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带领学生军“打”三千溃军的历史详情

求知《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带领学生军“打”三千溃军的历史详情。

  从上士晋升连长——毛泽东指挥学生军智取北洋军的真实经过2007-06-03 08:55 毛泽东就读的湖南一师,是外国殖民者留在长沙的一个两层楼小院。它位处交通要塞,后临湘江和粤汉铁路,因此更易被军阀充作兵营。仅毛泽东在校的五年里,一师曾屡遭兵灾、三次受到北洋军阀的蹂躏。

  为此,学校增设了一门“兵式操”,即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同时为适应警卫工作需要,又在课外组织了“学生志愿军”(约有1/4的学生报名参加)。毛泽东是最早报名参加学生志愿军的学生之一。加上毛泽东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威信,此前曾被推选为“学友会”总务,因此很自然地又被学生们再次推举为“学生志愿军”的连长(兵式操教练为营长,营以下分为连、排、班)。在毛泽东的鼓动、带领下,学生们刻苦操练,训练热情十分高涨……

  1917年11月,桂系军阀谭浩明的军队大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军队。消息传来,傅率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出逃。其时,谭军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不能即刻赶到长沙。因此,傅军的逃离使长沙突然成了一个无政府世界。战局动荡不定,市民惊恐万分。中旬,战事逼近长沙,轰隆隆的炮声不时传来,傅军溃兵随处可见。一时间,有关战事的谣言纷起,闹得人们惶恐不安……

  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为了躲避溃军进校占屋,打劫抢掠,伤及学生,学校决定全体师生暂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校长室,恳切希望校长不要“弃校”。毛泽东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恐怕凶多吉少。学校一旦空虚,乱兵便会擅入打劫。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校方权衡再三,觉得毛泽东说的在理,决定采纳他的意见。

  于是,被师生们誉为“足智多谋、浑身是胆”的毛泽东,协助校方,领导全校“学生志愿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护校”行动中……

  首先,毛泽东将学校内所有的体育尖子组织、招集在一起,并委以带头护校的重责。接着,他号召同学们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搬出来,堵住所有通向外界的校门,并在院内构筑壁垒,准备作战。同时他还采取从前湖南农民护院的老办法,率领学生们将竹片削成十分锐利的锋尖,插在校园围墙上,并布置学生在各个通道处“持枪”站岗,且“昼夜巡逻,警卫非常。”而这些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

  两天以后,有些零星溃兵开始进城,并踯躅于长沙街头。但当他们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学生军”放哨巡逻,便没敢擅入骚扰。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后断定:这批前线溃军,目前尚不知长沙城内的虚实,所以不敢贸然四处乱闯。同时,毛泽东又探得情况,还有近4000溃兵正在距学校南几里地的猴子石观望徘徊,并到附近农家抢饭吃。这消息顿时使全校师生陷入紧张慌乱中。

  毛泽东决定乔装打扮,亲自到猴子石附近探听实情。回来后,根据探得的情况,他分析:这些既惊慌又疲惫的溃兵,尽管知道傅良佐已率部逃走,却不知道桂军尚未进城,正如惊弓之鸟。一旦他们知道长沙只是一座“空城”,便会大胆闯入,奸淫掳掠,为所欲为,长沙市民和一师校园便会遭受一场浩劫。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将他们赶走,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毛泽东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截击溃兵,宁可冒天大的危险,也要缴了他们的械,赶走这支溃军,以确保长沙城和学校的绝对安全。

  这是个既大胆又很冒险的设想!该设想得到校方及全体师生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经过一番周密筹划,毛泽东的设想很快便开始实施了……

  毛泽东首先组织起一支由百余名健壮胆大的同学参加的志愿军,作好出发准备。并简单交待了“作战意图”,即:手持自制木枪等“武器”,兵分三路潜出学校,悄悄埋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以形成对溃兵的包围之势。而后,他持学校公函前去南区警察局借人,请求他们派员增援。

  吃罢晚饭,第一师范的100余名学生志愿军一律穿上平日操练时的军装,同“借来”的20余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一道,整齐地集合在操场上。月夜朦胧,真假莫辨。远远望去,还真象一支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呢。

  毛泽东站在操场中央,在作了简短的战斗动员后,即命令队伍按照预定的计划和部署,分头进发……

  毛泽东亲率一支南路军,由妙高峰下去,穿过铁路,迂回到北洋溃军正面,准备阻拦其进路。其他两路则分别包抄溃军的后路和东路,警察则扼守学校背后的制高点——妙高峰山头。沿途上,又有一些学生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夜校的学员,手持农具、木棒、铜锣和大鼓等,陆续加入到队伍中来。

