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个小学班主任

如题所述

1、“爱心”是前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班主任应具备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热爱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道德准则。从学生心理需要上来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如果每一位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把你作为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他们有什么事情也会向你尽情倾吐,让你帮其出主意、想办法。这样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从而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是母鸡都能做的事”。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爱学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建立在崇高的职业道德之上,用理智和策略支配的行动,班主任爱学生要“一碗水端平”,切忌偏爱和宠爱、溺爱。
2、“细心”是基础
实践证明,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这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掌握准确、清楚,班主任的工作才能有的放失、事半功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颗察微知著的细心。作为学生个体,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品质、学习技能、兴趣爱好、特长能力、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及社会环境等。对学生进行个体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后,学生的集体情况也就基本清楚了。当然,了解学生群体除德智体美劳外,还应注重研究班集体的发展情况、班风、学习、干部状况等。在了解和研究过程中要细心做好记录、归档工作,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内里的分析,从中找出规律、理出头绪,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3、“耐心”是关键
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性格各异的学生,环境洁净、秩序安静、尊敬师长、学习工作力争上游、“比、学、赶、帮、带”的合作竞争态势的优良班风不可能一天形成,“勤学好问、乐学善思、合作创新”的优良学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后进生的反复更是不可避免的难题,所以要做好一个小学班主任,就必须具备坚定执著的耐心。这耐心需要理智和信念的支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欲速则不达”,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理智地去看事物:成功时,不要沾沾自喜;遇到挫折时不要恢心丧气;学生进步时,要看到不足;学生有问题时,要看到闪光之处。尽管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但绝对有其共性方面,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过渡期,可塑性较大,班主任应根据调查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不失时机地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克服感化他们。抓反复,反复抓,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4、“热心”是桥梁
每个班级都会有让人头晕的学生。他们或是纪律涣散、或是厌学逃学、或是自律性差、或时不思进取不服管教……“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如何让这些降温的学生逐渐升温,恢复少年儿童应有的朝气与活力,走上健康成长的坦途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的热心为其助燃。班主任要想感化学生,就必须用一颗融化冰雪的“热心”去架起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从思想上、生活上去关心、关怀学生,从心理上去呵护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烦恼。对困难学生要亲之近之。要做到“学生离你越远,你离学生越近”。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其内心世界,了解其想法、分析其不良状况形成的原因,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了,学生离你更近了,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5、“慧心”是保证
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面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要直面素质不同的家长,要协调科任教师间、科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要开展各种活动等。要恰当处理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有一颗巧谋善断的“慧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虚心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工作及组织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定计划、设计方案、组织活动、开展工作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遇乱不惊、沉着应付,直至最后取得成功。
6、“宽容心”是根本
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习惯、能力等都处于养成阶段,难免淘气,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去体谅他们,亲近他们,更需要教师有一颗如天空大海般的宽容、包涵之心去接纳、慰籍他们。宽容绝不是姑息迁就,绝不是纵容教唆,而应象天空大海般把一切都含而化之,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孩子毕竟是孩子,学生必定是学生”,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去和学生平等对话、勾通交流,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设身处地地去帮助他们改进缺点和不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怀和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