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检,体检都检查什么?

如题所述

体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保健措施,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一些未被注意的健康问题,并及时治疗。

1. 健康调查
在体检前,医生会进行一次详细的健康调查,主要了解个人的过往疾病史、家族病史、吸烟、饮酒、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2. 身体指标检查
身体指标检查主要包括体温、血压、身高、体重、脉搏等常规指标检查,这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此外,还会对眼睛、耳朵进行检查,评估视力、听力等方面的状况。
3.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评估心脏健康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病等问题。
4.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血细胞、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查,还可以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沉等方面的检查,有助于了解身体各项指标的状况。
5.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机体内部的问题,包括肾功能有无问题、尿道是否堵塞、身体是否有感染等等。尿液检查还可以了解身体的代谢情况,有助于查看身体内的代谢废物、尿中蛋白等指标。
6. 胸透检查
胸透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影像检查工具,主要用于发现肺部的病变,可以确诊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炎、肺癌等问题。
7. 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腹部脏器的情况。通过超声波来检查腹部,可以发现腹部肿瘤、脾、胰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8. 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是评估骨质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确定骨质疏松的程度,预测骨折的风险,也可以观察有无骨密度异常的问题。
总之,体检中心的检查项目十分全面,从身体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发现一些健康问题,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5
目前医学界对待体检的态度基本分为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定期接受体检能够提前发现健康隐患,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另一派认为则体检不仅无用而且且还会造成身体损害,无症状、疾病风险指数不高的人群没有必要进行体检。体检主要分为三大类:1.医疗性体检由于出现疾病症状而到医院相应科室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是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2.社会性体检即入学、入职、出国、入伍或从事某种特殊行业所进行的体格检查,是以某项特定工作或行为的体检。3.健康体检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或称之为“预防保健性体检”。健康体检可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明确身体有无异常体征,从而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有些异常体征属于生理性变异(不同于病理性变异,正常人也可以出现, 不算是疾病),定期复查就可以;有些异常体征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去干预和纠正;而有些体征则就是疾病的诊断依据,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80%恶性肿瘤未能早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罹患某些疾病的几率会成倍增加。一些特殊行业还要承受“职业病”的风险,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许多疾病也已蔓延到更加年轻的群体。 这些疾病大都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往往有严重的后果。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并且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目前我国每年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依据现在的医学技术,80%-90%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根除,并长期存活。例如:早发现的一期食道癌5年存活率是90%~95%,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早期发现宫颈癌存活率可达到90%,80%的早期肠癌可被治愈 。但遗憾的是,目前几乎80%的恶性肿瘤都未能在早期被发现。这不是由于我们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问题,而是由于某些疾病在早期没有症状,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发达国家约30-40%。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防止诱发癌症的因素例如吸烟、喝酒、感染等来避免。通过定期体检也能发现很多早期隐匿的疾病,可进行早期干预并控制疾病发展。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发达国家约30-40%。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防止诱发癌症的因素例如吸烟、喝酒、感染等来避免。通过定期体检也能发现很多早期隐匿的疾病,可进行早期干预并控制疾病发展。许多专家及科研机构对健康体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体检不仅对降低死亡率没有作用,无用的体检项目还会损伤正常人的身体健康。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在2014年的报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中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除老年人外,人们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最终死亡率并没有多大影响。"前不久还有一篇文章《体检无用还损害身体?为什么美国建议不要随便做体检 》指出:“没有特别原因而定期安排的普通体检,包括‘保健’在内的年检,在减少发病率、死亡率或住院率方面显示并无作用,但不必要的检查却引发了潜在的危害”。但仔细研究过以上观点可以发现,他们的落脚点更多的是针对我国现今的健康体检体系现状提出建议,并不是说普通人群不需要进行健康体检。事实上,只有有效的体检才能发挥作用,否则频繁的检查和过多的体检项目只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因过度体检而接受过多的CT强辐射会提高患癌风险,某些检查如子宫颈抹片检查对21岁以下、65岁以上女性是多余的,但拍胸片作为非儿童、非孕妇的常规体检项目则对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在体检过程中,有时还存在某些良性结果被夸大,体检机构或医疗机构利用知识的不对称性从中牟利,引导病人做昂贵且具侵害性的手术,结果却没发现任何严重的问题,反而给受检人带来恐慌,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体检报告最好依靠专业医生进行深度解读,获得可靠的健康状况评估及建议。有效的体检,应该是“基础+自选”的结合。体检并不是价格越昂贵、套餐越豪华就越好,而是选择适合的最好。不同人群应该有不同的侧重项目,在进行基础项目的体检后,还需要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家族因素等定制个性化体检项目。体检还应针对具有不同风险因素的人群(例如不同职业、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等)提出每年检查一次的方案,而另外一些项目则可以相隔几年查一次。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年的体检次数也不尽相同。年轻人一般一年查体一次即可;育龄妇女建议半年查体一次;四十岁左右的人查出有某项症状后,应半年查体一次,最少应一年一次;年龄再大一些的人群半年查体一次,有些指标出现异常之后应三个月查体一次。目前体检已经与单位福利挂钩,但很多单位体检都是常规性的套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会存在有些病检查不出的情况。翼健康平台不仅可以购买针对不同人群定制的体检套餐,还可以实现在线加项,满足个性化体检需求。想要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建立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便于了解历年身体健康状况动态变化,为医生的判断与诊治提供可靠的辅助依据。翼健康体检能够帮您保存历史体检报告,支持在线咨询三甲医院医生体检结果,实现健康趋势管理。
第2个回答  2023-11-02

体检是指对人体进行检查,以了解身体状况的一种方式。体检通常包括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身体检查是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等多个方面。内科方面通常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检查,外科方面通常包括皮肤、淋巴结、甲状腺、乳房、脊柱、四肢等检查,五官科方面通常包括视力、听力、嗅觉、口腔等检查,口腔科方面通常包括牙周病、龋齿等检查。

实验室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多个方面。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含量,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尿液成分和泌尿系统情况,生化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通常包括心电图、B超、X射线等多个方面。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心脏电活动情况,B超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内脏、肌肉、血管等情况,X射线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骨骼、肺部等部位的情况。

总的来说,体检是一种了解身体状况的重要方式,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在进行体检时,受检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参考:武汉美年大健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