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书,是不是个人名,是不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如题所述

 崔浩,北魏大臣。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他的七世祖崔林,三国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亭侯。曾祖崔悦,为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其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大人,赐爵白马公.。 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他博览经史,善于书法,兼通阴阳术数。处理政务主张先修人事,次尽地利,后观天时。明元帝时,崔浩从北魏游牧民族初入中原的情况出发,劝阻了迁都南下的计划。
  他又认为拓跋氏不立太子的传统不利于政治上的安定,故建议明元帝立长子拓跋焘(即魏太武帝)为副主,从此册立太子成为北魏的一项制度。太武帝时,他三次力排众议,主张攻灭赫连夏(427年),提出主动出击柔然(429年),攻灭北凉沮渠氏(439年)。战事结束,北魏大胜。柔然的大溃败和夏的覆亡,使北魏得以解除西北境民族对自身政治及军事的威胁。至于北凉沮渠氏的灭亡,则使北魏得以打通西域商道,并从河西输入遗存的中原文化,有利于北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崔浩出身于当时第一流高门清河崔氏,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者皆为士族。崔家世奉道教,崔浩也信道甚笃,师事寇谦之,对于太武帝废佛起了促成作用。后因国史之狱崔浩被太武帝所杀。

3 政治理想
  《魏书‧卢玄传》记载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卢玄曾经劝他“宜其三思”可是崔浩的态度是“虽无异言,竟不纳。”点明了崔浩的死因。从社会阶级去解释崔浩,会发现他代表的是北方的士族,他的思想也是北方士族的思想,《魏书‧崔浩传》提到崔浩“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这是东汉以来儒家大族的传统,后面又谓崔浩“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先以复五等为本。”其中“五等”即是儒家士族的理想,《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记载:“相国晋王奏复五等爵。”可见得崔浩与司马氏的理想相符。
  崔浩选士是家世与人伦并进,在他心目中,能具备高官及儒学二条件之姓族,才是他理想的一等门第,透过选士,最终目的就是复兴儒家的五等爵制。《北史‧李䜣》提到选助教时,崔浩“举其弟子箱子与卢度世、李敷三人应之。”他不选李䜣是因为他出自范阳李氏,非高门大族,反观之,李敷出自赵郡李氏,卢度世出自范阳卢氏,皆出自高门。
4 崔浩之死
  在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崔浩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通道教,主张废佛。北魏太武帝由此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当时「一境之内,无复沙门」,朝野间怨声载道。
  掌权后,企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在神麚三年(431年)九月时,崔浩便“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说:“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有几人!宜加三思”。但崔浩不从,从而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
  但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是《国书》事件。
  
