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时间》第一小节中一系列的数字起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鲁迅与时间》第一小节中一系列的数字起什么作用
答:起说明作用,说明了鲁迅很勤勉,虽然他生命短暂,但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却是丰富而宝贵。

《鲁迅与时间》原文:

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

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他常常在每年的除夕写作,翻译,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如1925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一本《华盖集》,写了1200字的《题记》;1932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南腔北调集》,写了1000多字的《题记》;1934年的除夕夜,他翻译了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小说《少年别》,还写了译后附记;1935年的除夕,也就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又编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除写了《序言》外,还写了长达近万字的《后记》。此外,鲁迅还常常利用每年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2
2、鲁迅与时间 
(第十册)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   邵晓赟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繁忙、勤勉、懒散”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2、读清文中的数据,能够抓住这些数据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成就。体会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理解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的含义。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竖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4、积累文中的两句名言,并能够收集几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清文中的数据,能够抓住这些数据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体会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理解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的含义。 
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竖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 1、 读课文, 
2、 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 查找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听写句子,引入课文: 1、揭示课题,听写句子,检查预习: 
(1)师:鲁迅,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他的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描写了鲁迅是如何对待时间。 
板书:2、鲁迅与时间(读题) 
 (2)听写句子: 
师:鲁迅对待时间是怎样的态度哪?请大家打开练习本,我们来听写一段话。 (3)核对听写: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2 
出示: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师:刚才我们听写的句子就是课文的第四小节。打开书,自己核对一下。这段话里有一对反义词,发现了吗?勤勉的意思是——勤奋而努力;懒散的“散”应该读第三声,意思是——懒惰而散漫。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 翻红:勤勉、懒散 
2、学习第一节,初步体会“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师:鲁迅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里争取来的。他有哪些巨大的贡献哪?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节。 (1)齐读 
(2)这一节有许多数字,自己再读读,要把数据读清楚了,自己再读读。 (3)体味“惊人”的含义: 
读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短短十八年写了640万字,每年35万,多么不容易啊!) 是呀,难怪作者要说这是——巨大的贡献。 (4)你能够看着板书来说说鲁迅的巨大贡献吗? 
出示:这节里的数据 
3、总结:课文的第一小节通过一连串具体的数据,告诉了我们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丰富的文化遗产,最后一节又再次点明了鲁迅巨大的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说明: 
     全文其实是扣住了‚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以听写句子的方式引出这句话,既是对预习情况的有效检查,也同时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的结构,对于文章的结构,教师不必强化,但是可以在教学的版块布局和过渡、总结语言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布局谋篇的意识。  
二、品读二、三两节,了解鲁迅的抓紧时间和善挤时间。 
师:鲁迅巨大的贡献是如何从“时间老人”那里争取来的哪?课文的二、三节为我们做了具体的描写。 
1、认真默读第二、第三节,思考鲁迅是如何从“时间老人”那里争取到如此巨大的贡献的。 (1)学生默读 (2)交流: 
小结:对呀,就是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一起来读读。 

 3 
板书:抓紧时间   善挤时间 
师:对此,鲁迅自己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那鲁迅是怎样抓紧时间和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的哪?作者选取了鲁迅生活中的哪些时间段? 
指名回答(白天和夜晚相对于“除夕”来说也就是“平时”) 板书:平时 白天            夜晚   
除夕 
3、学习第二节,提炼地说说,鲁迅是如何抓紧时间的。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思考,鲁迅是如何抓紧时间,等下请你提炼地说说。 交流(白天接待客人,夜晚工作到凌晨) 板书:接待客人  工作到凌晨 齐读。 
4、认真默读第三节,思考鲁迅在除夕是如何辛勤工作的。 
师:自己认真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鲁迅在除夕夜做了哪些工作,也要请你提炼地说说。 (1)交流: 
(写序言、写题记、归类、整理这些工作,课文有一个词就概括了“编集”) (除了编集一年中所写文章之外,还做了什么?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鲁迅在除夕常常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还常常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板书:编集  整理  计划 
(2)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鲁迅在节日仍然辛勤工作的哪?找到相关的句子。 出示: 
如1925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一本《华盖集》,写了1200字的《题记》;1932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南腔北调集》,写了1000多字的《题记》;1934年的除夕夜,他翻译了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小说《少年别》,还写了译后附记;1935年的除夕,也就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又编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除写了《序言》外,还写了长达近万字的《后记》。 
师:自己认真读读,你觉得和以往我们读过描写他人辛勤工作的句子有什么不同?(运用了许多数据) 
A、 再读,要把数据读清楚。 B、 在这些数据中,你读懂了什么? 
C、 请你看着这些数据,来说说,鲁迅是如何在别人玩乐、休息的时候辛勤工作的。 出示:1925年    1200字       1932年    1000多字 

