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都举荐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千古伯乐?

如题所述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八位中间,除了韩愈和柳宗元生于唐朝以外,其余的六位都生于宋朝,而且他们六人当中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伯乐,凭借一双慧眼,发掘了其余五大家。

这位老大哥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不光自己才学了得,写出《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名篇,更是别具慧眼,在识人方面颇有造诣。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聊聊,欧阳修到底举荐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千古伯乐。

曾巩

曾巩出生于公元1019年,江西南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与父亲皆有官职在身,所以曾巩自幼就饱读诗书,而且他比较聪慧,这也为他日后成名奠定了基础。

公元1037年,18岁的曾巩跟随父亲来到京城,在这里他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欧阳修。四年以后,曾巩给当时早已名扬天下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了《时务策》,目的就是毛遂自荐,向欧阳修展示自己的才气,以便得到这位文坛大家的推荐。

曾巩主要擅长古文策论,却不擅长科举考试,所以屡试不第,一直没能考取功名。估计也是按耐不住,这才向欧阳修求助。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以后,对他的才华非常赏识,觉得这是一个被科举埋没的人才。所以他特意写了一封《送曾巩秀才序》, 既是为了鼓励他,也是为了帮助他扩大名气。这就像今天某位有名的大作家,专门撰文夸一位文坛小辈,可想而知会给这位小辈带来多大的名气。

之后欧阳修又特意把曾巩招入门下,自己亲自教导他。在欧阳修的悉心教导之下,再加上曾巩的努力,公元1057年,曾巩终于考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仕途之梦。

苏氏父子

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注定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学,造就了一门三进士的神话,但是他们的这个神话,如果少了欧阳修,注定会黯淡几分。

苏洵早年间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如同曾巩一样接连落榜。后来他发奋学习,经过数年的闭关求学,终于有所精进。

公元1056年,48岁的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带着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章,去拜访当时的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他的推荐。但是张方平觉得自己文学水平谈不上高超,但是又不好拒绝这父子三人的请求,所以他就写了一封书信,让父子三人带着这封信去找文坛宿将欧阳修。

苏洵三人本以为得到张方平的推荐就很满足了,哪知竟然有机会结识欧阳修,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赏识,那效果自然比张方平好多了。

果不其然,欧阳修看了苏洵的文章以后,说了一句:“后来文章当在 此!”这句评价不可谓不高!接着欧阳修就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向皇帝举荐苏洵。有了欧阳修的举荐,苏洵马上名扬京师。

公元1057年,也就是曾巩参加科举考试的那样,苏轼、苏辙同样也参加了这次的科举考试。这一年的主考官由欧阳修担当,随后他却闹出了一场乌龙,而这场乌龙却被传为了文坛佳话。

欧阳修为策论出了一道题目,后来批阅试卷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文章写得特别精彩,很有“孟轲之风”。欧阳修读完以后,觉得十分惊艳,绝对是这场考试最佳的一篇文章。但是由于宋朝科举考试会把考生的姓名糊上,所以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文章。

因为欧阳修的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考试,所以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曾巩的文章。所以他担心如果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的话,难免会遭人议论科举不公,所以与众人商量以后,他就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

复试的时候,欧阳修又读到了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这次欧阳修直接把其评为了第一。到了最后公布成绩的时候,欧阳修这才发觉,两场考试自己最欣赏的文章竟然都出自苏轼之手,这让欧阳修惊叹不已。

作为文坛大佬,欧阳修非常高兴文坛出现了这样的天才,他当时这样给别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就这样,帮助苏轼打出了名气!

王安石

公元1044年,曾巩给欧阳修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好友王安石。在举荐信中,曾巩把王安石称为一位“古今不常有”的人物,又把王安石的文章带给欧阳修一篇。但是很不巧,当这封信送到的时候,欧阳修已经离开京师了。

三年之后,欧阳修被贬滁州,曾巩前来探望恩师的时候,再次推荐了王安石。这一次欧阳修终于看到了王安石的文章,看完之后欧阳修大加赞赏,主动提出要和王安石见一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未能见到。不过这却不影响欧阳修对他才气的认可,在之后的几年,欧阳修数次向皇帝举荐王安石。

公元1056年,欧阳修出使契丹回师,王安石也刚好任满回京,这一次他们终于见了一面。随后两人互相写信赠诗,就像多年的知己一样。

不过之后他们在学术观点上却产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二人的私交。欧阳修不遗余力的举荐王安石,王安石对欧阳修的知遇之恩则终身感激。

除了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五人以外,欧阳修还举荐了很多人才。像张载、程颢、吕大钧这些大儒,甚至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这样对宋朝政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在自己不起眼的时候,被欧阳修这个伯乐发现。欧阳修也因此,间接地对宋朝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宋史》这样评价欧阳修:“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欧阳修也凭借自己好贤的特点,被誉为“千古伯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