  夜深人静。各路队伍已“各就各位”,这时突然发现:在与湘江平行的粤汉铁路上,影影绰绰的溃兵犹如一条大黑蛇,正惶惶不安地向北蠕动。当这支溃军进入到学生和警察等潜伏的地域不远时,毛泽东立即命令埋伏在山头上的警察鸣枪三响。霎时间,只见写有“桂”字、“湘”字和“粤”字的灯笼,一起点燃。漫山遍野,灯火通明。随后,毛泽东又令警察放了一阵排枪,其余持木枪的同学则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远处,则军号阵阵,锣鼓喧天。一场“激战”就这样打响了。

  稍顷,毛泽东命令停止打枪,并让几个同学用桂林话一遍遍高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放你们回家!……”

  桂军溃兵被这漫山突如其来的枪声、炮声、锣鼓声、呼喊声镇住了,顿时乱作一团。由于不知城内虚实,因此未敢轻举妄动。毛泽东摸透了溃军的心态,趁势急派代表前去交涉。不一会,只见溃军队伍中纷纷举出了白衬衣,表示愿意投降缴械。

  毛泽东速派人将他们引到一师的前坪,命令他们放下武器,随后又令他们全体后退十步。3000余人竟都遵令行事。全校师生见状,个个又惊又喜。当晚,在安排好溃军的食宿后,一师师生倾巢出动,一齐前来收拾枪支。他们扛的扛,抬的抬,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运进学校,堆了满满一礼堂。

  次日天一亮,毛泽东等又向长沙商会筹集遣散溃兵回家所需的经费。因商会惧怕溃军久留可能危害其利益,因此十分情愿地捐出了一大笔款项。

  毛泽东给溃兵每人分发五至七元大洋,并亲自将他们送上开往武汉的火车,就这样“兵不血刃”地遣散了这支队伍。

  学校保住了,长沙城免除了一场兵祸。孔昭绶为嘉许毛泽东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组织指挥能力,提升他为一连连长。毛泽东机智果敢,不伤一人,率一群“秀才”缴了数十倍于己的“武士”的枪,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事后,一师的师生乃至长沙的警察,都对年仅24岁毛泽东的胆识和应变能力深表赞赏,称他是“一身是胆”!并取外号叫他“毛奇”。

  事实上,胆量与奇谋、敢打与必胜是相伴而行的。毛泽东决非是一介武夫。当时,他的同班同学邹蕴真曾经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毛泽东不假思索,当即有理有据地回答道:“败军若有意劫城,当晚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闲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言语中充满自信。

  多年后,毛泽东在与友人闲谈时言及此事,笑道:要说搞军事,恐怕那才真是第一次哩!然而,就是其平生所搞“第一次”军事行动,却充分显示出他日后作为一个伟大统帅所具有的超凡“天赋”!

  对于这次军事行动,毛泽东自己也感到很满意,他觉得不仅受到了实战的锻炼和考验,还初尝了统率士卒、纵横驰骋和谋定后动、挥洒自如的惬意,使他对战争的艺术有了初步的兴趣。很久以后,毛泽东还在闲谈中提到,说他“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有了这次经历后,1918年南北军阀再战时,张敬尧部队侵入长沙,孔昭绶便再次授权毛泽东组织了“警备队”,并担任队长,负责护卫学校。这年4月,湘东战事仍然很紧张,长沙城内风声鹤唳,居民连觉都不敢睡。毛泽东则带领警备队日夜巡逻,严密地保卫着学校,从而使学校仍能照常上课。为了纪念这件事,孔昭绶特命摄影留念,并在这张照片上题词:“戊午上期,本校教职员学生弦歌不辍,几不知有兵祸云。”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作为毛泽东当年带领学生志愿军护校的见证,至今仍陈列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yunsi2007/blog/item/1b85ff178271b008c93d6d3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7

      从上士晋升连长——毛泽东指挥学生军智取北洋军的真实经过2007-06-0308:55毛泽东就读的湖南一师,是外国殖民者留在长沙的一个两层楼小院。它位处交通要塞,后临湘江和粤汉铁路,因此更易被军阀充作兵营。仅毛泽东在校的五年里,一师曾屡遭兵灾、三次受到北洋军阀的蹂躏。

      为此,学校增设了一门“兵式操”,即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同时为适应警卫工作需要,又在课外组织了“学生志愿军”(约有1/4的学生报名参加)。毛泽东是最早报名参加学生志愿军的学生之一。加上毛泽东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威信,此前曾被推选为“学友会”总务,因此很自然地又被学生们再次推举为“学生志愿军”的连长(兵式操教练为营长,营以下分为连、排、班)。在毛泽东的鼓动、带领下,学生们刻苦操练,训练热情十分高涨……

      1917年11月,桂系军阀谭浩明的军队大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军队。消息传来,傅率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出逃。其时,谭军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不能即刻赶到长沙。因此,傅军的逃离使长沙突然成了一个无政府世界。战局动荡不定,市民惊恐万分。中旬,战事逼近长沙,轰隆隆的炮声不时传来,傅军溃兵随处可见。一时间,有关战事的谣言纷起,闹得人们惶恐不安……

