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中国进入了文明时期?

如题所述

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

我国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这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3500的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例如:位于浙江北部的良渚遗址是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这个遗址是在沼泽上修建的,为了防止北边山洪对城的侵害,在修建之前先动员人力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度10几米的巨型水坝,或叫水利工程。

在内城外面又有一个更大的,大约2600米长,宽更大规模的城址。这样总的工程量,据初步估算是1200万立方米。

据初步估算,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人力,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如果仅仅是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动员了相当广阔地方的人力。

除了高等级的宫殿之外,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祭坛上修建。一个墓里往往有上百件随葬品,尤其是有制作精良的玉琮玉璧这样和宗教有关的玉器,和制作非常精致的武器——玉钺,甚至有的短柄钺上下还有玉质装饰,显然是军事指挥权利的象征。

所以说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相当严重的社会,这是一个产生了权利、产生了王权的社会,所以认为,应该以这个为代表,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000年已经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这是一个例子。

扩展资料:

中原地区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城邑,被列入研究重点,它们是:

可能与黄帝有关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与传说中尧时代时空吻合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可能是禹都阳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和可能是夏启之居的河南新密新砦遗址,还有考古学界公认的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郑州大师姑遗址。

其中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城。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几代学者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相继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和贵族墓葬及铸铜作坊。但是,对都城的总体布局一直缺乏了解。

探源工程立项以来,这座夏代后期都城的考古发掘终于取得了突破:都城中部可确认为宫殿集中的区域,其周围以宽10—20米的道路围绕;路面上还保留有迄今最早的车辙(两轮之间的距离为1米,应非马车)。

正殿大多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厢房对称,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具有中轴线理念的雏形。这一发现将我国古代宫室建筑特点出现的年代上溯至距今3700多年前的夏代后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7
一、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时期,我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首先,夏王朝是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建立了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技术上,已使用铜器,会青铜冶炼技术,并用木制工具耕作,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还有原始水利灌溉技术.
最重要一点,考古发现距今5千至6千年的陕西半坡氏族遗址的陶器上刻有符号,被认为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所以我们才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而这段说明在初中历史课本上有!!)
最后,夏之前的叫文化,比如:半坡文化,龙山文化.夏之后的叫文明,比如:中华夏文明,商文明,西周文明之类.
因此,我国是从夏王朝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
二、其它说法:
1“与人类社会俱来”说
有人认为,文明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当人类不再与野兽同游、与猿猴为伍时便展示了人类文明。也就是说,在人类制造出第一件工具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类的远古文化,从而跨入了文明时代。考古成果表明: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因此可以说,我国至少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就进人了文明时代。但有些学者持否定意见:文明时代和文明不是一个概念,文明是指人类的开化、进步状态。在原始社会,石器的制作,火的发现,弓箭的发明、以及思维、语言\象形文字的产生,是指的史前文明,只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认为人类文明仅仅是起源于文明时代,那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否定,也不符合历史现实。
2“青铜器出现”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有人据此认为;青铜时代最先进入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出现无疑就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到来。
我国青铜器时代始于何时呢?目前认识不一,《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世本》说“量尤作兵”;《越绝书》言:“禹穴之时,以铜为兵”。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器是1973年在陕西省临潼县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一个黄铜片,经碳十四测定距今5970年,其主要成份为铜锌合金。历史学家认为这也是青铜器之一种,证明约在六千年前,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甘肃东乡村马窑仰韶文化遗址中,才发现了目前最古老的真正的青铜刀,因而中国进人文明时代的时间要推迟一千年左右。也有人认为,应该以比较普遍使用青铜器的状况作为看待文明时代的依据。中国文明时代应以商朝为界限,因为以河南安阳殷墟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才是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3“文字出现”说
众所周知,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主张文明时代“始于注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肯定了摩尔根的看法,指出处于野蛮时代的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故此,一般都认为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
关于中国文字出现的时代,历来颇多争议,过去最流行的是仓颉根据鸟兽足迹造字的传说。现在影响最大的观点则认为,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理由是:真正的文字是从象形字开始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端;以象形为主的甲骨文的出现:即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然而,随着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上面的传统说法开始受到了冲击。郭沫若称半坡陶器上的刻划为“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在我国东部大汶口文化和良诸文化遗址中,也发现有陶器符号。比较端正规整,形体很象后来的青铜器铭文,而且都能够依照古文字规律释读,所以,将四千五百年前的这种符号称为中国最早的文宇。
又有学者认为,在谷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陶器上发现的符号,才是中国真正的最早的文字,而且是夏代文字无疑。因此,由于对中国最早文字出现的时间有分岐。相应的“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问题”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说法。
4“国家形成”说 .
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就是剥削的开始。因而国家的形成或奴隶社会的开始才是进人文明时代的契机,而对于中国国家出现的时间,学术界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尧舜时期,夏代、商代和西周等五种说法,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因为文献记载《礼记·札运》中有关于“大同”与“小康”的记录,这真是国家出现的标志之一;由于《史记》所记商王朝的世系被殷墟甲骨文所证实,因此有理由认为《史记》所写商代之前为夏代的观点是可信的。考古收获:以河南堰师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从地域、时间、文化系统和社会发展的阶段看,应该是夏代文化遗址,这就找到了夏代存在的考古依据。所以说,我国从夏朝起开始进人了文明时代。
有的学者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证:由于各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居位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团定居生活取得了重要保证,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有了连续不断的发展,故率先进人了文明时代。当然,有人认为夏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或还未形成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另外,认为尧舜时期和盘庚迁殷后中国才进入文明时代的观点,也是较有影响的。
5“综合因素”说
文明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并且是从有了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记载后才出现的。因此,探讨中国文明时代的开端。必须综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因素,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01
上五千年龙的传人时代,华夏进入了文明时期,文明的定义是人族族群社会结构的独立自主权,并不包括从属文明期(天系进化等级下的羔羊文明)。即我们的文明期,是一万年。……天天说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并不是代表我们的文明是五千年,而是华夏社会结构在对应天地体制的法天。因为五千年时是华夏人族的中华时代,这个时代正好对应着天地的一统,即五千年时,女娲系(龙汉)一统了天地,主导了天府建立,才有了天地体制,我们的社会结构才有了天地上的对口管理,有了体制才有定始祖的礼制对应,所以是炎黄代表始祖集团。说五千年文明,实际上是在说的是这个。这个时代完结后,下个时代是华夏时代。
………华夏属中土,中土人族是进入文明时间最早的地(上五)。传统划分是中西东,西与东获得人族独立自主的法理权是在五千年时,然而他们对这件事的记忆,因大洪水事件而缺失。西东能忆起记忆的时间,往往是在大洪水之后(410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6
中国早在六千年前已出现文明雏形,五千年前刚好开始文明(大禹立夏),不过国际上一般认为从商代开始(继夏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