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如何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公共政策建构

如题所述

本研究以社会建构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二孩”政策为例,对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旨在对媒体在公共政策建构中的过程加以阐述,并试图分析媒体在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和不足,以此来提高媒体的建构质量。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的平台,凭借着互动性、开放性、低门槛和便捷性的优势,影响着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大众传媒和政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互相影响的,要制定合乎民意的、科学严谨的公共政策,需要大众传媒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公众发起和议论的潜在议题上升为明确的政策议题,离不开新闻报道的建构与推进。通过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出台过程分析,来抽象提炼出媒介参与政策建构的一般模式。根据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公共政策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政策的输入、政策的转化、政策的输出。具体可分为政策问题的提出;政策问题的确定、政策议程的设置、政策规划和执行、政策的合法化,媒介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媒介镜像中所反映出来的政策类型不仅是科学合理的政策,还有争议性政策和无效的休眠政策。同时它也呈现出诸多的问题,如严肃议题的娱乐化、负面议题和戏虐化表达对主干议题的解构、主干议题派生出许多细微议题等。针对以上的分析,本文最后一章提出了媒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局限性和改进建议。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匮乏,政治权威下的媒体管制以及市场经济的诱导和控制是造成媒体公共性不足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媒体建构质量,首先是提高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增强议题设置功能;其次是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现代社会是“参与性社会”,公众舆论是公共政策决定的重要准则;最后,应完善媒介监督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为构建政府、媒体、公众的良性关系提供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