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弑齐君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崔杼是齐灵公时期的重臣,功勋卓著,齐灵公去世后,齐庄公继位,崔杼非常有能力,所以齐庄公在继位之后依然很看中崔杼,就经常到崔杼家里聊国家大事。

一来二往,齐庄公看见上棠姜,齐庄公每约会一次棠姜,后来崔杼发现了这个事情,齐庄公依然不改,我行我素,不听人劝说,继续羞辱着崔杼。

崔杼是齐国重臣,现在被齐庄公这样羞辱,崔杼十分气愤,在一次齐庄公与棠姜私会的时候,将其杀死,报了私仇的同时也发动了政变,扶立齐庄公的弟弟上位,为齐景公

扩展资料:

崔杼的做法从“君君臣臣”的封建制度上说那就是弑君的乱臣贼子,所以史官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

崔杼怕难以承担罪责,向史官诉说原委,史官不听被崔杼杀害。过去的史官都是世袭,史官的弟弟接任后还是秉笔直书,崔杼又杀了他。

第三个弟弟接任仍然不屈不挠,而且其他史官手拿竹简站在外面,一旦第三个被杀,他们将会前赴后继,这让崔杼感到了正义的力量的确不可战胜,最终放弃了篡改史实的做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崔杼弑其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8

“崔子弑齐君”意思是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

崔子:崔杼,又称崔子或崔武子,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杀齐庄公是因为齐庄公明目张胆地与其媳妇私通。

这一句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编写的《论语·公冶长》中的第19章。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扩展资料

《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第19章中,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其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公冶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02
崔子:崔杼,齐国的大夫,曾杀死齐庄公。
弑(shì):地位低的人杀死地位高的人叫弑。
齐君:齐庄公。

故事如下:

黄大仙签第八签为「下下—崔子弑齐君」。

 崔子是东周列国时代齐庄公的右卿崔杼,齐庄公私通崔杼妻子棠姜,事为崔杼所知,痛恨庄公淫乱其妻,便布下杀局取庄公性命,唯此事须有棠氏合作才行,便把弑杀庄公之计告与棠姜,严言若依计行事,便不将丑事外扬,并立其子为嫡嗣,否则便先诛杀棠氏母子二人。棠氏虽曾与庄公有私情,唯是保命要紧,遂答应依计行事。

 於是,崔杼便藉著莒黎比公岁岁来朝;庄公设宴款待时,托称染上寒疾避席,暗中则埋伏甲士於家中,等候庄公上钓诛之。庄公闻道崔杼有病,心中暗喜有机会亲近棠氏,匆匆结束宴会後,便带同州绰、贾举、公孙傲、偻烟等四勇士前往崔府,名义上探望崔杼,实际上欲晤棠氏,一亲香泽。

 庄公抵崔府,下人告之崔杼「卧病」外寝,并把庄公带来之四勇士安置在门外。庄公急不及待,迳自往内室找棠姜会面,州绰等勇士欲随入内保护,但被崔杼心腹贾竖拦阻,说道「无混入以惊相国」。各人信以为然,仅贾举坚持留在堂中,其馀三人俱止於门外。庄公至内室,棠姜艳妆出迎,二人还未交谈,有侍婢来说崔杼口渴,欲饮蜜汤,棠姜乃言亲往取予崔杼饮用,著庄公稍候当回。棠姜冉冉离去後,埋伏在四周之甲兵涌出,合力诛杀庄公及四勇士。

 此为「崔子弑齐君」故事,但故事仍有下文—

 崔杼杀齐庄公後,命太史伯把庄公写为死於疟疾,但太史伯不从,书於简曰:「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大怒,杀掉太史,太史有弟仲、叔、季三人,仲、叔复书如前,均被崔杼所杀。季亦如是书,崔杼执其简,问何以不怕死?季对言:「据事直书,史氏之职也,失职而生,不如死!」并以太史董狐直书赵盾弑君之事为例,以明志。崔杼闻言,叹曰:「吾惧社稷之陨,不得已而为此:虽直书,人必谅我」,便掷简发还,放过太史季,但却愧太史之笔,乃将所有罪名也推在贾竖身上。

 文天祥「正气歌」之「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掷地有声,讲的便是太史伯昆仲直书崔杼弑齐庄公的事。

 且说回黄大仙签第八签「下下—崔子弑齐君」,签文为:

 鸣鸠争夺鹊巢居,宾主参差意不舒;

 满岭乔松萝茑附,且猜诗语是何如。

 签文中所讲的「鹊巢」和「鸠居」本出自「诗经」「国风」之「召南、鹊巢」。「召南、鹊巢」是一首赞美新娘出嫁的诗,诗云:

 维鹊有巢,维鸠居上;之子于归,百辆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上;之子于归,百辆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上;之子于归,百辆成之。

 如此琴瑟和谐的赞歌与刀光剑影之签目「崔子弑齐君」是两回事。

 签文显示运程反覆,会有喧宾夺主,为老板者须防下属有异心,上班一族亦随时会肘底生变。虽有财运,却会有始无终。感情方面会有第三者出现,莫因忌心重而抱憾终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23
陈子文抛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