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房贷是不是傻

如题所述

“虽然房子还没交付,但业主群里时不时有人讨论预付款的事。“小林在四川从工行贷的款,利率5.83%。今年2月调整过一次,但也只是降到了5.78%。最近小林也动了心思,用手里的闲散资金进行提前还款。

有很多年轻人和小林有类似的打算,甚至已经行动起来。

各种社交平台的经验分享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适合提前还款?

而你知道各种推销电话宣称的“转贷”、“贷款置换”隐藏的风险吗?

房贷利率继续降低。

提前还贷玩新花样

“预付款有这么厉害吗?”小红书一位网友分享,建行提前还款4.5万,利息减少了18万。“赶紧搬砖,还商业贷款”。

“我感觉我做房贷的时候受到的礼遇,我还贷的时候需要还给银行。”还有一位网友感叹,去农行提前还贷,要收3个月的利息作为违约金,还要提前一个月预约。

但是,业主群里邻居之间的讨论,也实时播报一些提前还款可能遇到的其他情况。“在一家股份制银行有邻居的房贷。我打电话问了,说可以分多次提前部分还款,也可以一次性结清。但是,任期不能变。”小林说,这个邻居原本想缩短还款期限,但被银行拒绝了。

有邻居了解到,某股份制银行只能提前“10的倍数”还款,即“只能还10万、20万、30万”。而某国有银行则对提前还款的下限和次数有限制,“最低5000元,一年最多一次,有违约金”。

LPR基准利率的一再下调,也让站在房价和利率高点的购房者开始权衡利弊。

在小林的业主中,有人用另一套利率为5.75%的房屋按揭,结清了利率为6.125%的房屋,现在重新购买了利率仅为4.25%的改善型房屋。“在换房的同时,调整了利率,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下个月准备还房贷,2019年底的贷款,利率6.3%。”8月22日,在看到LPR报价再次下调后,一位三年前购买了一套房产的小东立即想到了提前还贷。

小东算了一下,先还完剩下的贷款230万,再拿出房贷,又贷了330万。“利率只有3.6%,就算加1个点的贷款手续费,也是划算的。”

抵押贷款利率大幅下降。

与高点相比,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调整,购房者买房更加谨慎。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2.2%和28.9%。

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扩张越来越慢。近年来,虽然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一直保持正增长,但增速一直在放缓。尤其是2023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虽然达到峰值38.86万亿元,但同比仅增长6.2%,创近年来新低。

分季度看,个人住房贷款增量明显下降。今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5200亿元,为去年同期的40%;第二季度的增量进一步收窄至200亿元,去年同期为9100亿元。

与之相伴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悄然下降。

央行每季度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7年6月,金融机构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9%。自2017年9月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房贷平均利率一直在快速上升,并一直保持在5%以上。2018年9月升至5.75%,达到近年来的峰值,之后虽然有所回落,但基本仍在5.33%以上。

自今年年中以来,住房贷款的利率已经发生了变化

房贷利率整体下降一方面受房贷利率相关的5年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住房信贷政策调整有关。

根据现行贷款规则,新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基准,通常每年调整一次。今年以来,5年期LPR已三次下调,累计下调35个基点。

今年1月20日和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分别由此前的4.65%下调至4.6%和4.45%。与此同时,5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首套房个人商业贷款利率下限下调20个基点。

8月22日,央行发布最新LPR数据,5年期以上LPR再次下调15个基点至4.3%,再次刷新2019年10月与新发放的个人商业房贷挂钩以来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限。

房贷利率的下降,在惠及新购房者,尤其是刚需购房者的同时,也让之前在房贷利率高企下站岗的贷款人百感交集。

我应该提前还贷吗?

我该如何判断?

对于几年前的贷款人来说,很难避免对低得多的抵押贷款利率感到不安。但是,提前还贷划算吗?哪些人群适合提前还贷?

小林是金融从业者,有几年的理财和投资经验。毕业后的那几年,他年轻,钱多,闲置资金大多配置在股票等高风险投资上。

但是,看到这款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从最初的4%以上下降到目前的早期3%,与“高高在上”的房贷利率渐行渐远,小林慎重考虑后,决定赎回这部分理财资金,提前还房贷。“找了一大圈,没找到一款稳健且能跑赢房贷利率的理财产品。我干脆先还了一半房贷,把杠杆降下来。”小林已经收到了

到了银行审批通过的短信,就等着扣款了。对他来说,这次提前还款,相对于当下所能接受风险水平的投资渠道,无疑是“收益更高的理财方式”。

纵观当前的银行理财市场,以国有大行为例,较为灵活的T 1理财收益率大多在2%到3%之间,一年期定期理财收益率大多在3%到4%之间,与最新调整的5年期以上LPR利率接近,低于大多数前几年购房者的房贷利率。当然也有个别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3年8月20日至8月26日在售的2576款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中,平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29%。从投资性质来看,现金管理型、固定收益类、混合类产品平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25%、 3.68%和1.7%。

