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十三弟,宠臣怡亲王允祥为什么要在死前吞土呢?

如题所述

清雍正时的两江总督高其倬不但为官政绩斐然,而且他还是个风水大师。甚至雍正皇帝在选择陵地的时候,都听取他的意见。本来清军入关后,去世的帝王顺治、康熙都葬在了东陵,就是现在的河北遵化。雍正当上皇帝不久,也命张廷玉在东陵为他选择吉地,后来定址九凤朝阳山,这里靠近孝陵和景陵,最初雍正也比较满意。但有大臣提出此地规模宏大,但地形并不完整,而且此地的土壤中夹带砂石,也不利于凿穴,因此不是陵地的理想选地。

于是雍正帝就把选陵的问题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十三弟允祥。允祥就和两江总督、风水大师高其倬在易县永宁山发现了一处宝地。雍正也认为此地山水条理,实为上吉之壤。

雍正于是在此地附近选了一块中吉之地赐给了允祥,希望百年之后这两兄弟还是相依相伴。但允祥坚辞不受,反而在距60里之外的涞水为自己另找了一处墓地,并亲自吃掉了取自墓地的一抔土。这又是为何呢?

允祥是雍正夺嫡大战中坚定的支持者,是雍正的铁哥们。在康熙朝,允祥因受夺嫡风波累及,备受父皇冷落。雍正继位后,允祥受到四哥雍正的恩宠,马上被封为怡亲王,任议政大臣。允祥在14岁时,母亲敏妃章佳氏就已去世,这时母凭子贵,雍正又一下把敏妃的封号提升为敬敏皇贵妃。

可贵的是,允祥侍宠不骄,他对四哥的深宠以忠贞勤恳作为回报。

雍正即位之初,根基不稳,身为总理事务大臣的允禩不甘心夺嫡落败,伺机而动;而居功自傲的隆科多也大权独揽,甚至在遴选官员的时候,不经奏请,径直作主,当时朝廷选拔官员都直接被称之为“佟选”。在这种形势下,允祥在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殚精竭虑助雍正剪除政敌,稳固政基。

从1722年12月雍正继位到1730年允祥去世,允祥勤勤恳恳,八年如一日,不辞劳苦地为雍正办差。从主政户部到治理水患,允祥身兼数职,事务繁杂。对雍正交办的事务,允祥兢兢业业,事必躬亲。

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圣眷日隆,允祥深谙臣子之道,越发谦逊低调,明哲本身。因为他和雍正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他深知四哥猜忌刻薄的心性和雷霆万钧的果敢手段。早在雍正元年的时候,雍正依亲王之标准,赐给允祥钱粮23万两,允祥就固辞不受,最后经雍正一再宣谕,只得收下13万两。

雍正三年的时候,雍正又给允祥在亲王之外加封了一个郡王,允祥可以指定其子一人获此爵。可是这一次允祥又婉拒了。

雍正赐给允祥陵地,让他百年之后陪葬在自己身边,这是无上的恩宠。可是进退有据的允祥以自己没有资格陪葬为由,请求雍正收回成命。而自己另择墓地,请求以皇帝之名赐地,然后亲吞墓地黄土。

允祥亲吞黄土,表明自己别葬涞水心意已决。允祥在吞土后,曾称“臣心安,子孙蒙福”。允祥在圣眷正隆时,仍清醒地居安思危,婉拒陪葬皇陵的恩宠,以低调求自身和后世的保全。

值得一提的是,允祥保住了自身,却保不住子孙。第六代怡亲王载垣是咸丰帝临终之前任命的八大顾命大臣之首。在辛酉政变中,载垣被慈禧太后赐自尽而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