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山谷里的花》作者于振坤

散文《山谷里的花》作者于振坤

早晨醒来,鸟啼树间。我洗漱完,走出山村,直奔山谷。山谷距山村五里路,但要翻过一个山头,再走上一段弯弯的小路。正是春末,晴朗的天。从山里吹过来的风,带着青草和野花的气味,轻轻地吹拂着我的面颊和胸襟,我心生惬意,脚底生风,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山谷。站在山谷的边缘,看到山谷不深,虽有裸露的岩石,但没有悬崖峭壁奇石异峰,也没有雪浪翻卷飞瀑轰鸣。从谷底到谷顶,从眼前向纵深,绿茵茵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浓浓的绿、淡淡的绿,是树,是草,是野花的茎和叶。它们高低起伏,随着山谷而绵延。绿色的中间开着许多异样的花,有白色的老鸦瓣、照山白,黄色的龙牙草、刺五加,红或紫色的马兰花、益母草、锦地罗……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赏着这里的每一朵花。当走到山谷的底部,谷底的涓涓细流淙淙作响,浸湿了我的鞋子,我竟全然不知 — —我被小溪边上的一棵蒲公英吸引住了。它开了许多朵金黄色的花,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它的根像藤蔓深埋在小溪边的岩缝里。这是一朵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花。但是,这朵花和我以前见过的有所不同,以前见过的是趴在地上的,可这朵花是向上的。也许,是因为它长在小溪边能吸取足够的营养又没有人来践踏。它那张开的小花瓣微微颤于振坤20 学 习拓 展 阅 读Tuo Zhan Yue Du读有所思读完文章后,你有没有发现本文与《白杨礼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通过交代花生长的环境来突显花的美丽自然的天性;又如通过写雍容华贵的牡丹、叶姿秀美花香浓郁的水仙、花姿绰约端庄高雅的山茶,来衬托山谷野花的清闲自在。作者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直抒胸臆地表达对“山谷里的花”的赞赏,亦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2. “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你怎么理解这句话?鉴赏空间动,好像在和我说话:欢迎你老朋友!是啊,相信我们这些“50后”的人,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曾与它邂逅过。它生长在路边、荒野、房前、屋后。那白白的小绒球,是它的种子。记得小时候,我常将那小绒球放在嘴边使劲地吹,每次吹,那小绒球都会四处分散,像天空中的降落伞。如今,在城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了 — —到处是柏油马路、水泥地面、高楼大厦……一想到这些,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更爱这山谷里的花了。也许,你会觉得这山谷里的花,没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也没有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叶姿秀美花香浓郁,更没有浙江金华的山茶花花姿绰约端庄高雅。是的,我不否认你的感觉。它们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这山谷里的花却是纯天然、纯野生的啊!它们不羡慕名花,不卑贱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非常自然;它们远离城区,远离人群,习惯于无人欣赏,活得自在且清闲。我赞赏它们。人,有许多种活法。如何选择?也许,你选择像这山谷里的“花”一样,会生活得不累,且富有情趣。“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我站在山谷里,久久不愿离去。忽然觉得这山谷之大、野花之多,而我之渺小。我被花包围,仿佛是花中的一员,融入了大自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