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19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和大海。君师傅在2019年第一天的勉励犹在耳边回响,2019,已经悄没声儿地走到了末尾。时间过得快慢,跟年龄有关。这话说的不错。2010年后的这十年,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可是,除了无限的规划和无奈的感慨,似乎我也没有“夜以继日”“闻鸡起舞”的惜时行为。岁月流转,能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不辜负。

2019年,最大的幸运是跟着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团队研究群文阅读。从元月到12月,十一期中我参与了十期。其中3月份的主题型群文教学的研讨我没有参与。每一期参与研讨都不胜感激,每一期的研讨都曾绞尽脑汁。从君师傅拉出框架开始,参看各种相关书籍,研究各种相关课例,探索各种不同课型。每一期,我都要赶紧把自己的任务写出来,再催促、统整、修改其他人的发言。初稿出来后,反反复复订正,小到空格、加粗等格式,大到有无重复有无语病等内容。每一期研讨,都感觉自己使尽了浑身解数。当然,有汗流浃背的耕耘,就有舒心展颜的收获。通过研讨,对君师傅的文本特质和课型创新理论有了一些领会,自己在设计课的时候,就相对轻松一些。正是因为这些研讨,促使我坚持在课内整合阅读教学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两周推出一个设计,一月上出一个观摩课。尽管有些课上的时候,除了学生一个观课的老师也没有,但是,每一课,我都尽全力上出公开课的模样。君师傅在第十期研讨中,把我作为群文阅读教学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给予了很多鼓励和赞美。我深深地知道,没有青春语文团队,我的成长不知道要摸爬滚打到什么时候也钻不出泥泞。

2019年,最大的成就是《群文教学可以这样做》的结集。2018年元旦开始确立“课内整合教学”这个研究点,陆续写出一些课例,混杂一些课评、解读之类。2019年从元月8号的第一个小说整合课出发,我不再动摇,不再羡慕别人的文笔和解读,只思考课例的设计和课堂实践。稳稳地,慢慢地,走自己能走的路。国庆节前后,师傅说设计不行,要实录。我便把部分设计一一修订,一一制作课件,一一找学校上过,一一敲出实录,一一去约课评。刚开始怕字数不够,又一一写了设计思路。后来,字数超出12万,再从思路到实录到课评,一一删减。这个过程有多冗杂劳累,就有多惊喜愉悦。常常觉得自己不行了,放弃吧。又忍不住想,试试吧,撑下去,万一行了呢?工作一点都不马虎,生活一点都不简省,课例集在夹缝里一点点完成了。很多路都是走过了才感慨风景无限。感谢曾经咬牙坚持的自己,虽然这个结集不一定成书,但设计课的过程、上课的过程、写实录的过程、结集的过程,都将成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经历。

2019年,最满意的是组织了四次大型的语文活动。第一次是5月份的省优质课县级选拔活动,以同课异构为形,取“长文短教”为点,十位老师讲《伟大的悲剧》,最后推选出的一位选手,在市级选拔中表现斐然。第二次是9月份召开的初中语文研讨会,以统编教材如何教为主题,推出一节名著阅读导读课,一节文言整合课,一个主题讲座。第三次是11月份组织了“教学评一致性”研讨会,指导老师们上观摩课,研讨、交流、推广目标统率下的有效教学。第四次是12月份的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以“教读课的两条途径”为主题,一节单篇精读精讲,一节四篇群文教学。这四次活动,有的我要讲课、评课、讲座,有的要辅导老师讲课、评课。无论形式和内容如何,每组织一次活动都要用脑、用力、用情。当然,最大最累的活动是我县承办的省级活动,那几天,我像陀螺一样转动着,连思考自己课例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可是却换来最扎心的记忆。

2019年,上了三次规格比较高的课。第一次是3月15号许昌市余映潮名师工作室展示课,我讲《土地的誓言》,自己感觉还行。余老师总评四个字“课型失当”;第二次10月17号,河南省初中语文教研基地启动仪式上,我讲了《藤野先生》整合课,受到省教研员好评。第三次,12月1日,河南省统编教材培训暨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我讲《说和做》,市教研员叶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其实,那节《说和做》我自己很不满意。之前是试过课的,学生的反应还不错,我自己也讲得轻松愉悦。可是,当现场多媒体不受控制后,我的课堂对话就琐碎轻浮了。每一个课都值得好好反思。君师傅说,课堂是我们的生命保质书,每一次大课都是一次质量检测。只有勤奋扎实地练就过硬的质量,才能迎来更多的被检机会。

2019年,最难忘的记忆是暑假跑山。近两年来,每每听到别人说“你又瘦了”,我就有些惊颤。其实,饭是没少吃的,与年轻时相比,只把吃零食的习惯彻底丢弃了。不但身体胖不起来,精气神也渐感短缺。早上起不早,晚上睡不晚,中午还要躺到沙发上眯一会儿。暑假,为了强身健体,也为了儿子明年的体育加试得高分,我们全家下午开始爬山。当太阳稍稍收敛毒辣,我和儿子就开跑,另外两个成员则边走边玩。向西跑灵山,向南跑首山,再远一些,就跑紫云山。每天出一身臭汗,晒满脸通红,累并快乐着。一个暑假下来,两个孩子的个子好像蹿高一大截。我自己呢,好像没多大改善。但记忆终究美好,下一个假期,继续跑起来。

2019年,最不舍的是逝去的年华。肖培东老师说,人生四十始悟语文。我的四十岁生日昨日已去,我悟了什么?似乎刚刚走进语文的门槛,至今没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回望来路,岁月的风雨洗刷了走过的足迹,除了皱纹,什么都没有留下。看着九零后、零零后的精彩课堂、非凡言论,不免徒生烦恼,哀叹连连。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生日那天和爹妈一起吃饭,饭后坐在餐桌旁闲聊。妈说,你爹这些天在感慨,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有才料儿(做得好)的事。一件是那一年顶住压力考上了民师,再有一件,就是小时候没把你送人。妈细细讲述了我不曾听过的儿时往事。我是家里第三个丫头,出生时大街小巷的广播天天喊计划生育。二姑找好了人家,要把我送人。母亲拼死挽留。那边,坐在客厅中的父亲默默地看电视,听我们母女唠叨陈年旧事。我笑着听着,拼命忍住眼底的泪和心底的热流。父亲一向严肃,从不说这些动感情的话。母亲转述的目的,是侧面表达对我这个女儿的爱和赞许。那一刻,我明白了,每个生命都满是牵系,不容自贱自弃、自怠自毁。活好我,温暖照亮身边的家人,是责任,更是使命。四十岁,我终于看清了生命的真相,这,也算是一种醒悟吧。

2019年,做教研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切切实实感受到艰难。初入职的天真幻想,化作夜夜深长的叹息。试着把每一次评课都当成主题演讲,试着为每一个听到的课做出新设计,试着创设每一次教研活动更好的形式。

2019年,常常为最紧要的事拼尽全力,而把读书、写文这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搁置角落。年终盘点,实在没有多少收获。

2019年,美好的一年,难忘的一年,有获有憾的一年。

未来将来,2020,志在因上努力,不在果上计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