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荣哪里人

如题所述


张坤荣
张坤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海宁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1940年1月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1958年进入浙江皮影剧团,师从皮影大师魏柏荣,1963年起成为剧团主力。此后与同行一起致力于皮影艺术改革,执导排演了《半夜鸡叫》《小花猫钓鱼》《沙家浜》《椰林战歌》等节目。2004年3月,他退休后复出,排演了《鸡斗》《龟与鹤》《采蘑菇》《闹龙宫》等节目,并在其中担任主演。
中文名:张坤荣
外文名:ZhangKunro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
出生日期:1940年1月
职业:皮影戏
主要成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品:《半夜鸡叫》《小花猫钓鱼》《沙家浜》《椰林战歌》《鸡斗》《龟与鹤》《采蘑菇》《闹龙宫》
传承项目:皮影戏(海宁皮影戏)
项目类别:传统戏剧
非遗认证: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个人经历
张坤荣于1958年4月进入浙江皮影剧团。1959年12月,入选赴北京参加全国十省、市观摩演出队,在赴京20多天全国观摩演出中,该团演出的神话剧《仗义斩孽龙》和童话剧《鸡斗》获优秀节目(当时不评奖),并于北京饭店做示范演出,受到了同行们的赞许。同时学习了各省市剧团的长处。自1960年起,剧团先后于上海、江苏等省市巡回演出,每年达4月之久。期间,与上海市剧团同行们探讨了艺术,增加了磨炼,提高了艺术素质。
1963年起,张坤荣挑起了剧团演出大梁(魏柏荣、沈鲸松老师相继退出舞台作场外指导),1965年8月,张坤荣代表浙江应邀赴福建参加该省溯摩演出,增加了学习机会。
张坤荣刻苦钻研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艺术改革创新,和同行们一起对艺术展开了改革。在操纵技巧上,改原来“上下手”操纵发展为6—7人同台演出,并根据需要,设一人操纵为两人操纵;在配音唱腔上,改过去的真假嗓为男女分档演唱;在乐器上,加设了乐器,增加了音响;布景作了较大的改革,布景有了远近感,拓展了空间;在灯光上配了火、水镜、风、雨、云镜、闪电、暴雨等。这些改革,使得戏剧效果有了进一步加强。通过频繁的演出实践,皮影戏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赴各地演出的过程中,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喜爱。
荣誉成就
1959年至1966年6月的八年间,担任外事演出任务繁重的浙江皮影剧团,为70多个国家的党政代表团专场演出,作为主演的张坤荣,他参加的每场演出均获得好评。同时张坤荣受到观看的外国政要和陪同观看的我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接见,并亲切谈话,他们还与张坤荣同台操弄皮影。
自1963年起,张坤荣兼任导演他执导排演了《半夜鸡叫》《小花猫钓鱼》《沙家浜》《椰林战歌》等节目。
2004年3月,退休后重新复出的张坤荣为海宁皮影团排演了《鸡斗》《两个朋友》《龟与鹤》《采蘑菇》《小花猫钓鱼》《闹龙宫》筝五个节目并在其中担任主演。
2005年皮影剧团重组并演出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和作了大量的报导。重要的报导有:《人民日报》《浙江日报》2005年11月1日分别作了海宁皮影戏报导;《央视2台》2005年10月28日采访拍摄了张坤荣与皮影戏,11月2日上午播放了皮影戏和张坤荣讲话。此外,省级(本省、省外)多家新闻媒体、电视台以及县市级媒体报导了皮影戏活动。
2006年12月27日,参加省曲艺、杂技节(皮影)会演,由张坤荣主演的《鸡斗》、《闹龙宫》分别获金、银奖;张坤荣荣获个人表演金奖,省委副书记夏宝龙颁奖。
2008年5月14日,省文化厅,文联领导带队,并由张坤荣领队的海宁皮影戏,赴台湾演出至5月28日返回,在台湾演出,观众反映强烈。正如蒋建东所讲:“皮影戏演出轰动了台湾。”
《鸡斗》一剧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保留节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