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弱视治疗有效果吗

如题所述

成人弱视做矫正训练一般是有用的。弱视是指在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光刺激不足而导致视力低下的情况。对于弱视的治疗,人们认为发现和治疗得越早,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期,弱视的恢复将变得非常困难。对于成人引起的或成年后发现的弱视,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愿意尝试治疗,可以通过遮盖治疗、戴眼镜、弱视训练等方法进行相关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5
成人弱视的话,由于过了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可能没有小朋友视力恢复的好,也有可能就不能恢复,但是仍然不要放弃。因为如果一只眼永远保持弱视的,万一以后比较好的那只眼受了外伤或者是做了手术恢复的不好的,就有可能造成双眼的盲目和失明。

所以,建议成人即便发生弱视,仍然要进行相应的检查,配戴合适的眼镜,并且尝试进行视力的刺激,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提示对成人的弱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建议成人的弱视,即便不能将视力提到完全正常的程度,能提高一点点对生活质量都是有好处的,可以进行网络的多媒体的刺激,或者是常规的弱视训练。建议所有的成人弱视也一定不要放弃。
第2个回答  2022-09-27
弱视在眼科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有研究称发病率大概在2%到4%左右。
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先来看看弱视的定义。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的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定义中已经很明确的指出了弱视的原因:发育期中异常的视觉经验。
做一个类比:绿色植物想要正常的生长得有必要的营养物质(水和各种元素)和阳光。如果把阳光给切断或者供给异常,这个绿色植物不能像如期那般生长,甚至枯萎掉。
这个不给阳光就是一种异常的生长经验,和视力发育过程中异常的视觉经验类似。异常的视觉经验包括: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形觉剥夺。
屈光不正在弱视的原因中占比很高,常见于高度高度远视的儿童,高度近视和高度散光导致的弱视比较少见;屈光参差大,屈光度高的易形成弱视;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斜视中;形觉剥夺性弱视常见于先天性的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角膜浑浊的儿童。
所有的异常视觉经验都可以总结成一点:影响了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获得清晰像或者剥夺了获得清晰像的机会,造成视力(视觉)的发育异常。
视网膜上清晰的像的重要性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就像阳光对于绿色植物的意义。
如果让视网膜重新获得清晰的像,是不是就是对弱视的治疗呢?
绝对是的!
经常碰到很多人不理解戴眼镜的意义,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家长。
比如自家的小孩才3岁,检查出来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远视,就是接受不了戴眼镜。对于这样的儿童弱视形成的潜在因素已经存在了。戴眼镜是让视网膜重新获得清晰像,是视力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
对于弱视的儿童或者青少年,解决造成模糊像的原因或者通过一些光学手段辅助让视网膜重新获得清晰像,一般都会有不错的治疗效果,甚至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都是大有人在的。
对于发育期的低龄患者,弱视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具体的治疗效果受弱视的原因、发病的年龄、治疗的年龄、治疗的依从性等多种原因影响)。
如果是成年人呢?
以往,很多成年人自己被诊断为弱视的时候,很多医生或者视光师都会说一句话: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
所谓的关键期是怎么来的呢?依据来自哪里?
1981年,托斯顿·韦素和大卫·休博尔因对猫和猴子大脑视觉中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他们以年幼的猫和猴子为实验对象,先剥夺他们的单眼视力一段时间,对视功能造成影响后再解除剥夺,猫和猴子的视力和相关视功能还可以恢复。
然后这项获奖的研究就被推论到人的身上了:人类的视觉发育期是在8岁以前,错过了视觉发育关键期视功能就无法恢复。
这里有两个概念:视觉发育关键期和视觉发育康复期。这两者是不是一样的呢?错过了视觉发育期就等于错过了视觉康复期?
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并没有做这样的假设,这是后来的人给强加上去的。
获诺奖实验的前提是在动物视觉发育的阶段,对于不在关键期解除剥夺是否能恢复没有研究。之后很多研究做了后边的实验,在猫的非视觉发育阶段解除形觉剥夺,猫的视功能也可以恢复。
而且,获诺奖实验中的实验对象是把动物的眼睛缝上,在人类身上勉强符合实验条件的见于形觉剥夺性的弱视患者(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这和绝大多数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还是有区别的。
除了完全性的上睑下垂,即使是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白内障的发病位置和发病程度也是不一样,获得的像也是有差异的,同样不能一概而论。
而其他类型的功能性弱视是可以获得模糊的像,和前者以及诺奖缝合眼睑有很大的区别(后者连模糊的像都无法获得)。
现在主流医学界接受的,大脑神经元一生可以恢复的区域有4个,嗅球、杏仁体、海马体、新皮质,视觉皮层就在其中。大脑各区域的复杂性目前人类认知的区域少的可怜,大量的区域知之甚少。
以前对于弱视的治疗年龄是很局限的,8岁以上的基本是放弃治疗的。现在逐渐放宽了治疗的年龄,到12岁或者更大。现在对年龄的放宽,除了视觉训练软件和手段的丰富之外,也体现了对视皮层神经可塑性理念的接受。
不可康复和不可治疗同样是不一样的。
比如严重的大龄弱视患者,矫正视力只有0.05。尽管有神经可塑性的理论支持,但是想让恢复到正常人的视力或者恢复到自身好眼的视力(单眼弱视)水平是很有难度的,而且个体有差异性。
但是如果能从0.05提高到0.3,哪怕提高到0.2,也是很有意义的。
除了视力以外,双眼协调、立体视、视觉记忆、大脑视觉处理的速度和质量等其他的一些列视觉功能都可能随之改变,哪怕很小的改变可能对于类似的弱视患者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对于生活质量可能是质的提升。
不可康复并不代表不可治疗!
国内很多专业人员对于成人弱视的保守其实也是有原因的。除了治疗手段和训练方法的缺乏外,相关的研究也较少。当然,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原因,医患关系。
成人弱视治疗说到底是一种改善视觉质量,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影响到生命。成人弱视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究竟能恢复到何种程度,能对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改善是不得而知的。
只有做了才知道有没有效果。医疗行为中的不确性是没有办法转换成承诺的,如果给承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放到每一个个体身上,
为了避免这种很大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医患关系紧张,很多专业人士选择回避这种潜在的可能性。
避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但是对于很多弱视患者何尝有不是一种伤害!
成人弱视患者,治疗的路远比低龄要艰难的多,周期也要长的多,不确定性也要大得多。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意义。
如果经济条件、时间条件允许,想改善的意愿强烈,同时又能理解这其中的不确定性,成人弱视患者完全可以尝试治疗。
因为现在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的丰富,国内很多专业的机构也在开始尝试成人的弱视治疗。
对于有的人,可能就那一点点视觉功能上的量变就引起了生活质量上的质变!
PS:弱视的治疗是一件极其专业的事,而且成人弱视治疗在国内还算比较的前沿。不是外边乱七八糟的地方能够解决的事,也不是网某些平台的机器、软件能够买回去自行解决的。如果这么简单,哪还轮得到他们呢!
斜视性弱视视有很多种,因为斜视的类型很多。比如先天性的内斜视导致的弱视,年龄又小,是要先做斜视的。比如间歇性的外斜视,会随着年龄角度逐渐变大,一般不立即手术,先治疗弱视,等斜视度稳定以后再手术。还要考虑屈光和弱视程度。情况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不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