 

      1934年     
1935年 
长达近万字 
5、鲁迅是如何抓紧时间,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的。通过这两个小节的学习,我们都了解到了。下面请你提炼地来说说,鲁迅是如何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可以根据板书的提示,并且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 
板书:不仅„„而且„„ 
6、总结:鲁迅不仅在平时抓紧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过年过节时,仍然辛勤工作。所以,作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仅选择了鲁迅平时是如何抓紧时间的,同时通过一连串的数据,详细地告诉了我们,在除夕鲁迅是如何辛勤工作的。这样特殊的情况,更能反映出鲁迅对时间的珍惜。所以,课文最后要说——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7、 齐读第一节,再次感受鲁迅巨大的贡献。 说明: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直白。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将更多目光关注在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概括和复述的练习。让学生根据数据复述,既训练了复述能力,同时了解记住名人的成就。第二次让学生加上关联词简要复述鲁迅是如何抓紧时间、善于挤出时间的,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选材的技巧,了解像这样叙事明理的文章该如何选材,为将来自己能够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三、总结全文,整合信息,为鲁迅作简介: 1、总结全文: 
师:“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鲁迅先生这种惜时、勤勉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整合课文信息,撰写鲁迅简介: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相信我们对鲁迅先生也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试着为鲁迅先生做个简介。要比较简洁地介绍一位人物,一般需要介绍:姓名、哪里人、干什么的、突出的成就、主要的品格特点、最喜欢的人生格言等。 
出示::姓名、哪里人、干什么的、突出的成就、主要的品格特点、最喜欢的人生格言 (1)学生静心默读课文,划出含有有关信息的语句。 (2)学生撰写 
(3)讲评  
3、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并摘录下来。   

 5 
说明: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学生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散落在文章各处的信息整合、梳理在一起,是重要的语言表达能力之一。它包含了概括、复述、转述、选材、组织语句等多种能力。教师在进行这项训练时,应提出明确要求,从表达的角度帮助学生梳理有用信息;学生应该根据提示静心默读,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 
 附板书: 
  鲁  迅  与  时  间 
  抓紧时间       平时   白天        接待客人                         夜晚        工作到凌晨  
善挤时间       除夕             编集文章  整理日记   计划工作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鲁迅与时间》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容易理解。本课结构明确,首尾呼应。在课文的一开头,作者通过了一连串详实的数据向我们介绍了鲁迅先生在十八年间创作了数量丰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最后一节,作者又再一次地强调鲁迅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在中间的两个小节中,作者紧紧扣住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选取了鲁迅先生在平时工作到凌晨和在除夕仍然辛勤工作这两个材料,通过了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和作品名称,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于时间的珍惜。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的学生在字词学习上,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能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近义词替换等多种方式方法,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在教学时应该更多的关注,近义词的区分和关联词的准确运用上。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讲、练结合,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用词的精准,培养学生将词语运用地更精当、更切合语境,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而相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困难,找不到抓手,经常漏关键点;不能够较为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对文章的理解流于表面。 
三、教学目标 
第2个回答  2014-02-22
起说明作用,只要是第一小节就都升4,
第3个回答  2014-02-22
说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