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

我是做家教的,经常发现很多孩子根本不拿我的话当回事。比如我让他们做题,他们根本就像是没有听到,就是玩;要不就是坐在那里想别的事,学习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往脑子里进。我觉得他们好像是除了父母谁也不怕似的,确实也是除了父母可以惩罚他们,别人谁说他们或者碰他们一下啊,现在的孩子多娇惯啊。我该怎么办呢?
一楼您好理想主义啊,人家家长花钱请我和他们的孩子玩吗?等到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该骂我了。再说,怎么玩也得懂脑筋的,有些孩子一动脑筋就愁,就不爱玩了。说那奥数吧,再怎么和他们做游戏,也是挺费脑筋的。
还有学英语也是,我开始也是和他们做游戏背单词,可是他们只是哈哈乐了,学了一个月之后,等问他们谢谢的英文怎么说,还是不知道。一个字都不往脑子里进。

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儿童时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就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现在许多家长却忽视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永德县城关完小近几年来一年级招生,一年比一年年龄小,有的家长甚至于自己想办法改了孩子的出生证,想方设法让不满六周岁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今年,我校一年级共招生202人,年满7周岁的18人,占总数的8.9%,6周岁的148人占总数的73.2%,5周岁的35人17.3%,4周岁的1人占总数的0.5%。

过早对孩子进行正规教育,不但是徒劳无益的,而且还是有害的。许多不足龄入学的孩子最终因学习吃力、学习成绩不好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不少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偏重于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对制约儿童成长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则很少过问。许多家长受“学而优则仕”的陈旧思想观念的支配,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出息,于是整天让三、四岁的孩子背唐诗、背宋词、认汉字、算加减,扼杀了儿童爱玩的天性,阻碍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如果家庭教育能从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废时,就应及时地给予督促、鼓励,使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游戏中让孩子担任某些他们不喜欢的角色,以使他们的行为服从集体要求等等,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即使儿童没有超常的智力,只要有较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将来也可以成才。反之,将来有可能无所建树。如:最近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的“神童魏永康成长的烦恼”。魏永康三年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13岁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湘潭大学,17岁考上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研究生。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学回家。魏永康的失败,在于他的母亲把孩子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魏永康没有朋友,不会与人交流,没有享受过游戏的愉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作为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必须在培养幼儿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重视起来。

三、为孩子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

现代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普遍心理。因此,成人围着孩子转,是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但这只是表象,并不表明中国的家长倾向“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恰恰相反,更多的情况是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沿着家长预先设计的轨道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让一代人活出两代人的辉煌。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热衷于凑热闹、赶时髦,强求孩子学拉小提琴、弹钢琴、学绘画。有的孩子虽然被逼出了一技之能,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则相形见绌。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6-7岁儿童开始能接受比较系统的知识传授,而6岁以下的幼儿多以新奇惊喜的眼光看世界,探究意识非常突出,孩子天真发问或用想象来解释客观事物时,父母应积极诱导,而不是作出种种限制和随意斥责,扼杀他们的创造思维。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微小的创造性表现要给予表扬鼓励。儿童踏进校园,标志着与小朋友相处的开始,这其中既包含合作,又包括竞争,父母应有意识地通过一些具体事情来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启发孩子正确地参与竞争,树立应有的合作态度。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不能忽略儿童的智力开发,又要重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孩子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

四、克服对孩子过度宠爱

中国的不少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不少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加之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隔代爱,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主宰和中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生惯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雨点还没落地,送雨伞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已经挤满校园;学校大扫除,有一些满头银发的值日生。另外,有的父母出于自私狭隘的偏见,对幼儿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犯错误,或顾及到自己孩子的名声、孩子的前途,而竭尽全力为孩子开脱,不与学校配合,到头来往往是事与愿违、后悔莫及。宠爱过度易使儿童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好吃懒做,娇气十足,影响学业。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父母对孩子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才能使少年儿童得以健康成长。

五、杜绝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些家长遵照“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对儿童实施体罚,或打骂,或罚站,对儿童简单粗暴,急于求成,以势压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播出节目《父亲为让儿子好好学习自制刑具将其双腿烧焦》:宋小伟的父亲宋杰让父爱逐渐变味,最后变成残酷的伤害。许多家长总以为严厉管教,定能教育好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导致父子、母子关系疏远、感情隔阂,导致孩子人格畸形,甚至于悲观厌世,为孩子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留下隐患。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不应动辄体罚,对此家长应尽可能的以说服教育为主,明智的家长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该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六、避免心灵施暴。

