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昌大佛寺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1. 关于游新昌大佛寺的文章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

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概况 大佛寺 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

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

编辑本段历史 大佛寺在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

新昌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慕名来到石城山。

昙光栖于石室,草建“隐岳寺”,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的开始。 编辑本段宗教地位 大佛寺作为石窟艺术造像在外很有名气,但大佛寺在佛学研究与传播方面的历史贡献长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人们在重新认识新昌与新昌大佛寺在宗教界地位时,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高僧竺道潜与支遁。竺、支二人在当时的佛教界已经很有名气,由于他们在浙东新昌一带定居后,又有东晋十八高僧中的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等相继到来,因此又吸引了当时的大批名流来此共同探讨佛教,于法兰还在大佛寺的山门外建造“千佛院”的前身“元化寺”。

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探讨的结果表明,昙光到新昌石城时,佛教传入中国不过150年,由于多位高僧在此研究与传播佛法,使当时的新昌大佛寺俨然成了全国的佛教研究基地,并由此在浙东一带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众多高僧与名士在新昌的活动将中国的佛教学研究推向了 *** ,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传播与渗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界将新昌大佛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最主要理由。

编辑本段造像艺术 大佛寺的辉煌历史与在佛学发展中的地位,旅游者可以通过专门书籍与导游人员的口述中获知,而大佛寺的造像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是任何文字与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其中之奥妙。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

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

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个“凡 大佛寺 夫俗子”,但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感受。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

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

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

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

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

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编辑本段景点 千佛禅院 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

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

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文革”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

放生池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

不管是香客还是游客,一进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 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

2. 【游新昌大佛寺作文】

星期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去新昌大佛寺游玩。

一走进大佛寺风景区,我就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路的两旁站着两排整齐的香樟树,像两排列队欢迎游客的士兵。树木长得很绿很茂盛,成了绿色的海洋。

绿树成荫,挡住了毒辣辣的阳光,使人感到一丝凉爽。我们先到了木化石恐龙园。

园内有金钱树、柏树、云杉、银杏、桦树等木化石。听爸爸说要经过好几万年,树才能变成化石。

还有翼龙、剑龙、雷龙,其中霸王龙凶狠地把三角龙踩在自己的脚下。绕过恐龙园,我们去游玩般若谷。

临近般若谷,我们就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远远望去,只见一条瀑布从对面山上直往下冲,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般若谷地势险要,风光优雅宜人,且展示丰富精湛的佛教文化。后来我们又来到了双林石窟,山上建着一座卧佛殿。

要走上卧佛殿,必须走很多很多的石阶。我数了数,大概有220个台阶,走得我气喘吁吁,终于“爬”到了卧佛殿。

一进殿内,我就看见一个巨大的卧佛躺在石床上。里面太凉快了,我好像掉进了一个冰窖。

刚才还汗流浃背的我,汗水一下子就没有了,感觉好舒服哦!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新昌大佛寺太好玩了。

3. 关于游新昌大佛寺的文章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

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概况 大佛寺 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

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

编辑本段历史 大佛寺在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

新昌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慕名来到石城山。

昙光栖于石室,草建“隐岳寺”,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的开始。 编辑本段宗教地位 大佛寺作为石窟艺术造像在外很有名气,但大佛寺在佛学研究与传播方面的历史贡献长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人们在重新认识新昌与新昌大佛寺在宗教界地位时,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高僧竺道潜与支遁。竺、支二人在当时的佛教界已经很有名气,由于他们在浙东新昌一带定居后,又有东晋十八高僧中的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等相继到来,因此又吸引了当时的大批名流来此共同探讨佛教,于法兰还在大佛寺的山门外建造“千佛院”的前身“元化寺”。

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探讨的结果表明,昙光到新昌石城时,佛教传入中国不过150年,由于多位高僧在此研究与传播佛法,使当时的新昌大佛寺俨然成了全国的佛教研究基地,并由此在浙东一带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众多高僧与名士在新昌的活动将中国的佛教学研究推向了 *** ,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传播与渗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界将新昌大佛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最主要理由。

