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2岁以后突然变害羞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4岁了,一个还没有满一岁。

之前发生过一件事情,到处寻找育儿专家,也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文章以后,最后终于把事情处理好了,我把处理心得整理出来,希望您的宝宝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能够淡定妥当的处理的更好。

我4岁的女儿叫丢丢,她2岁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是什么时候,有一天我意识到,她以前逢人就笑,让她跟人打招呼,也是大声的叫叔叔阿姨,但是到了2岁以后,突然就像中邪了一样,见到陌生人不但不敢打招呼,而是牵着我的衣服,躲在了屁股后面。

到游乐场玩沙子,我们本是引导她能够多和孩子们一起玩,但是她把玩具拿到了一个没人的角落,把爸爸妈妈叫过来跟她一起玩。那段时间,我们做父母的都很紧张,这样害羞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们做父母的平时表现的不够自信大胆,影响到了孩子么?

后来我找了不少的公众号,但是都是针对一般性的孩子,对于每个个体如何判断,我们还是不知所措,所以我索性到网上付费咨询了专家,来听听专家和我的对话:

我:李博士你好,……针对我孩子这样的缺点,我们该怎么做?

李博士:首先,请您先端正你的这个说法,这个不是缺点,而是特质。我们知道,婴儿在8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有点认生了,有些小孩不让陌生人抱了,这说明小孩子的记忆思维开始形成了,这个是大脑飞速在成长的表现。而这个过程,每个个体表现不同,就像你的孩子一样,她主要在2岁以后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警惕性,有些孩子会持续到4岁。我们千万不要去干预孩子的这种自然的心理成熟过程,这个不是缺点,而是一种特质,并不是说,小孩现在害羞,长大以后就内向,并不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我:她现在一直不太愿意跟别的小孩玩,这样有影响么?

李博士:是这样,小孩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平行游戏的阶段,也就是说,虽然一群小孩在一起,但其实是各玩各的。最多出现了自己想要一个玩具,然后向别人去借一下的过程,但是这样其实并不是真是的社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步入社交游戏,社交游戏需要考虑参与人的情绪,以及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学会礼让。一般孩子在2岁的时候,并不拥有这样的能力,主要在4岁左右有一定的规格意识,学会礼让和妥协就好,我们不要太急。

我:那我们生活中要怎么做,引导小孩更加外向?

李博士: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走入下面这样的三个误区:

第一,就是给小孩当代言人。比如有些妈妈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妈妈A: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妈妈B见宝宝没说话,帮她回答:她叫妞妞。然后扭屁股对着小孩说,阿姨在和你说话呢,你这么不回答啊。然后妈妈A:小朋友,你喜欢小兔子么?然后妈妈B见小孩子只是点点头,马上不好意思的回到:她很喜欢,家里有很多小兔子的公仔。哎呀,我家的宝宝太内向了,对不起。

发现没有,这样的妈妈太强势了,你得等小孩子来自己回答,如果她不敢回答,有点害羞,我们就弯下腰来,等她自己回答就好。

第二,轻率的给孩子贴标签。

上面的妈妈A马上就很难为情的给孩子贴上了“有点害羞”的标签,我们知道一个理论,叫做自证预言,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孩子一开始的“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妈妈贴的标签。你总是在别人面前说她“很害羞”“有点内向”,她就认为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从而强化自己的思维,慢慢让自己变成了那样的人。我们不要瞎鼓励,但是更不要瞎贴标签。

第三,过度的保护孩子。

我们看到小孩摔跤了,马上就去扶起来,看到小孩子不会开门,我们就自己来。小孩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如果过度的保护,就会让她在面对陌生世界的时候,畏畏缩缩。上面的妈妈A,不但包办了孩子的沟通过程,也同时让孩子想鼓起勇气跟人交流的机会被剥夺了。这不是一种保护,而是剥夺。

同时,我给你两个让孩子变得更加主动积极的建议:

如果小孩不愿意跟别的小孩玩,我们一方面可以带她先在一边了解一下环境,跟她讲讲这个小孩是谁家的,上次我们还见过。那个积木我们家里也有,我们要不要去看看,是不是跟我们家的一样,同时爸爸妈妈可以自己蹲下来,自己跑过去和小孩子们玩,你的宝宝可能受你的情绪影响而加入进来。

我们还可以给宝宝穿上一个小猪佩奇的衣服,然后朝小朋友们喊:小猪佩奇来咯,谁想和小猪佩奇玩啊,这个时候,别的小朋友会主动跑过来,拉拉她的衣服,宝宝就更容易融入了。

与其带着小孩子到处找社交圈子,不如把别的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小孩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有自信和主场意识,再内向的小孩也能大胆自信的和别人一起玩耍。同时,如果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可以锻炼宝宝管理自己“财产”和分享的意识,在家里排练多了,在外面就能自信大胆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