一些家长对犯了错误或没有长进的幼儿不是循循善诱、耐心开导,而是讽刺挖苦,伤害了小孩的自尊心。据心理学家分析,经常受到贬斥讥讽的孩子,精神长期受到压抑,在智力和心理发展上甚至比经常挨体罚的孩子更为低下。自尊心的伤害,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在羞辱中生活,会变得自卑。自尊心是成才的阶梯,一旦失去了自尊心,也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进取心,何来理想和奋斗目标呢?避免家长心灵施暴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尊重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才会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挫折教育,特别要在孩子受了挫折而陷入悲伤时,给幼儿以理解、鼓励、安慰和信任,千万别再往孩子身上泼冷水。否则会使家长的教育走向所希望的反面。小孩是十分愿意和家长交往的,也迫切渴望为家长所理解。只有理解,才能使两代人感情接近,心理相容。常言说得好,生命需要用生命来孕育,心灵需要心灵来相交,情感需要情感来滋润。孩子需要家长的微笑,需要家长的爱,更需要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关怀。因为家长是他们生活中的避风港、保护神,家长的理解和爱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

七、营造良好的家教氛围

眼下家庭教育的一个恼人的问题是,一方面家长们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氛围却不利于儿童成长。有的父母经常闹家患,打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不少孩子生活在无父或无母的残缺的家庭里,得不到严父的管教和慈母的疼爱,心理畸形发展。有的家长虽然严以律子,但却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自由懒散,不求进取,把精神上的兴奋点落在逍遥自娱的个人享受上,不是成天泡在麻将桌边,就是呆在电视旁或逛舞厅。这样的环境,怎能不影响孩子的成长?在农村,不少家庭没有书柜,书籍甚少。有25%的家庭看电视只看武打言情之类的片子,对于新闻联播和一些启蒙、益智的节目却很少顾及。有的年轻父母只管给幼儿买一些小娃娃、手枪之类的玩具,却忽视购买对幼儿成长有启迪价值的书籍和智力玩具等。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形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孩子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他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于是,父母便成了他们学习的示范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一样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幼儿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长起来。否则,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家长要加强自身教育,注意“首任教师”在家庭中的形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以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来规范、约束自己,用自身在家庭中良好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品德熏陶孩子。其次,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班,以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纠正传统的、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配合教师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八、防止步入物质刺激家教误区

物质刺激型家庭教育引进社会上物质奖励之法,对幼儿的成绩提高或品德进步,给予一定的奖品作奖励,不失为强化其好的表现、鼓励上进的好办法,但有的家长没有掌握好分寸,结果是适得其反。如有的幼儿做了好事或学习成绩良好,父母就慷慨解囊,给幼儿买这买那,小的奖励买玩具、买衣服,大则买高档游戏机、时髦名牌用品等等。物质奖励过多过滥,以钱代教、以物代爱,以为金钱万能、金钱之下必有才子,这就走入了物质刺激的家庭教育误区。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孩子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孩子造成的危害。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儿童以精神上的激励,促使孩子不断取得进步,到达成功的彼岸。

总的说来,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辨证的分析和认识,空有望子成龙之心,而无教子成龙之术,以致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希望家长们端正家庭教育观念,确立“为国教子”、“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尊重幼儿个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科学地教育子女,来共同托起我们明天的太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16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有比较淘气的 比较懂事的 但是他们都还小 大了会成为什么伟人都还未知 所以不要有对这个好 对那个就不好 什么的。

你要知道 他们是自由的人 比大人更自由 这是好事情 他们不是娇 是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似的他们不理解而已

你要知道 知校学的真正目的 是创造有正确思想独立精神的人。

你就和他们玩 从游戏中学习 学欧洲那种方式 不要孩子还小 就给他灌注 思想垃圾

假如父母要说你坏话 不管孩子 你就告诉他们 这个校学概念 还有在说 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 就是游戏。
其实现在的孩子 你觉得很不听话 其实他们都早熟了 不应该想的烦恼早就来了
第2个回答  2008-09-16
树立威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出题为难你,当你知道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他自然会佩服你,你自然就树立威信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