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时,盾构机进洞时,如何加固洞口土体防止塌方,进洞大概需要几天时间,这一段时间需要掘进几次?

进洞的时候只需要在洞口内衬砌管片吧?是不是掘进速度比在区间要快一些?很难想象这么大个盾构机如何进洞,过程那么长如何保证不漏水啊?实际施工中我们怎么做?理论上应该如何做,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要复制黏贴。
我好像写错了,我想说从竖井进入区间的掘进,这个应该叫出洞,是不?

其实你说的就是进洞,进洞的话主要分几个阶段,就是根据你端头加固的形式,分盾构进入洞门环密封装置,盾构进入端头加固,一般先进入旋喷桩,接着进入三轴搅拌,如果该区域水大,一般要采取冷冻,及首先进入冷冻区域,然后进入旋喷桩或搅拌桩。然后是盾尾完全脱离洞门环密封装置,开始同步注浆。施工过程中主要注意,底层分析,端头加固方式的选取,水平探孔取芯检验断头加固成果,竖直取芯检验端头搅拌桩加固成果,如果区域允许,水大底层,要采取降水措施。注意降水水位。注意加固段过后的沉降等。注意洞门密封装置的润滑。根据盾体不同的形式,选择洞门环密封装置。。。。始发的总时间不易太久,但是单环推进速度要控制在10mm每分钟左右,主要考虑对底层的扰动。若有冷冻加固,千万不可长时间停转刀盘。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追问

一位讲的简单形象,一位讲的有深度,能一起加分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5
嗯 一个一个的问题回答吧 对头 按照日本的说法叫出洞。我们一般还是叫进洞。
进洞的时候需要拼装负环管片,负环管片是从反力架开始知道进洞这一环管片,我们一般叫0环。
刚进洞时,这个时候混泥土与土体之间接触不太紧密,容易塌,所以进洞一般保持一点土压,我们一般是保持0.2-0.3公斤的压力,此时速度应较慢。进洞后,由于对地层有一定的适应阶段--试掘进,通过这个阶段后速度逐渐增加。
在进洞的过程中,洞门上面安装的橡胶帘幕起止水,保压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在刀盘全部进入橡胶帘幕后,要把扇形板放下固定。
辛辛苦苦的打的字哦,哪儿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采纳为最佳答案呗。追问

你们两位前辈讲的都很好,我想给两个人加分怎么办呢?

追答

一般来说,在软土地层下,盾构端头井需进行加固。照我们的经验,加固范围一般长度为9米,宽度和厚度为盾构隧道横断面上下左右延长3米的范围的一个长方体。软土地层加固一般为旋喷桩加三轴搅拌,一般较好的地层就用旋喷加固土体与混凝土接触的范围就好了。
加固好的地层一般要求有1兆帕的强度,这个强度下的地层一般是不会塌方的。但是为了更好的防止塌方,要控制掘进速度,如果你们要盾构机破桩,那速度控制在2-3mm/min,并打泡沫剂,以保护刀具;如果不破桩,刚进洞速度不要超过10mm/min。且进洞掘进时要保持一定的土压,按我们的经验是保持0,2-0.3公斤为佳,待盾构机全部进入洞门后适当加大土压。
在进洞过程中,如果机器没问题,且施工组织有序,是不用停机的,两班轮换上阵。照以前我们进洞机器破桩,第一环用了26个小时,后面几环稍微快点,从开始掘进到机器整个进洞总共用了6天时间。如果人工破桩,顺利的话4天就能全部进洞。

追问

土体加固了,刀盘切削土体是不是变得困难了,因为洞口土体是已经被加固的了,不是原土层了,怎么能掌握正确的掘进需要的信息呢,比如说土压力那些的?难道说加固是除了刀盘直径范围内的土体以外的么?

追答

嗯,加固要有余量的,超出刀盘直接范围外,上下左右各3米为佳。不过即使加固了土层强度大概就是1兆帕,相对于盾构机来说,还是比较软的土,只是不容易塌方了。
对于土压来说,刚进洞土压不能太高,太高了容易把橡胶帘幕给压翻出来。掘进参数里面的推力,也不能太高,按照你们反力架的设计最大推力来推,不能超过反力架的最大设计推力。刀盘转速当然也要慢,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刚进洞以1转就合适。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