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这句话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商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能同其他商品或货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首先(初始,物物交换时代)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后来(货币时代)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关系,即一定数量的商品交换货币的多少。 1. 凡是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没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能拿来交换,不能成为商品的。但是,并非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还必须是用来交换的物品,具有交换价值。商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另一方面,它又能用来交换别的物品。商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交换价值。 在考察简单交换关系时,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比例关系只是交换价值的现象形态,那么,在这种交换的背后决定这种比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_ 比如在某一地区某一段时间内,1 只绵羊可以交换 2 把石斧,这就意味着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等的关系。那么,为什么 1 只绵羊能够和 2 把石斧相等呢?商品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拓展资料: 1.效用论的观点 效用论认为,商品交换的比例是由商品的效用大小,即使用价值大小决定的。商品的效用越大,其交换价值就越大;反之,效用越小,交换价值也越小。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第一,不同质、不同名称的东西,由于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也就无法比较。1 只绵羊和 2 把石斧相比较,既不是比较这两种商品的重量,也不是比较它们的长度和体积。第二,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无法比较。绵羊可以产毛,石斧可以砍柴。绵羊和石斧究竟哪个使用价值大?显然,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是无法加以判断的。 2.供求论的观点 供求论认为,商品交换的比例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交换价值趋向上升;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交换价值趋向下降。供求论试图用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或均衡来确定交换价值的决定,但这实际上是同义反复,人们仍然可以继续发问——供求平衡时的交换价值是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市场价值正好表现为这样一个货币额,而不表现为另外一个货币额?可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并不能说明交换价值的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4
错误:效用是表示商品使用价值的,相互交换的商品就其使用价值来说是不同质的,因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一切商品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是同质的,只有价值量的差别。所以,价值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因素。(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具有相同的质,因而它们本身就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第2个回答  2019-12-04
在每个人眼里每件商品都是有不同价值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用自己不需要而别人需要的东西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