  崔浩才华出众,见识过人,在道武、明元、太武三朝都竭尽心力,为拓跋氏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立下大功。在残忍暴戾的北魏皇帝面前,他处处谨慎小心。他工于书法,经常为别人书见<急就章>,书写时故意把文中的“冯汉强”的“汉”字改换成拓跋国号的“代”字,“以示不敢犯国,其谨也如此”。所以,明元、太武帝越来越宠爱和信任他。但是,当时鲜卑贵族的势力还非常强大,他们不能容忍汉人大族来分享权力,同自己平起平坐。对于皇帝宠信的汉人,他们偏偏要加以排挤打击。崔浩是当时最受皇帝宠信和地位最高的汉人,自然成了鲜卑贵族排挤打击的主要目标。而崔浩对鲜卑贵族也不客气,在讨论军国大计时,与他们分庭抗礼,有时说话还很尖刻;他还企图恢复汉人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大欲整齐人伦,分明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说:“创立制度、建立事业,都各有其时,乐意去做的能有几人!应当三思而后行。”崔浩不从,便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儿给王慧龙,王氏是太原大族,世代遗传“齇鼻”,即大酒糟鼻子,在江东被称为“齇王”。崔浩见王慧龙时,一看到他的齇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种!”又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诸公称赞他长得俊美。司徒长孙嵩听了大不高兴,就向太武帝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南人,是“有讪鄙国化之意”。太武帝大怒,把崔浩传来训斥,崔浩脱帽叩头,自责了一番才得到宽恕。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曾经一次就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起家为郡守。太子对崔浩说:“先前征召的人士,也都是州郡上乘之选,任职已久,他们的勤劳尚未得到应有的酬答,应该先补为郡守县令,而刚刚征召的人士则应该先代替他们担任郎吏。况且郡守县令治理民众,必须任用有经验的人。”崔浩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士派出去任职。当时,中书侍郎高允知道后说:“崔公恐怕不能幸免了!” 事情的结局竟然被高允不幸而言中。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他在给崔浩的诏书中说:
  即位之初,不遑宁处,扬威朔裔,扫定赫连。逮于神,始命史职注集前功,以成一代之典。自尔己来,戎旗仍举,秦陇克定,徐兖无尘,平逋寇子龙川,讨孽竖于凉城。岂朕一人获济于此,赖宗庙之灵,群公卿士宣力之效也。而史阙其职,篇籍不著,每惧斯事之坠焉。公德冠朝列,言为世范,大小之任,望君存之。命公留台,综理史务,述成此书,务从实录。
  在续修国史中,《太祖纪》仍用早年邓渊旧作,《先帝纪》和<今上纪>主要是高允手笔,崔浩作为主编,“综务处多,总裁而已”。崔浩“不长属文”,亲自动笔不多,但还是对全书做了“损益褒贬,折中润色”的工作。这部续修的国史命名为<国记>。
  《国记》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闵湛、郗标巧言令色,平时以谄事崔浩而获得崔浩的欢心。他们的建议很快被崔浩采纳,太子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纷纷。鲜卑贵族看到后,非常气愤,争相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大怒,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崔浩被捕后,承认自己曾经接受过贿赂。其实他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明白。太武帝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六月,崔浩被杀。当他被囚在槛车中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宋人刘攽等说:“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血三十余年,而中国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他们指出鲜卑贵族与赵魏大族的矛盾,是颇有见地的,而立有大功,本深受太武帝宠信的崔浩被诛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国史之狱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5 后世点评
  崔浩作为军事谋略家,深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统一战争的谋主,崔浩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的军事决策,多谋善断,算无遗策,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崔浩才艺通博,除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外,在天文、历法、法律、饮食、宗教等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崔浩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也。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其上?将器盈必概,阴害贻祸?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魏书·崔浩列传》)
  崔浩的才干与权力,引起了执政的北方贵族及其他人的忌妒,相与谮毁,以修史宣杨“国恶”的罪名被灭九族。
6 轶事典故
6.1 讨论诸葛亮
  崔浩与毛修之交好,常常与他共同论说。讨论时,谈到陈寿《三国志》作者有古代良史风范,其所著述,文义典正,都是扬于王廷的文字,虽微却显,婉而成章,班史以来还没有超过陈寿的。
  毛修之说:“我过去在蜀地,听长老说,陈寿曾任诸葛亮门下书佐,被诸葛鞭挞百下,所以他论诸葛武侯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崔浩于是与他论说道:“承祚评述诸葛亮的时候,是有故意过美之誉,按查诸葛亮的行迹,不是不相符,不是夹带私恨。为什么这样说呢?诸葛亮任刘备的丞相,正当九州鼎沸之际,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合欢,却不能与曹氏争夺天下,舍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1]刘璋,伪连孙氏,据守穷困崎岖之地,僭号边夷之间。这是下策了。诸葛亮可与赵他为偶,而拿他与管仲、萧何相比,不也是言过其实?说陈寿贬抑诸葛亮并未失实。况且诸葛亮既然据有蜀地,依山势险固,不达时宜,不量势力。严威酷法,控制蜀人;矜才负能,意气矫举。想以边夷之众与上国抗衡。出兵陇右,再攻祁山,又攻陈仓,疏漏迟缓失去时机,大败而返;后入秦川,不再攻城,要求野战。魏兵知其意图,闭垒坚守,以不战使诸葛服。诸葛智穷势尽之后,郁愤攻心,发病而死。由此说来,哪能与古代善战将帅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做法相比呢?”毛修之认为崔浩说的很有道理。
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 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
  (1)写给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
  (2)写给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
  长生书友惠存 剑明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女铭记
  (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
  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
  (1)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
  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壬午年孟夏下浣文笔轩袁闽书”。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印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印章的分类
  ①、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在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②、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③、斋号章:墨人居、馨印斋、文笔轩。
  ④、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精勤、百寿、福寿、百能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⑤、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印。腰章比引首章还要小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⑥、名章: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印章使用: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与题款字体的大小匹配,印不宜与示字相等,更不能小于款字,要略大于款字。同时,印章不能盖得过多,应求“惜红如金”。由于红印在黑白当中异常触目,如用得恰当,促使作品锦上添花;倘若滥竽充数,也会变成画蛇添足。
  (2)、书法使用印章应注意几点:
  ①、一幅作品用印之后,即表示全盘结束,不能像签发文件那样,再补写上时间地点等字句;
  ②、落款名章及其它闲章,不能像更正图章那样,盖在书写的字上;
  ③、要用篆书印章,不能以隶书或者楷书的印章来代替;
  ④、要用书画印泥,不能用会计的红印油,以免作品渗透浮油。
  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式样是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一些新的章法与款式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所以说,崔浩是人名书为写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崔浩,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经学家、史学家、历学家、书法家。其出生于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上累世为官,父亲崔玄伯曾仕前秦、北燕,后仕北魏,任北魏吏部尚书、天部大人、白马公。崔浩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爱好文学、博览经史,同时还兼学天象阴阳和百家之言。20岁时就担任了北魏朝廷的直郎、给事秘书、着作郎等官职。
  