      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为了躲避溃军进校占屋,打劫抢掠,伤及学生,学校决定全体师生暂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校长室,恳切希望校长不要“弃校”。毛泽东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恐怕凶多吉少。学校一旦空虚,乱兵便会擅入打劫。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校方权衡再三,觉得毛泽东说的在理,决定采纳他的意见。

      于是,被师生们誉为“足智多谋、浑身是胆”的毛泽东,协助校方,领导全校“学生志愿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护校”行动中……

      首先,毛泽东将学校内所有的体育尖子组织、招集在一起,并委以带头护校的重责。接着,他号召同学们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搬出来,堵住所有通向外界的校门,并在院内构筑壁垒,准备作战。同时他还采取从前湖南农民护院的老办法,率领学生们将竹片削成十分锐利的锋尖,插在校园围墙上,并布置学生在各个通道处“持枪”站岗,且“昼夜巡逻,警卫非常。”而这些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

      两天以后,有些零星溃兵开始进城,并踯躅于长沙街头。但当他们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学生军”放哨巡逻,便没敢擅入骚扰。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后断定:这批前线溃军,目前尚不知长沙城内的虚实,所以不敢贸然四处乱闯。同时,毛泽东又探得情况,还有近4000溃兵正在距学校南几里地的猴子石观望徘徊,并到附近农家抢饭吃。这消息顿时使全校师生陷入紧张慌乱中。

      毛泽东决定乔装打扮,亲自到猴子石附近探听实情。回来后,根据探得的情况,他分析:这些既惊慌又疲惫的溃兵,尽管知道傅良佐已率部逃走,却不知道桂军尚未进城,正如惊弓之鸟。一旦他们知道长沙只是一座“空城”,便会大胆闯入,奸淫掳掠,为所欲为,长沙市民和一师校园便会遭受一场浩劫。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将他们赶走,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毛泽东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截击溃兵,宁可冒天大的危险,也要缴了他们的械,赶走这支溃军,以确保长沙城和学校的绝对安全。

      这是个既大胆又很冒险的设想!该设想得到校方及全体师生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经过一番周密筹划,毛泽东的设想很快便开始实施了……

      毛泽东首先组织起一支由百余名健壮胆大的同学参加的志愿军,作好出发准备。并简单交待了“作战意图”,即:手持自制木枪等“武器”,兵分三路潜出学校,悄悄埋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以形成对溃兵的包围之势。而后,他持学校公函前去南区警察局借人,请求他们派员增援。

      吃罢晚饭,第一师范的100余名学生志愿军一律穿上平日操练时的军装,同“借来”的20余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一道,整齐地集合在操场上。月夜朦胧,真假莫辨。远远望去,还真象一支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呢。


      毛泽东站在操场中央,在作了简短的战斗动员后,即命令队伍按照预定的计划和部署,分头进发……

      毛泽东亲率一支南路军,由妙高峰下去,穿过铁路,迂回到北洋溃军正面,准备阻拦其进路。其他两路则分别包抄溃军的后路和东路,警察则扼守学校背后的制高点——妙高峰山头。沿途上,又有一些学生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夜校的学员,手持农具、木棒、铜锣和大鼓等,陆续加入到队伍中来。

      夜深人静。各路队伍已“各就各位”,这时突然发现:在与湘江平行的粤汉铁路上,影影绰绰的溃兵犹如一条大黑蛇,正惶惶不安地向北蠕动。当这支溃军进入到学生和警察等潜伏的地域不远时,毛泽东立即命令埋伏在山头上的警察鸣枪三响。霎时间,只见写有“桂”字、“湘”字和“粤”字的灯笼,一起点燃。漫山遍野,灯火通明。随后,毛泽东又令警察放了一阵排枪,其余持木枪的同学则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远处,则军号阵阵,锣鼓喧天。一场“激战”就这样打响了。

      稍顷,毛泽东命令停止打枪,并让几个同学用桂林话一遍遍高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放你们回家!……”

      桂军溃兵被这漫山突如其来的枪声、炮声、锣鼓声、呼喊声镇住了,顿时乱作一团。由于不知城内虚实,因此未敢轻举妄动。毛泽东摸透了溃军的心态,趁势急派代表前去交涉。不一会,只见溃军队伍中纷纷举出了白衬衣,表示愿意投降缴械。

      毛泽东速派人将他们引到一师的前坪,命令他们放下武器,随后又令他们全体后退十步。3000余人竟都遵令行事。全校师生见状,个个又惊又喜。当晚,在安排好溃军的食宿后,一师师生倾巢出动,一齐前来收拾枪支。他们扛的扛,抬的抬,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运进学校,堆了满满一礼堂。

