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模型组织行为学

如题所述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托•å¼—鲁姆(V·H·Vroom)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弗鲁姆认为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充分激励起来,产生内在的激发力量,从而产生真正的行为。这种激发力量的大小等于该目标对人的效价与人对能达到该目标的主观估计(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V×E
式中:M(Motivational Force),表示动机激发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Valence),表示目标效价,指达到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是个体对这一成果或目标之有用性的主观估计。当个人对达到某种成果或目标漠不关心时,效价值为零;当个人宁可不要出现这种结果时,效价为负值;当个人希望达到该预期结果时,效价为正值;当个人强烈期待出现预期结果时,效价值就很高。总之,只有在效价大于零时,个体才会有一定的动力。效价值越高,动力越大。
E(Expectancy),表示期望值,这是指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到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即个人据其经验对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将会导致某种预期成果之可能性的主观估计。

劳勒的期望模式是对弗鲁姆期望理论的发展。其主要贡献在于将期望(E)更加细化了,将其分为努力导致绩效(E→P)的期望和绩效导致结果(P→O)的期望两类。也就是说,个人努力的程度正比于努力导致绩效(E→P)的期望,绩效导致结果(P→D)的期望以及个人对最终成果的效价(V)这三者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E=(E→P)Σ[(P→O)V]
式中:E表示个人所作的努力;
P表示工作绩效(组织目标);
O表示成果(个人目标);
V表示成果对人的吸引力大小(效价);
(E→P)表示个人对努力导致绩效的期望值;
(P→O)表示个人对绩效导致成果的期望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