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质量问题之针孔及麻点怎么解决

前期生产正常,偶有这种现象 大概出现过一两次 都是局部且比较轻微 这两次生产时突然出现而且该现象比较严重 主要集中在两侧车门内板和车窗框的凹槽部位,外板正常,前处理为硅烷工艺 入电泳槽前该部位用纸擦拭无锈迹 槽液参数较前期波动不大

针孔:在漆膜上产生针状小凹坑现象称为针孔,它与陷穴(麻坑)的区别是:后者在凹坑的中心部一般有称为核心的异物,凹坑周围是漆膜堆积凸起。
1、形成原因:
<1> 再溶解性针孔,泳涂的湿漆膜在电泳后冲洗不及时,被漆膜再溶解而产生针孔。
<2> 气体针孔。在电泳过程中,由于电解反应激烈,产生气泡过多脱泡不良,因槽液温度偏低或搅拌不充分,造成被漆膜包裹,在烘干过程中气泡破裂而出现针孔。
<3> 带电入槽阶梯式针孔,发生在带电入槽阶梯弊病程度严重的场合下,针孔是沿入槽斜线露出底板,另外,气泡针孔是在带电入槽声合下,由于槽液对物体表面润湿不良,使一些气泡被封闭的漆膜内或是槽液表面的泡沫附着在工件表面上形成气泡针孔,易产生在被涂物的下部。
2、解决方法:
<1> 工件经泳涂成膜后,离开槽液立即用UF液(或纯水)冲洗,以消除再溶解性针孔。
<2> 在电泳涂装时,从工艺管理上应控制漆液中杂质离子的浓度,对各种离子的含量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要求定期化验槽内各种离子浓度,如超标,要排放超滤液,对极液也要控制在规范之内 ,在磷化膜孔隙率高的情况下,易含气泡,因此应遵守工艺规定的温度(阴极电泳温度一般为28-30度)。
<3> 为消除带电入槽的阶梯式针孔,要求槽液表面的流速大于0.2m/s,以消耗堆积泡沫,在带电入槽的通电方式时,防止运输链速度过低。
<4> 为消除水洗针孔,首先要保证漆膜电渗性好,控制槽内溶剂含量(不能过高)及杂质离子含量,以获得致密的漆膜,后冲洗的水压不可高于0.15Mpa。

麻点:在烘干后的电泳漆膜表面上,存在有手感粗糙的(或肉眼可见的)较硬的粒子,称为麻点颗粒。
1、形成原因:
<1> 电泳槽液有沉淀物,凝聚物或其它异物,槽液过滤不良。
<2> 电泳后冲洗液脏或冲洗水中含漆浓度过高。
<3> 烘干炉脏,落入颗粒状的污物。
<4> 进入电泳槽的被涂物不洁净,后水洗不净。
<5> 涂装环境脏。
<6> 电泳漆的润湿度不够。
2、解决办法:
<1> 减少尘埃带入量,加强电泳槽液的过滤,所有循环的漆液应全闻经过滤装置,推荐用5us精度的过滤袋过滤,消除槽内的死角和金属裸露处,严格控制PH值和碱性物质,防止沉淀、防止树脂析山或凝聚。
<2> 提高后冲洗水的清洁度,电泳后冲洗水中的固体含量要尽量低,保持后槽向前槽溢流补充,清洗液要过滤减少泡沫。
<3> 清理烘干室,清理空气过滤器,检查平衡系统和漏气情况。
<4> 加强电泳前工件的冲洗,洗净浮在工件表面上残渣,检查去离子水循环水洗槽的过滤器是否堵塞,防止被涂物表面的二次污染。
<5> 涂装环境应保持清洁,电泳后进入烘干室前的环境,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
<6> 更换电泳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