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其实是占优势的,为何还是被刘备打败?

为何还是被刘备打败?

刘备在汉中之战中,之所以能胜利,有以下原因:第一是曹操的粮草不够多了,第二是因为曹操多名大将被杀,军心开始动摇了,第三是刘备得人心,将士们十分渴望胜利,第四是曹操的精力分散了,没有更好的谋划。


第一,曹操粮草不够了,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打仗时,部队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很多时候,谁的粮草的充足,也基本上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汉中之战时,刘备军队的大本营在成都,历来为天府之国,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军队的保障充足,自然就有强大的信心了,并且再加上诸葛亮的谋划,刘备军队的粮草就更不用担心了。而此时,曹操军队的粮草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士兵的情绪低落,军心动摇。


第二,曹操的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杀了,这件事极大的动摇了军心。军心对一场战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夏侯渊作为曹操的一员大将,和统帅,在战争中,就被黄忠轻易杀掉了,士兵的信心不可能不会动摇,而军队的军心一旦动摇,就很难再建立起来,自然离失败就不远了。,毕竟在优良的军队只要军心大乱,那么也就意味着离失败不远了。


第三,即使刘备兵力较弱,但是士兵们十分渴望胜利。刘备自建立政权以来,就为人表率,三顾茅庐更是让他收获了一大波好评,再加上为人亲厚,甚得民心,所以士兵们都十分愿意为他效劳。再加上汉中这块地方土地肥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地方,大家自然都想收入囊中了。但是这样的地方对曹操来说,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稍微的争取一下,并没有多重视。

第四,曹操的精力分散。曹操参与了许多战役,都分散在各地,曹操个人也十分喜欢双线作战,往往是东边打一下,西边打一下,精力一直在分散,双线作战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与谋划,曹操没有做好双边谋划,自然就失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我对汉中之战的了解不多,但我认为曹操在此战中也没有什么优势,刘备的胜利似乎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一·曹操的迁民让他吃尽了苦头

曹操从张鲁手中得到了汉中之后,虽然结为了儿女亲家,但是曹操并不放心,一方面对张鲁大加封赏,一方面又要防着张鲁再次倒戈,毕竟在三国时期人心总易变。

所以,曹操准备釜底抽薪,先将张鲁举家迁离汉中之后,再分批从将汉中人口迁往关中地区。

古代迁民是个大工程,迁民所过之处的郡县要管饭管住还要小心这些迁民哗变,可谓耗资巨大,曹操的后勤一方面要保证这些迁民有饭吃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又要保证大军有粮死不会断了给养。

而且古代人极恋故土,很多人根本不愿意迁走,民心不稳,时有小型暴动事件发生。但是迁民带来利益是巨大的,曹操已经决意迁民绝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和刘备打起来就不占便宜。

刘备的优势也尽在于此,要是曹操没有迁民,那么大耳朵刘备绝逼在汉中占不到什么便宜。

二·曹操根本就不想在汉中和刘备血战到底

刘备喊 :曹贼来战啊。

曹操回:打个毛线,你等我儿曹彰来干死你。

曹彰听说他爹喊他,赶往汉中,一看他爹已经回家了。

从这件事儿上,可见曹操就没有真心想和刘备打。

人口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比汉中这块地方具有更重要战略意义,关中人口稀少,曹操每次打仗后勤补给线就拉的巨特么长,所以曹操要迁民,一边是迁民一边是打仗,曹操吃不消,所以,一边消极打仗,一边积极迁民。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如果曹操没有从汉中迁民,那曹操就必然在汉中跟刘备死磕到底了。

不过这件事,一人一个看法,有人觉得曹操就是败了,为了不那么丢脸就说自己是战略上胜利,也有人认为这就是曹操在两者之中选了其一,比如我,就比较倾向于后者。

第2个回答  2020-09-17

汉中之战,刘备是卯足劲头的。因为刘备自称是汉家刘姓的后代,人家也尊他一句刘皇叔。当年他的老祖宗刘邦就是依靠汉中储备发家并且夺得天下的。对于刘备来说,拿下汉中意义重大。

关于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有效的史料记载比较少,我们只能通过前后两家的情况对比来看待这场战役。关于刘备能够取胜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刘备的决心比曹操要大,而且他也没有什么退路。

在刘备看来,汉中是至关重要的地方。本来三国时期,势力最弱小的就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之前,刘备跟以前相好的东吴已经发生矛盾了。起因就是刘备借了荆州不还,如果只是单纯的借荆州,孙权可能还不会太在意,毕竟两家是联盟关系。但是刘备借了荆州以后不断的攻城略地,地盘越来越大,后来还拿下了益州。孙权这就不乐意了,刘备可以存在,但是必须要在自己之下,不能反过来压着自己啊。于是孙权就想把荆州要回去,但是借地这事,就跟今天借钱一样,借钱容易要债难啊。刘备那种人,他怎么可能会还,而且还派一向瞧不起孙权的关羽镇守荆州。后来孙权不干了,直接就派兵打过去了。

刘备清楚自己的处境,于是又赶紧跟孙权议和,说要平分荆州,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孙权,这才作罢。

刘备急于跟孙权求和,实际上也是为了保住益州,迎接汉中之战。那时候曹操对汉中之战也是十分重视,他调集了大量兵马,因为一旦刘备拿下汉中,对北方的曹操威胁也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就要看两方的决心到底有多大了。

