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湖南省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有什么珍贵之处?

有何来历?

湖南省博物馆是名列中国“九大博物馆”之一,在《国家宝藏》节目当中,介绍了湖南省内博物馆里的三件镇馆宝物。但是由于节目文化传承的需要,没有把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西汉直裾素纱襌衣放在其中,而是把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列入其中。

素纱襌衣是随着驰名世界的考古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而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件素纱襌衣的重量只有49克,其可谓是薄如蝉翼,飘然若飞,出土的遣册里面称之为素纱襌衣。这件素纱单衣是全世界现存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表明了我国在西汉时期,缫纺蚕丝技术以及纺织技术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

而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是唐代长沙窑出产的精品之一,其高温釉下彩的创举,是我国陶瓷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其影响力、和历史地位比起邢窑与越窑也毫不逊色。长沙窑以其文字装饰形成陶瓷界的独创。而且大都以五言诗为主,还有很多如谚语或格言类,很好的留下了那个时代的信息。

同样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的T型帛画,整个帛画呈T型,上宽下,画面的内容是由许多神秘的元素所构成,而且充分地发挥了当时的人对于世界、宇宙的,展现出了一幅描天堂,人间与地狱的场景。带给后世人的震撼无与伦比。而且对研究汉代以前的丧葬制度中,关于古人对生命逝去后,安魂安魄的做法有了最为直观的了解与实物考据,以及古人在宗教信仰当中的不断演进。

我们知道商代时期留下可研究的实物较少,凡是在出土的青铜器当中,器物上有铭文的都是属于国宝级的文物,皿方罍(léi)的口沿就有铭文"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因其体型硕大,被称为"方罍之王"。皿方罍在研究中国商代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而它颠沛流离的传奇最为感人,在中国孱弱混乱的年代,皿方罍的盖与身分存异处、辗转流失,而今身首合一的经历,更是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强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在长沙窑挖掘时发现的用青釉褐彩诗文雕饰而成的执壶、T形帛画,还有皿方罍。它们都是华夏瑰宝,做工细腻、柔美,代表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国家宝藏》中曾介绍过、存在于湖南省内博物馆里的三件镇馆宝物,确有其自己独特的魅力: 在长沙窑挖掘时发现的用青釉褐彩诗文雕饰而成的执壶 这是一件在1983年发现的文物,据史料推测它的出产时间是唐代,在形态方面,高约19公分,底部半径11公分。在形状上,壶口外翻,在壶的背部有一个把手,平底。并且在壶的背面位置写有一首唐代诗歌,描绘了春天春水涨满水池,两岸春草萌生,人在旁边开怀畅饮,周围是鸟儿啼唱。笔法遒劲、有力,当然壶面上还有绘画,配合得浑然天成。 T形帛画 该帛画出土于1972年,是在长沙马王堆其中的汉墓里的内棺盖板上发现的作品,整个帛画呈T型,上宽下窄。而帛画呈现的内容刻画了天上、人间、地下三个不同空间的奇珍异宝,充满了传奇色彩。
第2个回答  2019-08-08
这三件镇馆之宝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做工异常细腻柔美,体现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文物价值。
第3个回答  2020-10-04
这三件宝物分别是长沙窑挖出来的青釉褐彩诗文雕饰而成的执壶,推测时间为唐代,壶上绘画栩栩如生、T形帛画,在长沙马王堆的汉墓发现的,上面刻画了天地人三个空间的宝物、皿方罍,一种盛酒装备,由青铜打造,2014年才回归中国。
第4个回答  2019-08-08
这三件分别是皿天全方罍,素纱禅衣,还有帛画,从文物的历史价值和当时的工艺水平来说都是惊艳世界的艺术珍品,并且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