2023年上半年到期的披露了业绩比较基准的12380只封闭式产品中,有近1200只产品到期收益未达业绩比较基准线。近期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也下调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也有相反的例子。互联网从业者小金2016年就在成都买了房,彼时房价温和得多,贷款利率也仅为4%,是基准利率的85折,目前他的月供只有一千余元。

他的理财观念偏稳健,采用当下年轻人热捧的一种攒钱方式——滚动式定存。“一个一年(定存),一个两年,一个三年。然后一年到期转三年,这样一来,以后每年都会到期一个三年定存。”他介绍了自己最安全的攒钱“阵法”。

除了银行定存,互联网理财也没落下。他开通了余额宝“52周攒钱”计划,首周存入10元,以后每一周存入额递增10元,坚持52周,能攒13780元。

由上面的例子可见,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提前还贷。对于购房者而言,提前还贷或许是一道“数学题”。

何谓“数学题”?即把握住唯一金标准:房贷利率VS投资收益率,来判断是否适合提前还贷。

具体来说:

如果房贷利率居于高位,浮动基点加成较高,达到5%甚至6%的水平,而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范围内,没有达到或超过房贷利率水平的理财方式,那么就可以考虑提前还款。

反之,如果房贷利率较低,甚至在LPR的基础上下浮,有利率水平相近的理财方式可以选择,或是想要留有一些闲置资金在手中,以备不时之需,“手有余粮,心中不慌”,还款压力也不大的话,则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理性考虑是否提前还款,而非“盲从”潮流。

误区:

这些流传的“科普”不靠谱

“等额本金30年,第7年提前还清最好”??类似的说法,你是否有些耳熟?

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关于提前还款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也衍生出很多言之凿凿的“科普”。

例如,是否提前还款要看还款方式,还要看已还款时间的长短?部分提前还款还的是本金还是利息?这些五花八门的所谓“科普”,有些其实并不靠谱。

上面这张截图,便是网络中流传甚广的“科普”之一。其中既有正确的说法,如不同还款方式的特点等,但也有经不起推敲的误导之处,比如关于提前还贷最佳时间点的说法。

具体来看,其宣称“最划算”的提前还款时间节点为:

等额本金20年,第五年提前还清;

等额本金30年,第七年提前还清;

等额本息20年,第六年提前还清;

等额本息30年,第八年提前还清。

果真如此吗?我们先了解一下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这两种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

每个月的还款金额(本金 利息)相等。将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它的优点是方便安排收支,还款“省事”,适合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缺点则在于,在每期还款金额中,前期本金占比较小,后期本金占比逐渐增大。总体计算下来,利息总支出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等额本金:

每个月还款金额不相等,一直在递减。其中本金一样,利息在逐月减少,还的利息是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等额本息省利息。同时它也有缺点,即在还款前期,还款金额更多,还款压力更大。

那么,在不考虑提前还贷手续费等其他成本的前提下,真的存在孰更“划算”吗?

让我们先顺着“等额本金20年第五年还清最划算”“等额本息20年第六年还清最划算”的说法,去探探究竟。

假设有一笔贷款,“贷款金额100万、期限20年(240期)、利率6%”,通过计算,可以看到,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贷款20年的本息合计为171.94万元;等额本金下,贷款20年的本息合计160.25万元。

先看看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提前还清贷款的相关数据。

根据“等额本金20年第五年还清最划算”的说法,除了号称“最划算”的第5年外,我们另外选取第3年初、第9年初、第17年初这3个时间作为还款时间点,以此观察在不同时间节点提前还清贷款的资金变化情况。

如下图所示,通过计算,一笔“期限20年、年利率6%”的100万元贷款,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如果分别在第3年初、第5年初、第9年初、第17年初,提前还清所有剩余贷款,那么相较按期还清,将分别减少支出48.83万元、38.60万元、21.75万元、2.45万元。

提前还清贷款,居然可以“省”下这么大一笔钱,是不是觉得很“划算”呢?别急,让我们再看另外一张表格。

如上图所示,年利率为6%、贷款期限为20年的100万贷款本金,经过前期等额本金方式还款,在第3年初、第5年初、第9年初、第17年初这四个时间节点,剩余本金分别为90万元、80万元、60万元、20万元——这也是购房者计划提前还清的金额。

倘若这些剩余本金不还掉,那么购房者在接下来的合同期限内,将按照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以现行的“每月应还利息=每月剩余本金×月利率0.5%”的计息方式,向银行继续支付利息。

同样,通过每期还款金额明细表,可以计算出,自上述四个时间节点起,直至按期全部还完,应付利息总额将分别为48.83万元、38.60万元、21.75万元、2.45万元。