      次日天一亮,毛泽东等又向长沙商会筹集遣散溃兵回家所需的经费。因商会惧怕溃军久留可能危害其利益,因此十分情愿地捐出了一大笔款项。

      毛泽东给溃兵每人分发五至七元大洋,并亲自将他们送上开往武汉的火车,就这样“兵不血刃”地遣散了这支队伍。

      学校保住了,长沙城免除了一场兵祸。孔昭绶为嘉许毛泽东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组织指挥能力,提升他为一连连长。毛泽东机智果敢,不伤一人,率一群“秀才”缴了数十倍于己的“武士”的枪,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事后,一师的师生乃至长沙的警察,都对年仅24岁毛泽东的胆识和应变能力深表赞赏,称他是“一身是胆”!并取外号叫他“毛奇”。

      事实上,胆量与奇谋、敢打与必胜是相伴而行的。毛泽东决非是一介武夫。当时,他的同班同学邹蕴真曾经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毛泽东不假思索,当即有理有据地回答道:“败军若有意劫城,当晚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闲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言语中充满自信。

      多年后,毛泽东在与友人闲谈时言及此事,笑道:要说搞军事,恐怕那才真是第一次哩!然而,就是其平生所搞“第一次”军事行动,却充分显示出他日后作为一个伟大统帅所具有的超凡“天赋”!

      对于这次军事行动,毛泽东自己也感到很满意,他觉得不仅受到了实战的锻炼和考验,还初尝了统率士卒、纵横驰骋和谋定后动、挥洒自如的惬意,使他对战争的艺术有了初步的兴趣。很久以后,毛泽东还在闲谈中提到,说他“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有了这次经历后,1918年南北军阀再战时,张敬尧部队侵入长沙,孔昭绶便再次授权毛泽东组织了“警备队”,并担任队长,负责护卫学校。这年4月,湘东战事仍然很紧张,长沙城内风声鹤唳,居民连觉都不敢睡。毛泽东则带领警备队日夜巡逻,严密地保卫着学校,从而使学校仍能照常上课。为了纪念这件事,孔昭绶特命摄影留念,并在这张照片上题词:“戊午上期,本校教职员学生弦歌不辍,几不知有兵祸云。”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作为毛泽东当年带领学生志愿军护校的见证,至今仍陈列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1917年的深秋,长沙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湖南的大事,湖南第一师范的毛泽东同学率领200学生军智降3000北洋军,这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可与四渡赤水相媲美的得意之作,这一战后,毛泽东被全校师生冠以普鲁士近代军事家“毛奇”之美誉。
乘着月色,毛泽东亲自带领一支南路军,由妙高峰下去,穿过铁路,迂回到北洋军的正面,准备阻挡北洋军的去路。另一支队伍也飞快地奔向前线,沿途,被学生们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夜校的学员们,也纷纷拿起了武器加入了队伍,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他们兵分两路,包抄了敌人的后路和东路,很快形成了对北洋军的包围圈。
山头上的三响枪声,划破了夜的宁静,写着“桂”字、“湘”字、“粤”字的灯笼一同点燃,瞬间漫山遍野,一片灯火,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山里还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随后,是一路路的学生、夜校的工人和附近的农民们一同把鞭炮放在洋油桶里点燃,就象无数架机关枪打响一样,大爆竹在桶里点燃,就象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到处枪林雨弹,炮声连天,就象一场真正的激战。
听到这彻天的枪炮声,看到这严峻的阵势,溃败的北洋军,个个吓得两腿哆嗦,只顾拼命逃窜,竟没有一个人开枪还击。因为饥寒交迫,没跑几下,他们很多都软绵绵、轻飘飘地瘫下了。
一阵枪炮声过后,毛泽东派出两个同学,装扮成桂军的口气,用桂林话喊话。后来双方都派人进行了交涉,最后这支溃败的北军不明就里,统统都缴了械,当晚,溃军就露宿在第一师范的前坪,第二天由商会派发了路费,遣散回了北方。
24岁的毛泽东通身是胆,手上没有一支枪,兵不血刃,就逼降了一支3000人的部队,3000这个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大,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在湖南一师的校志里记载过此事。也许有人叹问怎么会发生这等不可思议之事?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一战时,就出现过恺撒的大兵们向孤零零的一名盟军步兵集体投降。毛泽东智降三千北洋军,堪称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可在后来,他老人家在闲谈中提到这事,只是轻描淡写说:“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后来,援湘护法军进抵长沙陆荣廷的妻舅谭浩明不顾护法初衷,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兼领湖南军民两政。西南与两广的军阀们护法的目的也是保护自己,进而获取更多的地盘,致使护法成了联冯倒段的政治投机,最后更演化为联直反孙的伎俩,这样混乱的目标,导致护法运动的失败。这是后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