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有几次比较大的迁徙史?

如题所述

1.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是汉族民系中具有显著特征的一支。他们的祖先源自中原,历经数次迁徙,最终定居在南方。客家人对故乡河洛地区的眷恋之情,使他们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特征,又融入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教育儿孙,向先辈们学习。
2.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并在海外商界取得了成功,因此被誉为“东方犹太人”。
3. 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这些南下的秦军最终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4. 第二次南迁发生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迁入闽粤赣边区。后来,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5. 第三次南迁发生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6. 第四次南迁发生在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居民南逃至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7. 第五次南迁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
8. 第六次南迁发生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了这6次大规模的南迁,还有中原汉人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以及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非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