编辑本段造像艺术 大佛寺的辉煌历史与在佛学发展中的地位,旅游者可以通过专门书籍与导游人员的口述中获知,而大佛寺的造像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是任何文字与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其中之奥妙。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

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

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个“凡 大佛寺 夫俗子”,但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感受。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

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

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

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

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

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编辑本段景点 千佛禅院 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

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

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文革”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

放生池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

不管是香客还是游客,一进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 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家天台宗。

4. 关于新昌大佛寺作文

游新昌大佛寺

五一小长假这三天,我们去了新昌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创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坐着观光车,欣赏着一路的美景,这里空气清新,是人非常的舒服。没过几分钟,就到了大佛寺门前。走入大佛寺不久,就会看到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莲花池,那个莲花池直径十米,池中的莲花共有7瓣,瓣瓣莲花都是用汉白玉雕琢而成,莲蓬里喷涌的泉水流转不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所以,每个到哪里的游客都会把手放在池壁上,寓意是能够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大佛寺中还有一座宝塔--栖光净院万佛宝塔。据门外的僧人介绍,这座宝塔之所以叫做万佛宝塔,是因为这座塔内供奉着一万三千多尊佛像。这座宝塔共有九层,分别为:眼识之境、耳识之境、鼻识之境、舌识之境、身识之境、意识之境、极乐世界、光明化境、人间佛教。九层宝塔,总高73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一走进宝塔之内,就会看到四尊高大、凶神恶煞的佛像,上了二层有很多面的哈哈镜,每一面镜都是不一样的,象征着人有多样性。走到六层,就会看到佛像了,一尊巨大的卧佛菩萨微笑着侧身躺在床上。走到九层时,虽然已是吃力不已,气喘吁吁了,但是走到外面,围着塔走一圈,这周围都被群山笼罩着。看着绿油油、连绵不断的山峰,隐隐约约的,霎时间,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一切世俗杂念都抛之脑后,只想在待在这片宁静祥和之中。

我们在这寺内游览了整整几个小时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一次的旅行,不仅散了散自己的心,还学到了许多佛教中的知识。总之,这次的旅行让我受益匪浅。

5. 新昌大佛寺作文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

十月一日国庆七天长假,我和爸爸妈妈打算要到新昌大佛寺去游玩。我们坐了大约1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新昌大佛寺。

导游带我们买好票,走了进去。我们先来到了放生池,放生池的水是绿色的,在旁边的两座大山上,分别刻着两个大字,佛和放生池。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江南第一大佛,我们又是烧香又是拜佛,忙的不可开交。现在是自由活动,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佛心广场,在净水池里洗好手,越过一座山,来到了露天弥勒佛这里,在露天弥勒佛旁,还有几个小佛,我和他门分别照了相,其中有一张最滑稽,那是我和一个正在熟睡的小佛一起拍的照片。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五百罗汉洞,他们坐卧立跑,各行其事,有的谈天、有的论画、有的做买卖、有的奏乐,有济公、有达摩祖师、有王公贵族、有士农工商、医卜星相、贩夫走卒、有十八罗汉斗大鹏,有乞丐与公卿促膝谈心、有穿草鞋的与佩金玉的辩论不休,穿各式各样的衣裳、骑各种各样的坐骑,还有黑色人种、棕色人种、白色人种。根据禅宗的说法,佛法平等,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贤愚智慧,都有可能修成正果,人人皆可立地成佛,再加上滴水观音、善才童子、龙女、悟道法师,一共504尊塑像,真让人眼花缭乱。

参观完五百罗汉洞,我们又来到了木化石恐龙园,里面的石头是由几百年形成的,有的木化石年龄都有亿年以上了。在旁边还有鸭嘴龙、棘龙、慈母龙、霸王龙、的素食龙、三角龙。

.它们是用橡胶制成,利用声、光、电的感应控制,所以它们会动、会叫。

走出木化石恐龙园,就是射雕村,这里本来拍摄过《射雕英雄传》,这里有许多像古代时的房子,别具特色。在一座山上,凿了一座庙,在庙里面,有一个卧佛,卧佛好大好大,大约有20米长,5米高。

