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林婉儿私生女,长公主跟林相没有感情,为什么还生下林婉儿呢?

如题所述

原著中,关于长公主和林若甫之间的感情,直接描写的部分,就是在林珙死后林若甫向长公主摊牌,要同意林婉儿和范闲的婚事。这次的摊牌能看出来,林若甫在长公主那里已经没有感情了,他开始更多地考虑未来,摊牌之后的长公主也开始了对林若甫的打击,间接导致林若甫退出朝堂。原著中,林若甫和长公主早年的感情都是通过他人的口来讲述,范建、太后,以及秘闻这样的角度来讲述他们俩过去的故事。

林珙的死是林若甫对长公主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的爆发点

林珙被长公主偷偷拉拢到了二皇子那边,跟着长公主那边的吴伯安一起去杀范闲,最后范闲没有死,林珙反而离奇被杀。林若甫对长公主的怨恨和不满,积累到了极点,在丧子之痛中,爆发了出来。

这样的分歧,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夫妻,走到最后,很多小事的分歧,积累在一起。在一个节点之后,就变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然后分道扬镳。如果说在这个节点以后,长公主和林若甫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了,我是认可的。但是,再往前讨论一下,他们两个的相识和在庆国朝堂并肩作战的20年的话,说长公主对林若甫没有感情,我倒觉得未必。

大体上他们的感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感情和利益都会有所不同:

年幼相识

林若甫中状元的时候,长公主只有14岁,那个时候长公主就去跟林若甫结交,甚至以身相许了。
14岁的年纪,你说她再早熟、再渴望权力,我觉得也不可能就完全放下所有的人伦,彻底地为了权力而行动。这样的极端推论还是值得商量的。

林若甫是有名的才子,又是状元之才,长得也极好,唯一不足的就是家世不行。太后对于长公主和林若甫之间的事情,20年后依然视为禁忌,曾经因为长公主提了宰相大人这么几个字,就被太后打了耳光。太后极讨厌林若甫,又对李云睿溺爱,所以,虽然不齿长公主和林若甫的行为,也不曾当过林若甫的升官之路。

长公主从14岁就要承受这样的鄙视,如果只是为了权力,那个时候林若甫也还没有权利。如果说为了将来的权力,那长公主的赌性也未免过大了,她怎么就能断定林若甫能胜任,能有本事掌握权力呢?最合理的解释是,爱慕和权力都有,因为爱情,所以能够承受长辈嘲笑。

青年并肩

林婉儿比范闲要小,范闲进京都时是16岁。根据时间推算,长公主也并不是冲动之下立马就给林若甫生了女儿,更不可能是因为意外就生了娃,打死也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观点。长公主以身相许,再加上扶持林若甫,林若甫的位置越来越高,能力也已经被庆帝认可。这个时候,长公主想要跟林若甫保持更紧密的关系,光靠感情已经不太够了,还得有个孩子,才能更保险。

有了共同的孩子,就能更把命运锁定在一起并肩作战

这个时候的长公主对林若甫能力应该是非常了解,也铁了心要跟他一起奋斗,生个娃也就成了可能的事情。最关键是,生这个娃也得顶着太后和庆帝的压力,长公主也都忍了下来。

位极人臣

随着林若甫在清国的朝堂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可以说权势之盛已到极点。长公主也手握内库,跟林若甫在朝堂遥相呼应,内外结合。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庆国最有势力的第二号和第三号人物。

这个阶段,长公主也经历了少女时期和青年时期,已经步入中年。而林若甫在不能和长公主正式成亲情况下,也选择了另外结婚生子。两个人的感情慢慢也就开始转淡,但是政治上的结合却正值巅峰。长公主已经体验了少女的情窦初开,初为人母,对于女人的体验可以说都经历过来了。对于感情应该没有任何渴望了,开始全身心地追逐权力。跟林若甫也从情人,变成纯粹政治合作。

总结:

长公主和林若甫从陌生人变成亲密无间的恋人和合作伙伴,也跟很多少年夫妻创业起家故事,差不了太多。只是他们之前的利益更庞大极端,感情反而显得微不足道。我的观点是,早年两人是有感情的,中年之后两人是纯政治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当年的长公主还很稚嫩,她比不过叶轻眉,心里对她又嫉又恨,超越叶轻眉成了她的毕生追求和执念,她只有掌握权势和地位才能征服天下和男人!当年的她势力薄弱,手段不够毒辣,还是嫩草一颗,她能做的就是寻找靠山。当时她还沾不上太子,毕竟太子的年纪跟林婉儿相差不多。那么征服当时没有背景但是有才华、野心和谋略的文状元林相,扶持他上位,为他生下女儿林婉儿,让林相以为自己喜欢他,心甘情愿为她卖命,这是上上之策
第2个回答  2021-04-10
因为在那个时代科技并不是很发达,如果怀上了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将胎儿打掉。并且说林相和长公主没有感情也是假的,他们两个之前还是有过感情,只不过后来两个人都不愿意承认。
第3个回答  2021-04-10
有些时候不是一定得有感情才可以生孩子的,况且在那种时代环境,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第4个回答  2021-04-10
因为一时冲动。两个年轻的异性到了一起,难免会做些糊涂以后后悔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