这四个数字是不是很眼熟呢?是的,正与前述提到的提前还清贷款所“节省”下的资金金额相一致。

这样的情况,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也会出现吗?接着往下看。

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我们也选取了所谓“最划算”的第6年初以及其前后的第2年初、第11年初、第16年初这4个时间点,并算出了在这4个不同时间节点提前还清贷款所需要的资金成本。

如下图所示,一笔“期限20年、年利率6%”的100万元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如果分别在第2年初、第6年初、第11年初、第16年初,提前还清所有剩余贷款,那么相较按期还清,将分别减少支出66.02万元、44.06万元、21.44万元、5.93万元。

再看下面这张图示,年利率为6%、贷款期限为20年的100万贷款本金,经过前期等额本息方式还款,在第2年初、第6年初、第11年初、第16年初这四个时间节点,剩余本金分别为97.33万元、84.90万元、64.53万元、37.06万元。

同样,如果这些剩余的本金不还,那么购房者也将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以“每月应还利息=每月剩余本金×月利率0.5%”的计息方式,继续向银行支付利息,所对应的未来应付利息总额分别为66.02万元、44.06万元、21.44万元、5.93万元。

发现了吗,这四个数据,也都与前述的提前还清贷款后较按期还清少支出的金额相吻合。

经过上面的举例分析,我们可以看清这样一个事实: 无论什么时候还清贷款,“节约”下来的利息,其实都只是当前剩余本金在未来应付利息的总和,与你重新贷一笔同金额贷款所需负担的利息是完全一样的。

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于去认清“等额本金30年第七年还清最划算”“等额本息30年第八年还清最划算”等这类“科普”的本质。

因此,是否提前还款,只与你本身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率有关,而与还款方式、已偿还时间无关——只有“最合适”,没有“最划算”。

该经理同时透露,今年以来,有很多客户办理还款方式变更业务,即等额本金转等额本息,或等额本息转等额本金,“以前金额较小的,比较好改,现在大金额一般不作更改,客户如果还款压力大,我们也要适当‘卡’一下,控制风险。除非客户提供收入配流水,有足够的还款保障。”

他表示,对于提前偿还部分贷款的客户而言,有如下图所示的两种选择:

“A和B没有对与错,要看自己情况来定。”他总结道。

可见 ,无论是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是否提前还款,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闲置资金额度来研判,并非取决于还款方式或者已经偿还的时间长短。

警惕:用消费贷置换房贷?

当心银行提前追款

“您好,我是银行直贷经理,我们这边办理住房贷款降息转贷,就是把之前的高年化利率降为低年化利率,有一笔贷款额度给您,您这边需要吗?”最近,你是否接到过类似的电话?

随着提前还贷越来越“流行”,坊间充斥着诸多关于“贷款置换”“转贷”等操作手法,这条“产业链”上的其他生意——例如信贷中介,也越发忙碌了起来。

据该经理介绍,以上表为例,若按揭贷款30年,金额100万元,利率5.88%,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则转为20年抵押贷款后,利率降至3.85%,在月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总利息少了69.52万元。

具体流程方面,“要转贷,我们先垫资,把它变成一个全款房,然后再抵押给银行,这样你30年的年限就变为20年,年化利率可以降到3.7%。”他介绍道。

办理周期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如果你想多用资金的话,也可以贷出来,利率也是那么低。”他补充道,万一后面利率再上浮就划不来了,只要办下来,利率就是固定的。

根据信贷中介的表述,其与银行有着较“深度”的合作。那么银行是否真的会和他们合作呢?流程是否正规?

“必须要全款的房子,信贷中介公司有正式的营业执照才行,也不是那么简单。”他表示,银行方面,业务都是正规渠道。

令人疑惑的是,难道真有白白垫资这等好事?资金成本怎么算?

从住房按揭贷款到抵押贷款,贷款品种的转换,即为所谓的“转贷”。

从审慎经营的角度来看,此类操作或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除此之外,购房人还需要着重注意的一个问题,则是“期限错配”。

根据信贷中介的说法,“转贷”之后,抵押贷款年限可长达20年,如此一来,贷款期限从30年到20年,由于利率的降低,月供也不会有太大波动。

“一般来说,房产抵押贷款的期限为1年、5年,最多10年就封顶了,做不到20年那么长。”前述银行个贷经理表示。

以抵押贷款金额100万元、利率3.85%为例 :

如果期限为5年,则月供高达18348.91元(等额本息),即使期限为10年,月供也达到了10053.38元。相对于30年按揭贷款的月供来说,几乎翻倍。

由此可见:

