一大障碍:单词不能脱口而出

假设你好不容易在字面上熟悉了某个生词,比如entrepreneur(企业家),但你根本读不准这个单词的发音,更谈不上脱口而出。

想讲这个单词时,只记得好像是什么“安噗楞”的发音,或者印象中头两个字母是“en”。

天,这样学到的单词能用于交际和听力吗?

不准确发音、脱口而出,这个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的新单词对于你而言,交际价值就等于零,对,就是零!

就好比你给公司打工一个月,结果发的工资是几张破碎的残币,屁都买不到一个,你还会有任何动力再继续打下去吗?

单词读音不准且不能脱口而出,就好像下面这张模糊不清的脸。

或者是这个残缺的头。

对单词的发音掌握若是既残缺且模糊,就更惨了。大家自行脑补对应,这里不找图了。

学英语记只记住单词残缺的音节或字母,是不能在语言市场上流通的,你更不会因此有任何语言收益进账。本质上,你就是语言的贫困户。

英语是拼音文字,你若单词发音不过关,接着听力、写作甚至阅读都跟着会死翘翘。

人是经济人,不会蠢到一直去做只投入不产出的脏活累活。因此你心底本能地就会相当讨厌记忆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石,你就会因此相当讨厌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