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霸座现象,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在公共场合,你遇到过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或事吗?我们常常唾弃这些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因为他们扰乱了秩序,也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最近的“高铁霸座男”事件,就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孙姓男子占据了属于一位女乘客的座位,孙姓男子以“我站不起来”为由拒绝归还座位,大言不惭地说“要么你到我座位坐,要么就在这里站着”。女乘客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乘务员,乘务员对该男子进行劝阻,要求他按照车票座位对号入座。但任凭乘务员怎么劝导,男子都耍无赖置之不理。列车员与乘警劝说无效后,为女乘客安排了商务座。该事件经网络曝光后,网友纷纷斥责该男子,称之为“高铁霸座男”。
8月23日下午,济南铁路局方面回应孙姓男子高铁“霸座”事件时称,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舆论顿时一片哗然。事件发生后,铁路公安部门随即对事件进行调查、取证。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一款三项之规定,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铁路客运部门依据《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限制铁路旅客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人购买车票的管理办法》的规定,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该旅客信息,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
9月3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8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新增因严重失信行为而限制乘坐火车严重失信人247人。高铁“霸座男”孙姓男子被列入黑名单,将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180天。
其实,近几年来“高铁霸座男”这类现象并不止这一例。有无座车票乘客霸占有座车票乘客座位两个小时的;有把车厢当做自己家脱鞋晾脚的;有买了一等座却霸占商务座的;更有甚者还威胁乘务员,脏话连天的,但是很多人选择了“和气生财”才忍了下来。那么,对于高铁上这些不文明且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你怎么看?
近年来,高铁凭借着耗时少、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等优点成为了人们选择出行时的最优选择,但现在却出现了很多在高铁等公共场合扰乱秩序的现象。近日高铁霸座男这事一出,网友们沸腾了,一方面用各种语言表示出自己的愤怒以及曝光之前在高铁上看到过的不文明现象,一方面提出了对乘警执行能力的质疑,其实这些说到底都是在担忧以后高铁出行的舒适度会降低,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前有用身体扒车门的女教师,后有明知坐错位置仍不悔改的在读博士。这些在别人眼中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在公共场合中扮演着丑陋的角色。这样的社会现象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考验着铁路局对解决扰乱公共秩序这类行为的能力。
此前济南铁路局方面回应孙姓男子高铁“霸座”事件时称,“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我是不赞同的。在我理解范围里,孙姓男子很明显违法了。因为乘客与铁路之间就好比是消费合同关系,我付钱买票乘坐火车,车票上所显示的信息,乘客、票价、时间、车次、座位等等都是该合同的基本内容。我有权利坐我车票上的位子,铁路运输企业作为收钱的一方也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我能坐上车票上标明的座位。这就跟买电影票一样,坐好自己的位子。如果要换位子,就必须先跟别人协商好。后来济南铁路公安处通过调查取证,对孙姓男子进行治安罚款200元并限乘所有火车席别180天的处罚。不少网友认为这个惩罚过轻,但我个人认为,这项处罚是很及时也很恰当的。一方面是对当事人不当行为的处罚,如果说他经常乘坐高铁,将会感觉到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相关部门向社会公众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类似的行为在规则范围里是不允许的。这个处罚对以后想破坏文明秩序的人有一定的震慑性,也给以后乘警执行时多了一些底气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选择高铁的人越多,乘客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不是我们可控的范围,但除了铁路局出台相关法规保护乘客权益及乘警加强执行力之外,我们自己身为乘客时也应该捍卫我们自己的权益。如果被孙姓男子霸占座位的女子选择了息事宁人,那么就算乘警和铁路局有办法解决这种现象,都会因为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无从解决。所以我希望,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要积极地去争取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站在正义的一方,我们可以理直气壮一些。毕竟现在相关法律越来越多,很多公共场合的应对措施也在改善,我们对维护自己的利益底气也更足了一些。也希望能通过曝光这些不文明现象敲响社会的警钟,提醒大家应该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提高自身的素质,尽自己的能力维护公共场合应有的文明秩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