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优质模拟电子技术课堂

如题所述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校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因而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关键问题。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中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相对其它电类技术基础课,学生学起来感觉较吃力。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没有清晰的主线,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第二,分析方法与其基础课电路分析有所不同,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电路分析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第三,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得学校实验设备、设施条件往往跟不上需要,使学生实验机会有限。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初次接触的有限课时里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改革确实值得大家探讨。
  一、讲好绪论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绪论部分是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关背景的介绍,电子技术发展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以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的介绍,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的图片来介绍电子技术发展的过程,应用贴近现实生产生活的实例来介绍电子技术的应用。如介绍收音机接收、放大信号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很快理解放大电路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并由此对模拟电子技术中放大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实例的介绍让学生对该课程与“电路理论”课程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学习侧重点有了进一步理解,这对于后续理论知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课堂进行高效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和课堂管理,要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在精讲和串讲上把握尺度,因而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板书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传统的板书教学虽然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简单,但却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思路清晰,板书规范美观表现力强,语言表达与板书同步进行,讲课节奏流畅,易于学生理解吸收,师生交流融洽。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应以板书教学为主。比如基本共射电路工作分析一节,对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要深入理解,如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动态参数的分析,以及交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采用板书教学效果较好。通过板书的过程作图,进行公式推导,教师能够与学生直接交流,反馈信息更直接,学生也有时间思考和做笔记。而且这部分内容又为整章内容奠定理论基础,大多教师都有多年的板书教学经验,更容易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应用、课堂上的交流与应变等,发挥主体教学的个性,帮助学生理顺思路,使前后知识点融会贯通。
  2.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法的各自优势,主要以学生易于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在适当的章节中加入多媒体教学。例如在模电课程第一章半导体器件讲授中尝试了采用多媒体授课,通过自制动画的形式来反映PN节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作用下PN节的特性。由于这部分内容学习的侧重点并不在于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而在于其外部的伏安特性关系,因此采用多媒体动画的教学方式,不仅易于理解,而且易于抓住学习重点,学生反映较好。又如图解法动态分析和波形非线性失真分析一节,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述形象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又可以省去大量的作图时间。
  3.有效进行知识点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课程知识体系的思想
  在课程的学习中,由于知识点多,很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点,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主线,为了将知识点有效地连接起来,在每章结束时安排一次知识点串讲。具体做法是将本章知识点以特定的方式串起来,打破教学内容顺序一条“线”的组织形式而代之以立体“网”的形式,使得在讲解任意一个知识点时都可以随时调用相关联的基础知识。如图1,各个知识点之间通过链接随时调阅。其中有本节讲解的新知识之间的链接,也有新知识点与已学过的老知识点之间的链接,课与课之间也可以实现相互链接。采用这种组织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是极为有利的,有助于巩固和理解,经过几个班级的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三、重视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设计中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将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方法提出来,注重设问和启发,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二极管一节的讲解中,学生很容易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但分析二极管电路时却不会用单向导电性。基于这种情况,及时补充二极管习题的讲练内容,通过具体习题的分析,让学生尝试二极管电路的具体分析方法,从而举一反三,会用单向导电性分析各种二极管电路。
  启发式教学要针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合理设置启发问题,让学生亲自练习。练的内容最好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通过“练”来巩固知识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这种启发式教学起到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一定要求。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设计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启发方式,不能生搬硬套,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活跃程度合理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方案;再次,教师还要有很强的进取心。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进取,不断地自我更新、提高和发展,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少讲多启发,提高教学水平。
  四、有效应用现代仿真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入仿真软件的教学,可以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实践机会。在每一章的复习串讲课程中,引入仿真软件的应用内容,将章节中的典型电路通过仿真软件来画图,改变测试条件,观察波形,测量相关参数值。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仿真的形式再次展现,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将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学生容易理解,并有助于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以课外兴趣小组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了电子兴趣小组和家电维修社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维修家用电器等,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结束语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来说,有必要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让每一次课成为学生感兴趣愿意去学的课程,并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整体把握,把握授课的氛围和节奏,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设置教学启发点,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做到学以致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