我们又观赏了,双林石窟,南朝古刹,般若谷,佛山圣境,千佛院,,放生池,新大雄宝殿,大悲院,城隍庙,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寺景区等风景名胜。时间到了,我们随着导游乘上车,回到了家里,新昌大佛寺一日游到此圆满的结束了。

6. 新昌大佛寺的作文50字

游新昌大佛寺 国庆节,我和妈妈在新昌大佛寺游玩。

我先去爬山坡,山坡上有一个很大的佛字,我爬得很高,妈妈却不敢爬。听阿姨说济公和尚在这里拍过电影。

在大佛寺里,我看到了四大金刚,还看到了一尊很大很大的金佛像。可是,人太多了,妈妈抱着我挤进去,又被挤出来了。

我来到了放生池,那里有很多的鱼,我拿饼干在喂它们。 然后,我们又去了木化石林恐龙园。

我看到了很多的木化石,摸上去滑溜溜的,很好玩。有一棵木化石有一个洞洞,可以捉迷藏。

在恐龙园,我花了三块钱,让慈母龙给我生了一个绿蛋蛋。同去的小弟弟都要跟我换,我不肯。

我看到了霸王龙、翼龙、三角龙、雷龙……我真是太高兴了。 新昌大佛寺真好玩,有机会我还要再去。

越城区 树人小学中校区 一(3)班 楼迪雨 推荐:劳海燕。

7. 仿写《七月的天山》新昌大佛寺的作文600字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的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多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上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百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回水窝,都有鱼儿在欢快得跳跃。这个时候,饮马西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是密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的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8. 关于写大佛寺游记的文章

久远停留于城市的这一隅,灵魂都感觉空了般的憎恶不已。于是盼望假期,盼望于山水流连间净化睥肺、濯洗心灵。

假期姗姗而至。

颠簸于时速快车道,村庄、山峦和偶尔现于水边的黄牛都让我感到新鲜,那样不饰雕琢的自然,是我生长的小镇和我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所并不具有的。

离开快车道,停泊的,是空旷的镇郊。举目,是隐约的层峦叠嶂。

久已听说新昌这里的大佛有名,想必佛是喜爱这派青山绿水的。待来到佛寺的入口,才知佛并不单爱着这派青山绿水,佛还眷恋着红尘纷扰的俗世。

佛寺坐落于热闹的镇中央,熙熙攘攘的大街越发彰显佛门的神秘。进门方知,那“佛门”不过是为了迎合世人猎奇游览之心和 *** 大搞旅游创收而兴建的,算不得千年古刹的组成部分。于是对佛寺占据如此闹市之举稍稍释然。

停停走走是凡尘的景,或亭台,或楼阁,或静湖,或游鱼。张继中导演留下的些个瓶瓶罐罐砖砖瓦瓦,遂也成了一景。

绕过没有历史积淀却有太多游人驻足的景点,我越发渴望有点深邃的什么能打动自己。同行的他于是说,曾经的佛门,在路的尽头。

路的尽头,是参天的古木。树的班驳向我昭示了先前那些建筑所不具有的历史感。红墙黛砖,飞檐鳞瓦,王羲之矫若惊龙的字迹、米芾蜿蜒于岩壁的墨香,扑面沧桑,时间大抵是欺骗不了视觉的。

入得旧地山门,吹面的凉爽,色泽浓郁得几近滴落的池塘,一望便知没有源头活水,一旁竖着一方巨石,上书“放生池”,石边堆满了小贩养着乌龟游鱼的盆,想必是让香客买来放于池中做公德善事的道具。循环利用,倒也环保。

听闻1996年时,日本佛教天台宗第25代座主——94岁高龄的梅山圆了长老,率徒300余人来到佛教天台宗的圣地——新昌大佛寺朝觐的时候,就是从眼前的这个放生池旁的石阶开始跪拜的,一阶一跪一拜,直到智者大师的纪念塔前,一共跪拜了64级石阶。其虔诚之心,当真佛感动天。

