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听器品牌怎么选?

如题所述

1、峰力
  峰力成立于1947年,在行业中是一家专门从事高科技助听器和FM无线调频助听产品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的跨国上市企业,峰力的助听器小巧精致,用起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助听器用起来无杂音,戴上后听声音清楚了,声音还可以调节大小,而且音质比较柔和,不怎么刺激耳朵,佩戴在耳朵上也很舒适,值得购买哦!

  2、瑞声达
  瑞声达助听器(Resound)是丹麦老牌助听器制造商,瑞声达公司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独资企业,早期的鹭丹、达那福品牌最早为中国听力患者所熟知。瑞声达助听器真的超级好用,平常只需要调个1.2挡声音就好了,而且没有什么啸声,杂音也比较小,东西小巧,带着方便,很隐私。这款有大中小3个耳塞,用着很合适,声音也可以调大小,性价比不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听障患者本身的听力损失  1.听力损失的程度。  纯音平均听阈PTA:500Hz、1000Hz、2000Hz、4000Hz四个频率点在决定语言可懂度的重要性中占70%,是衡量听觉功能的关键范围。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500Hz、1000Hz、2000Hz、4000Hz四个频率点听力损失的平均值,作为划分听力下降等级的依据。  一般,80dB之内听力损失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普通功率的助听器,80—90dB之内听力损失的患者可选择大功率助听器,90dB以上听力损失的患者可选择超大功率助听器。助听器功率过小,听障患者会感觉声音偏小,听不清,功率过大会增加助听器的价格。  2.听力图的平滑程度。  语言是由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的,听力损失的患者,不同频率损失的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听力曲线越平坦,配戴助听器的效果会越好。对于那种听力曲线不平坦的听力患者,我们可以增加助听器的通道来解决。助听器的通道把声音频率分为若干个部分,在若干个小部分内去调整听力曲线,这样就能先把所有的频率声音都提到正常范围内,随着通道的增加,噪声处理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二、听障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  言语识别能力是配戴助听器的基础。助听器只能去帮助你听到声音,明白这个声音是什么意思就得靠大脑的言语识别能力。识别能力高,更能发挥助听器的各项功能,配戴后的助听效果更明显。  三、听障患者的期望值  助听器,顾名思义是帮助听障患者去听,而不是代替听障患者的耳朵。有的听障患者要求配戴上助听器后能够达到耳聋以前的听力水平,这是不现实的。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助听器的功能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但助听器只是一个人造助听设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失真和噪声。配戴助听器后,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每天要坚持戴,并且鼓励自己去戴,慢慢延长佩戴时间,取下助听器的时间越来越短,几个星期后,你就可以长时间佩戴助听器,而不会感到不适应。  四、听障患者的经济情况  听障患者在选配助听器时总是要求性能好,价格低的助听器。选配助听器时,不是价格越高效果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效果越好,不要盲目追求价格高的助听器。验配师要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双耳选配。双耳选配优势如下:①保持听觉平衡,辨别声音方向,辨别声音层次,有利于提高声源定位能力②提高信噪比,改善言语分辨率,有助于听障者在背景噪音下听清声音,听声音更自然,更舒服③改善听觉剥夺现象,保护残余听力④消除头影效应⑤提高声音响度,双耳听觉融合⑥降低回响效应,掩蔽耳鸣。 五、助听器的外形  在经济条件和舒适度、功率都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佩戴定制机(定制机分为耳内机ITE、耳道机ITC、深耳道机CIC、 全隐形机MICRO CIC) 它的主要特点是:1)充分利用人耳的生理功能,利用耳廓收集更多高频声音,使声音清晰,提高言语识别能力;2)美观、隐蔽,避免心理障碍;3)方便,不受行动限制;4)接听电话方便。当听力患者的听力超过110dbHL的时候,定制机的功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3
不同品牌的助听器音质不同,每个人喜欢的音质不一样,建议去专业的验配机构去多试听几个品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些主流的助听器品牌,售后会更加有保障。
第3个回答  2021-12-13
无论是配戴助听器,还是植入人工耳蜗,抑或“双模”方案,都是目前主流的听力障碍治疗方案。
最重要的是通过耳鼻喉科医生详尽的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最大程度的听力补偿和康复效果为目标,进行科学地选择。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都是常见的帮助听力障碍人士重获听力的手段,但大部分人并不清楚两者的区别
首先: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不同
助听器是一个电声放大器,将原本听障患者听不到的声音放大到可以被听到的强度,就好似给耳朵架了一副“放大镜”。从原理上来推断,助听器的使用前提是要求患者的残余听力能够听到被放大的声音。但是,助听器的放大功率是有限的。所以,助听器的主要使用对象是中度和部分重度的耳聋患者。如果双耳残存的听力属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这时助听器就无效了,需要通过人工耳蜗来帮助。
人工耳蜗是一个“人工耳”,用于替代严重病变丧失听力的患者耳蜗,可以类比于大家熟悉的人工关节等植入物。人工耳蜗分为外部处理器和植入体两部分,外部处理器接受声音并发射信号到植入体,植入体可绕过已受损的感受声音的耳蜗毛细胞直接刺激听神经,使听神经产生活动来重建听觉功能。因此人工耳蜗的植入不要求患者有残存耳蜗毛细胞(即残余听力),只要有可利用的完整的听神经功能即可。
其次:对声音的感受不同
助听器的作用仅仅为放大声音,因此听障患者可以重获熟悉的听感。个别情况下存在助听器性能不佳、调试不当等因素导致听到的声音有失真(变调)或听不清楚等不适。
对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而言,他们“听到”的其实是一种电流刺激,与自然的声音存在差异。
对于先天性听力障碍(语前聋)的小朋友来说,在人工耳蜗植入之前他们从未听到过声音,更不会懂得其含义,因此术后的言语康复训练尤其重要。
通常,语前聋小儿需要经过2年以上言语康复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语后聋患者,数月的的言语康复也是必
再次:佩戴方式不同
助听器有多种样式,有常见的耳背式,耳甲腔式,也有广受欢迎的深耳道式助听器更兼具隐蔽性,不认真看难以发现。样式的选择除了个人喜好外,最重要的是听力损失的程度。
可以选择:耳背式、耳甲腔式、深耳道式。
人工耳蜗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耳蜗内,具有一定创伤性和手术风险,若植入体有损坏或故障都需重新手术;同时言语处理器也是外挂装置,佩戴欠隐蔽性。
建议植入人工耳蜗之前最好先选配合适的助听器3~6个月,让患者听到些声音对术后的言语康复有帮助。但如果没有任何残余听力,术前佩戴助听器意义也不大,因为即使放大了外界的声音仍然听不见。
另外:价格差距较大
助听器的价格,每只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人工耳蜗植入的费用包括单个人工耳蜗植入体设备、手术、术后调机、言语康复以及电池维修等几部分,总花费在10万-30万人民币。
还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则需要特别注意下列情况:
1)通过安检门时体内植入体会引发报警,建议出行时随身携带人工耳蜗植入标识卡和出院证明,安检报警时向安检人员说明情况即可。
2)部分体外机对静电和X射线敏感,可能会受到安检门和X线传送带的干扰,建议关闭体外机,交由安检人员手检,避免静电和X线损伤。
3)避免靠近强磁场,包括强力磁铁、磁疗机、磁共振检查室等。
虽然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迥然不同,但二者也完全可以“和睦相处”。比如,我们为双侧重度干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选择的一侧佩戴助听器、另一侧植入人工耳蜗的“双模”方案,效果远远优于单侧的人工助听干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