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如题所述

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值,是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一定商品量交换货币的多少。单位商品量交换货币的多少是单位价值(单价),非单位数量交换货币的多少是总价值(总价)。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单价)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无法直接表示商品价值,而只能间接地和相对地表现在某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交换的比例上。



扩展资料:

商品价格的制定原则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本质,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商品的价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名称。”生产商品花费了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形成价值;商品有了价值,才能用货币形式来表现,从而产生价格。

因此,生产经营者应遵循价值规律,依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商品价格。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减低商品的价格,使商品变便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关系很密切,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时候价格也会脱离价值,但是脱离价值是暂时的,比如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就是由于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不会长久。价值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第2个回答  2019-03-05
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可以比较的东西就是商品生产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力。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了抽象劳动的量的规定性,而抽象劳动本身则表达为一定的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谓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是当期新付出的劳动力变换的时间和前期转入的劳动时间的平均化、社会化、同一化,成为当期相同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在现实中,主要通过价格来体现。

扩展资料: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量的决定,还存在着一个有效劳动与无效劳动的问题。只有有效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只有肯定高效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量,才能为论证质量差价提供理论依据。

从国际角度看,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中,国际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其价值量是由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计量的。也就是说,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运行中同样起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市场价值的形成以市场经济全球化、交换全球化为壁垒、无不公平交换为前提。而这些又是以全球生产力发展水平“平衡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条件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品价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05
商品价值越高,价格越高,它们是正比关系的。
第4个回答  2021-05-08
价值:香蕉五十(市)斤。
价值:香蕉五十(市)斤,在市场经济形态中,香蕉五十市斤还是香蕉五十市斤,但是价格可以是100元,又可以是200元,然后卖出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