再望里探,便是闻名遐迩的大佛所在了。作为中国大佛的代表,北有云冈、龙门、敦煌石窟,而南,就要数新昌的这尊大佛了。

据说在南朝的齐永明年间有个叫护的和尚,在途经南明山峡谷时,听到岩间仙乐渺渺,又隐约可见山石呈佛像之形,于是立愿建造百尺弥勒佛像,经过近十年的募集,终于开凿,而经年仅成面璞,护死后,由一个叫淑的和尚接任,但由于资金问题而未能建成大佛。直到梁代时,建安王萧伟集三百工匠,在原来的佛像基础上,更深入铲进岩壁五丈,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镌成旷世鸿作弥勒佛像。在佛像镌成后,又经过磨砻彩绘,在洞口起阁筑殿,放可算是建成了这江南最古最大的室内坐佛。

入得大殿,只见佛像结跏趺坐,作禅定印,这弥勒佛像高达16米,面如满月,慈眉舒展,善目微垂,似俯视人间苦乐,刘勰曾谓之“不世之宝、无等之业”。

佛像前四、五米处设有一道栅栏,栏外是普通的叩拜,花上十几元买上一把香就能对佛表示心意了,而栏内,则是更高级别的祈愿,那需要更多的香火钱,对于信徒来说,能离佛更近一点,让佛聆听自己内心的疾苦,想必那些额外的香火钱也是值得的吧。待我靠近栅栏时,恰巧有数名善男信女正在栏内行叩拜礼,恭敬端正,祈愿从来都是以亘古的形式来进行的。善男将数张“红皮”交于面前的和尚,方得到向佛进香油的机会,善男又将数张“红皮”交于面前的和尚,又得到将自己姓名贴于佛前26层高的千佛灯塔上的殊荣。可别小看这千佛灯塔,每一尊小佛像背后都闪烁着小小的灯,大概佛总是让人感觉光明的罢。而要想将自己的名字贴到其中一尊小佛像的背后,那可是有很大讲究的。越是上层,离佛就越近,香火钱也就越贵,所以公德箱上就悬挂了明码,最贵的要数23至26层,一般在500元以上。

大佛前香烟氤氲,朱红色的公德箱内到底有几多捐千佛灯供奉自己姓名的香火钱,我不得而知,祈愿从来是只求心安理得,不捐的多些,佛大抵是见不到自己的诚心的

9. 去大佛寺春游作文1000字左后

春游大佛寺作文

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正是春游的好天气!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大佛寺春游。

走进大佛寺,明目的绿色一下子扑入我的眼帘。瞧,那么多种绿,嫩绿、翠绿、深绿、墨绿,就像用调色盘中的绿,轻轻抹上去的。草是绿的,树是绿的,水也是绿的。嫩绿,绿得那么感染人,那么有生命力。翠绿,绿得那么自然,那么可爱。深绿,绿得那么有精神,那么活力充沛。墨绿,绿得那么深沉,那么亲切。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各色争奇斗艳的花儿。那迎春花,缀满藤条,藤条被花排得满满的,好像一条条金腰带。还有桃花呢,一排一排的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像一片连着一片的粉霞。还有那白色的梨花,仿佛天上的白云。更美的是那满山的野花,洁白无瑕,点缀在嫩绿的草地上,犹如碧玉盘上落满了白色的珍珠。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蓝紫色小花,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开在山坡上,像一粒粒紫色的小米。

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多嘴好事的小麻雀、绫罗满身的翠鸟、还有身着白衬衫,黑礼服的小绅士——燕子,聚在一起,开音乐会,唱《春天在哪里》。

同学们到了草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是十个、八个为一个队,铺开野餐布,摆上各自带的食物,分享着。有的跑去和黑天鹅来个“亲密接触”,有的去玩“小李飞刀“,有的去看孔雀开屏,有的去射射箭,试试身手,有的去走高跷。

春天又来到了山城新昌,活力充满了整个新昌!给美丽的新昌锦上添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