  崔浩先后仕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其所谋无不遂,所行无不克,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后人称其为“南北朝第一流的军事谋略家”。
  
  据史书记载,崔浩的生平事迹主要有:反对迁都——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平城发生大灾荒,朝臣们纷纷要求迁都于邺(今河北磁县西),但崔浩坚决反对。他认为朝廷新立,根基未稳,万民南迁,水土不服,又易暴露实力。何况柔然、西夏虎视眈眈,贸然南迁,会前功尽弃、身临险境。在他有力的争辩下,制止了这场南迁活动。出计伐夏——太武帝即位后,很想出征建立武功,有人提出先攻打夏国,众人觉得困难,但崔浩审时度势,认为可行。他极力为太武帝谋划,并随军出征,终于歼灭了夏的主力,一举占领河套及关中的大部分地区。排议征柔然——公元429年,太武帝准备出兵北击柔然,朝廷上下百般反对。又是崔浩力排众议,坚持北伐主张,并言辞激烈,痛驳了群臣安于现状的陈词滥调,使太武帝坚定了北伐的信心。于是太武帝亲率大军,打得柔然绝迹西逃,从根本上解除了北方边患。驳谬灭北凉——公元439年,太武帝计划向北凉进军,众大臣极力反对,特别是四部尚书李顺反对最为厉害。李顺作为北魏的特使曾12次出使北凉,对北凉地理情况了如指掌,但此人贪财,被北凉重金收买。他怕受贿事暴露,以“彼无水草”为由,极力反对进攻北凉。崔浩反驳说,《汉书·地理志》记载“凉州畜产,天下最富饶”,如果那里没有水草,牲畜怎么繁殖?汉朝为什么会在那里兴筑城廓、设置郡县?在崔浩的极力说服下,太武帝决定亲率大军讨伐北凉,河西王沮渠牧犍面缚请罪,北凉遂平,清除了北魏通向西域贸易道路上的障碍。
  
  除此之外,崔浩的另一功绩为撰写《国书》,但也就是这一事件,让崔浩遭到了灭门之祸。据史书记载,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平凉城,完成了功业,于是下诏让崔浩修国史,崔浩不负所托,用10年时间完成国史。但“务从实录”的结果,是使崔浩遭到鲜卑贵族的强烈抨击。当时,一些竞趋之士为了迎合崔浩,建议把《国书》刻石立衢,以彰直笔。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
  
  由于《国书》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包括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而石碑立在通衢大路旁,难免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六月崔浩被诛,浩之僮吏以上128人皆身死,清河崔氏无论远近,尽夷其族。
  
  对于崔浩被杀的原因,古今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三种:一为鸟尽弓藏说,即太武帝已统一北方,用不着崔浩再出谋划策了,因而借故杀了他。二为华夷问题,说崔浩为南朝着想,屡次谏阻伐南朝,有爱国情绪,触犯了拓跋贵族。三为宗教说,即崔浩煽动太武帝灭佛,使大批佛教徒受害,族诛他是因果报应。但后世研究北魏史的专家,大都认为崔浩被诛是北魏上层统治阶级内部“胡汉矛盾和斗争的结果”。这是因为,北魏初年拓跋鲜卑统治了北中国后,虽然依靠有才能的汉人治国,但在他们看来,国家是他们的国家,政权是他们的政权,只有他们才是“国人”,汉人不过是被他们征服的奴隶。虽然历史趋势决定了他们必须汉化,否则他们不可能统治中国,但是他们主观上却又反对汉化。而崔浩在政治上积极为拓跋王朝出谋划策的同时,提出了“复五等”和“整齐人伦,分明姓族”的政治主张,提高了汉人高门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鲜卑勋贵的跋扈,这必然与拓跋鲜卑贵族发生冲突。作为被征服地区汉文化的代表人,崔浩成为牺牲品也就在所难免了。
  
  崔浩才华出众,多谋善断,为北魏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因修国史而招灭族之祸,成为鲜卑贵族和汉家大族利益争夺的牺牲品。一代谋臣落得如此下场,令人扼腕叹息。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崔浩算得上是最后一位敢于直书国史的人。从那以后,后来的史臣们都是本着“为尊者讳”的态度撰写史书,无一敢直书帝王其人其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19
如果崔浩下面没有别的字了,那么崔浩就是人名。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个著名的政治家叫崔浩,但从图片看绝不是同一人。“崔浩书印”应该是指崔浩专门用于书法作品上的印。
第3个回答  2014-05-28
崔浩才是他的名字,书是写的意思追问

哦,谢谢!

那他的字咋样呢?

追答

这个我不清楚

追问

好的,谢谢!

你好朋友

追答

咋了?

追问

崔浩的字值钱不

追答

我不知道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