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作文起个好名字

如题所述

1、学会添加词语

所谓添加,就是在话题或者话题中心词前或者后也可以是前后添加一定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这样的文题可以使作者时时紧跟话题,也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用名人名言

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等等。因为这些句子有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也是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的。

3、使用恰当的修辞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题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这样的文题如果用好了,自然显得生动而形象,而且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好作文标题的标准: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

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

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

这时,如果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就算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如果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读者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真正有内涵的文题让读者落眼就见的东西,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要靠题装.那么怎样才能拟好一个文章的标题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明白作文拟题的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 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3. 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二.、知晓作文拟题的原则: 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有个考生拟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 “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 2、俏:题目如同商品的包装,别出心裁的包装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同理,出人意料的题目会让人“一见钟情”.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 如,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考生这样拟题:《你指责他+他指责我+我指责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 三、把握作文拟题的思路 1、标新立异 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文章的内容新,文章的标题也要新才行.所以标新立异,应当作为拟定文章标题的一个思路. 有位女同学写了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投给一家语文报,内容是她到水笼头那去接水,等着接水的人很多,她就把自己的水桶放到前边去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挺着企鹅似的小胸脯”向她提出了批评,见她难为情,那小女孩就说:“大姐姐,你要有急事你就先接水吧,我排在你原来的地方去.”本来很有趣味的文章,她却用了“一件小事”作标题,编辑给她改成《小女孩教育了大姑娘》,使文章增色不少. 2、拙中见巧 有时使用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反而比使用一个巧妙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标题把巧蕴涵在拙里边,拙中见巧,那的确比巧中之巧更见功夫. 有位同学作文时写她一位同桌,也没什么新鲜事,一件事是本组做值日时,因为明天开运动会,别的同学都到操场看热闹去了,她的同桌就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再一件事是考英语时她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作,她把答案写在条子上递过去,她的同桌却不看.这点小事本没有什么,可是她在标题上动了脑筋,她避开了《我佩服的一个人》等一般化的标题,选择了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傻同桌》,这个“傻”字用得真好,不但表现出同桌的好品德,也表现出自己对同桌的挚爱. 3、平中见奇 就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当中那位全身缟素的姑娘反而更引人注目一样,在众多奇绝的标题之中平实的标题反而更加显眼. 有一位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写的是她的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事,重点写来自不同家庭的妯娌们互相团结、尊长爱幼的情况.她给自己的文章拟了一个平实的标题——《婶儿们》,在比赛中获奖.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不能不说和标题有一定的关系. 4、引起悬念 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5、运用修辞法 运用比喻:《诚信,交往的桥梁》、《机遇是一条鱼》. 运用反问:《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 运用拟人:《粉笔的自述》、《星期天的面孔). 运用夸张:《花瓶能装下春天》. 运用对比:《“小人物”与“大道理”》. 6、套用、加工或改造成语、诗句、歇后语、文章标题、影视片名和歌曲等.运用成语加谐音:以“棋”为话题的《乐在“棋” 中》. 改造成语:《“雾”里逃生》、《前“腐”后继》. 改造歇后语:以“清白”为话题的《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化用诗句:以“诚信”为话题的《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等; 化用歌词的以诚信为话题的《我诚信,我美丽》.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要靠题装.那么怎样才能拟好一个文章的标题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明白作文拟题的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 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3. 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二.、知晓作文拟题的原则: 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有个考生拟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 “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 2、俏:题目如同商品的包装,别出心裁的包装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同理,出人意料的题目会让人“一见钟情”.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 如,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考生这样拟题:《你指责他+他指责我+我指责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 三、把握作文拟题的思路 1、标新立异 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文章的内容新,文章的标题也要新才行.所以标新立异,应当作为拟定文章标题的一个思路. 有位女同学写了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投给一家语文报,内容是她到水笼头那去接水,等着接水的人很多,她就把自己的水桶放到前边去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挺着企鹅似的小胸脯”向她提出了批评,见她难为情,那小女孩就说:“大姐姐,你要有急事你就先接水吧,我排在你原来的地方去.”本来很有趣味的文章,她却用了“一件小事”作标题,编辑给她改成《小女孩教育了大姑娘》,使文章增色不少. 2、拙中见巧 有时使用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反而比使用一个巧妙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标题把巧蕴涵在拙里边,拙中见巧,那的确比巧中之巧更见功夫. 有位同学作文时写她一位同桌,也没什么新鲜事,一件事是本组做值日时,因为明天开运动会,别的同学都到操场看热闹去了,她的同桌就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再一件事是考英语时她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作,她把答案写在条子上递过去,她的同桌却不看.这点小事本没有什么,可是她在标题上动了脑筋,她避开了《我佩服的一个人》等一般化的标题,选择了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傻同桌》,这个“傻”字用得真好,不但表现出同桌的好品德,也表现出自己对同桌的挚爱. 3、平中见奇 就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当中那位全身缟素的姑娘反而更引人注目一样,在众多奇绝的标题之中平实的标题反而更加显眼. 有一位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写的是她的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事,重点写来自不同家庭的妯娌们互相团结、尊长爱幼的情况.她给自己的文章拟了一个平实的标题——《婶儿们》,在比赛中获奖.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不能不说和标题有一定的关系. 4、引起悬念 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5、运用修辞法 运用比喻:《诚信,交往的桥梁》、《机遇是一条鱼》. 运用反问:《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 运用拟人:《粉笔的自述》、《星期天的面孔). 运用夸张:《花瓶能装下春天》. 运用对比:《“小人物”与“大道理”》. 6、套用、加工或改造成语、诗句、歇后语、文章标题、影视片名和歌曲等.运用成语加谐音:以“棋”为话题的《乐在“棋” 中》. 改造成语:《“雾”里逃生》、《前“腐”后继》. 改造歇后语:以“清白”为话题的《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化用诗句:以“诚信”为话题的《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等; 化用歌词的以诚信为话题的《我诚信,我美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