若期限大幅缩短,那么借款人将要承受的月供压力,将成倍增加,会给短期现金流带来严峻挑战。如果超出了承受范围,也将无形中扩大“断供”的风险。

除了房屋抵押贷款,网络中还流传着消费贷、经营贷去“置换”房贷的说法。

除了上述因为期限错配带来的还款压力,贷款人还面临更为严重的合规风险。

消费贷置换房贷,是不允许的。“消费贷款用途要符合宏观政策规定,不得投向禁止领域,如房地产市场、股市等。”他进一步说明,在对银行开展的现场检查中,把握贷款用途这一条即可为不合规行为定性。

如果违反了贷款合同所约定的用途,银行可能会采取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借款人将面临极为不利的情况。

因此,对于信贷中介,以及各类贷款“转贷”“置换”房贷的行为,购房者要擦亮眼睛,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申请和归还贷款,警惕各类营销信息,切莫偏听偏信,为信息差付出巨大代价,承受着超出范围的月供压力,甚至冒着被“抽贷”的风险。

攻略:提前还贷

违约金怎么收?

前段时间,有银行发布公告表示:提前还款要交补偿金,比例为提前还款本金的1%。虽然银行很快撤下了这则公告,但在网络平台上,关于提前还款是否收取违约金、收取标准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建行一支行业务经理表示:

提前还款没有手续费和违约金,具体流程为:先去个贷中心开申请单,再到柜台还款。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手机银行暂不支持操作。

●中行一分行个人金融部经理表示:

提前还款违约金有三种情况:不收取、收取半年利息、或贷款金额千分之五。具体要看合同约定,与后台系统一致。

●农行一支行个贷经理表示:

如果住房贷款在三年以内提前还款,要收取还款额百分之一的违约金,若还款三年以上,则没有任何费用。

●邮储银行一网点工作人员表示:

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到支行房贷中心做书面申请,如果还款满一年,则没有违约金。同样以一年为界来确定是否收取违约金的,还有交行。

●恒丰银行官网“住房贷”显示:

贷款发放一年以上(含)不收取违约金,贷款发放一年以内收取提前还款金额的1%作为提前还款的违约金。

自2023年8月5日起,对零售贷款客户提前还款,不收取违约金。对于前期合同内已有约定的,分行在实际执行中将给予客户减免。

个人住房贷款放款后12个月(含)以内提前结清部分提前还款,按照提前还款金额的5%收取违约金;放款时间超过12个月至60个月(含),按照提前还款金额的3%收取违约金;放款时间超过60个月后,不收取违约金。

当“提前还贷”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背着房贷又有些闲钱的你是不是也开始动了主动降杠杆的念头?

上网翻阅各种还贷攻略,归集账户上可支配的现金,列出各种还款方案,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一通猛算,最后发现最难的部分,往往不在于如何找到那个最优解,而是在于如何去做选择。

是选择一次性还掉全部房贷,彻底过上无债一身轻的生活?

还是选择还掉部分房贷同时持有一些现金,既降低负债也留存一定抗风险能力?

是选择继续维持当前月供,用手中的闲余资金投资或创业,努力跑赢房贷利息甚至获得更多收益?

还是选择采用“转贷”等操作,通过利率差减少利息支出,平复当初在利率高位“站岗”的不甘?

??

种种选择背后,比的是精打细算,拼的是个人心态,博的是未来期许。当然,也定少不了基于自身家庭状况的合理财务规划。

总之,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房贷无疑是家庭开销中最大的一笔,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想要将其重新调整到一个更“划算”的状态,是再正常不过的本能反应。只是,做出选择之前,还须认真研究,注重甄别,做好权衡,切莫因为盲目跟风,而忽略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和一些潜在风险,从而陷入被动。

因为,“提前还贷”的初衷,说到底,是为了让“荷包”减压,为精神减负,更加从容地迎接未来的美好生活。想得多一点,看得远一点,总没错的。

视觉 | 帅灵茜

排版 | 廖丹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问答:等额本金提前还款最佳时间

等额本金提前还款的最佳时间为还款周期的三分之一。比如说,房贷期限为30年,那么前10年还款就是最划算的。等额本金法若提前还款,由于前期还的本金比例较大,所以提前还款的话就可以避免后期的利息。等额本金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利息越来越少。等额本金还款,可以迅速降低还款压力,减少购房者花在利息上的钱,但前期还款金额较高,所以,也有很多人会选择等额本息。一、等额本金还款优势有以下两点:1、随着还款期限的减少,等额本金还款也随之减少,后期的利息也会越来越少,还款负担逐月递减。2、借款额、借款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相比较与等额本息还款法,如果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前还款的话,本金前期已经还了很多,后期随着本金的减少,可以节省大量利息支出。二、等额本金还款的特点和计算等额本金法最大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 ,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还款总利息=(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还款总额=(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贷款额。注意:在等额本金法中人们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因而其每月还款额逐渐减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