对刘备来说他有一个劣势,那就是兵力不足,在兵力上刘备无法跟曹操军队匹敌。但是他也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刘备的将领储备更强一些,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这些将领的含金量很高。另一个就是刘备的军队比曹军更加适应山地作战。汉中这个地方百分之九十都是山地丘陵,这对曹操军队中大部分都是北方平原的士兵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而刘备这一方就不一样了,他们南方士兵本来就比较适应山地站。综合比较下来,刘备的优势反而还大一点,再加上他的决心更大,最后就算是勉强赢了。

刘备占据汉中以后,马上称王汉中,看来是挺威风的。但是马上就来事了,由于曹操失去汉中,畏惧关羽北伐,他开始跟孙权联合,而孙权早就对刘备不爽,欣然同意。就这样,关羽败走麦城,后来被孙权所杀。

而关羽的死导致刘备跟孙权彻底闹翻,再无缓和余地。刘备先是在曹丕称帝以后自己也称帝,然后执意要攻打东吴,连诸葛亮劝他都没用。而张飞由于急着给关羽报仇,又被属下杀害了。至此,蜀汉衰败的脚步是谁也拉不回来了。

所以,占据汉中这事,对刘邦有用,对刘备没用。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大家好,我是魁哥说三国,欢迎关注三国,专注三国,分析三国,一同探讨三国未解之谜。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汉中之战中,曹操率领大军支援前线,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将,曹操都占据优势,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曹操以失败告终,刘备彻底取得了汉中争夺战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

有下面两个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军士气低落,反观刘备军队士气正盛。

汉中之战中,曹操大将夏侯渊被杀,曹操年事已高,士气低落,兵无斗志,众人都对能否重新夺回汉中没有信心。反观蜀汉刘备这边,挟斩杀敌方大将夏侯渊之威,士气高昂,人人都对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他们认为曹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对曹操没有了恐惧。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拼了命,也会夺取汉中的。

其二,汉中对于曹操是“鸡肋”,而汉中却是益州门户,刘备志在必得。

而汉中相对曹操来说,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在鏖战无果后,于是放弃了汉中,撤回长安。最后,此消彼长之下,刘备在倾尽全国之力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彻底占领了汉中。

总结:正是由于上诉两个原因,汉中对刘备一方的重要性超过曹操,所以实力实力占优的曹操被刘备一方打败,最后,汉中归属了刘备。曹操年岁也日益增大,进取心小了,彻底放弃了汉中的争夺。

第4个回答  2020-09-17

建安二十二年,占领汉中的曹操和占领四川的刘备在荆州之后,两个冤家终于再次近距离接触,俗话说,冤家路窄,两家心照不宣,手脚麻利的厮打起来,在前期夏侯渊、张郃等人侵入阆中、巴西等地,刚刚立足蜀地的刘备不得不派张飞等人反击。随即掀开了汉中之战的序幕,也基本奠定了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的西北部边界。


从张郃进入阆中到曹操势力退出汉中,汉中之战以曹操的彻底失败结束。这次失败是曹操继赤壁之战大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挫折,此战后三分天下的结局已定。对于饱经战火的老百姓来说,汉末乱世暂时安定下来,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汉中之战的时候,占尽优势的曹操最后输得一塌糊涂,还为此赔上了心腹大将夏侯渊。这一战虽然对曹操来说没有伤筋动骨,失掉的地方也是原来张鲁的地盘,而且刚刚占领没多久。和荆州相比,曹操显然对汉中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本来属于荆州的襄阳、樊城曹操死守不放,此后的刘备、孙权都没有能力啃下来。或许这个就是最后曹操丢掉汉中的原因,因为曹操不够重视。毕竟当时孙权在合肥搞事情、关羽在荆州虎视眈眈,远在辽东的公孙渊居心叵测。但是这一些都不是全部原因。并不足以影响全程汉中之战。
放眼朝内,前一年,汉献帝晋封曹操为魏王,旋即又加给曹操王冕,十有二旒,和天子一个规格。这一些僭越逾制行为人曹操在内部遭受不小的政治压力,他不得不将精力放在肃清内部反抗力量上。同年,因为魏国的建立,曹操不得不处理继承人问题,这个事情引来曹丕、曹植的两方争斗,最后以曹丕的胜利结束。


正是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让曹操手忙脚乱,攘外必先安内,无暇西顾,西部的夏侯渊、张郃、郭淮等人显然不是刘备的对手。曹操失去了先机,没有足够的准备,这就是他汉中之战最后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没有准备好不要紧,战场临敌,在于随机应变,以少胜多的事情可不是没有。但是汉魏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不仅没有准备,而且前线轻敌,使得曹操后劲不足。在刘备派遣张飞打败张郃以后,倾巢而出前来争夺汉中,这时候曹魏汉中守将夏侯渊,显然没有足够重视,作为主将的他亲临险地,于定军山被黄忠阵战。


知道汉中战事以后,曹操亲征,但是依然轻敌,没有全力以赴,显然力不从心,对手刘备则上下一心,率先劫烧曹操的粮草,使得曹操失去底气。而曹操阵营还没有从储位之争的斗争中缓过神来,曹植阵营的杨修散播消息,曹操将错就错退出汉中。
也就是说,汉中之战是曹操阵营内忧外患中被迫应战的,对于曹魏阵营来说,汉中确实鸡肋而已,丢了没什么可惜的,反正不会改变天下大势,稳住中枢大权才是关键,所以最后曹操在一连串失误之下,半推半就的放弃汉中。刘备藉此自称汉中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