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助听器名目繁多,但所有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任何助听器都包括6个基本结构。

1.话筒(传声器或麦克风) 接收声音并把它转化为电波形式,即把声能转化为电能。

2.放大器 放大电信号(晶体管放大线路)

3.耳机(受话器) 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即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4.耳模(耳塞) 置入外耳道。

5.音量控制开关

6.电源 供放大器用的干电池。

助听器除有上述6部件外,大多数型号的助听器还有3个附件,或称3个附加电路(音调控制、感应线圈、输出限制控制)。现代电子助听器是一放大器,它的功能是增加声能强度并尽可能不失真地传入耳内。因声音的声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后再转换为声能。输入换能器由传声器(麦克风或话筒)、磁感线圈等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将输入声能转为电能传至放大器。放大器将输入电信号放大后,再传至输出换能器。输出换能器由耳机或骨导振动器构成,其作用是把放大的信号由电能再转为声能或动能输出。电源是供给助听器工作能量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还设有削峰(PC)或自动增益控制(AGC)装置,以适合各种不同程度耳聋病人的需要。

助听器的放大率用增益来表示,即助听器耳机输出声压级与传声器输入声压级的差值。例如:输入60dB输出130dB,增益=130-60=70dB。增益会随音量的控制而改变。

助听器输出增益的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频响曲线。这上频响曲线不是根据至大增益得出的。若把(如图耳聋与助听器选配95页)纵坐标改为输出声压级,得出来的曲线就是频响曲线(如图96页)。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语言频率范围为500-2000Hz,实验证明低频主要提供语言的能量,而高频的听力补偿对语言的清晰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助听器从250-4000Hz的频响曲线的增益值,对助听器的选配十分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3
将声音的信号经过麦克风转化后变为电信号。通过放大器将电信号再进行放大。放大之后的电信号转化为原声传到人的耳朵,助听器就是不断放大声电
第2个回答  2021-02-13
助听器是通过把声音放大来帮助听力障碍者的。它接收原声,使之变成电信号,再将其放大,然后再转换成原声,传入人的耳朵。
第3个回答  2021-02-11
将声音的信号,经过麦克风的转化后,变成电信号,然后再通过放大器将电信号进行放大,最后再将放大之后的电信号转化成原声信号传到人的耳朵里。步骤是传入声音信号-电信号-放大-声音信号传出。
助听器就是一种放大电声的小机器,将声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放大,适用于一些听障者(还残存听力功能的人),让这部分人能够借助机器恢复到正常人的听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