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27
1京杭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的具体区别
1、修建背景不同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朝大运河: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促进文化交流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

2、地理位置不同

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隋朝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3、建造意义不同

京杭大运河: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隋朝大运河: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21-03-27
京杭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的区别:

1、修建背景不同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朝大运河: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促进文化交流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

2、地理位置不同

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隋朝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3、建造意义不同

京杭大运河: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隋朝大运河: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21-03-27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并不是一个概念,两者开凿的时间、流域不尽相同,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两者的关系与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是在遍布大半个中国的多条运河基础之上,疏浚贯通形成的。自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这是历史上记载的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而后秦开灵渠,汉开槽渠,魏晋以后白沟、平虏渠、贾侯渠、讨虏渠、破冈渎、桓公渎、杨口运河等运河先后开凿,从西至关中,南及广东,北入华北大平原。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交织连接,可以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隋朝就是在这些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之上,将它们与一些自然河流沟通串联,形成了隋唐大运河的初始模样。

而后唐朝对隋唐大运河进行了进一步的疏浚和开凿。主要是对汴渠、邗沟、江南运河的疏浚,对丹灞水道、褒斜道、灵渠、黄河汾水道的开凿和治理。经过唐朝的努力,整条运河的漕运干流和支流都得以贯通流畅,漕运事业日益兴旺发达。

那么京杭大运河又是什么呢?京杭大运河其实是隋唐大运河的变形和改造,两者既有重叠,又有不同,从概念上来讲,是属于两个历史阶段的概念。我们所称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元代运河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运河概念。元代以后,国都从洛阳迁至北京。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必然对航运需求产生巨大影响。元代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对大运河进行了裁弯取直的大改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运河,至此形成了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后经明清两朝对运河的修整拓凿,逐渐形成了现如今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世界最长古运河。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将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混为一谈,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成人字形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则是连接北京与杭州的南北纵势走向,长度也较隋唐大运河较短,两者分属不同的历史时期。
第4个回答  2021-03-27
1、修建背景不同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朝大运河: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促进文化交流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

2、地理位置不同

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隋朝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3、建造意义不同

京杭大运河: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隋朝大运河: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第5个回答  2021-03-27
京杭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的区别:

1、修建背景不同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朝大运河: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促进文化交流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

2、地理位置不同

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隋朝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3、建造意义不同

京杭大运河: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隋朝大运河: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促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