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多少岁?

如题所述

幼学之年1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花甲之年60岁。花甲代表六十岁。古稀之年70岁。古稀是七十岁。这些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1、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2、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3、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4、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5、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翻译过来是因赊饮所负的债到处都有,但是能活到70岁的人就很少了。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扩展资料: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6

    幼学之年10岁。

    而立之年30岁。而立:30岁,指有自己的学术体系,有自己的威望 。

    不惑之年40岁。不惑:40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

    花甲之年60岁。花甲代表六十岁。

    古稀之年70岁。古稀是七十岁。

    八十是耄耋(mào dié)之年。

《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译作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学有所成);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并正确对待不同的意见(清楚理解听到的话);到了七十岁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会超越社会所认同的规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10

幼学之年:1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花甲之年:60岁,古稀之年:70岁

襁褓指的是未满周岁的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婴儿的被子。襁褓本意是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泛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垂髫指年少儿童(又名“总角”),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有一个成语叫做豆蔻年华就是从这里来的。

弱冠指男人二十岁(又“加冠”),泛指成年。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指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代一个甲子六十年)。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出自《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期颐之年一百岁,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时称百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16
幼学之年1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花甲之年60岁。花甲代表六十岁。古稀之年70岁。古稀是七十岁。这些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第4个回答  2021-04-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