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产汾酒,哪里就是真正的杏花村

如题所述

读《樊川文集》会发现杜牧年轻时曾壮游并(今太原)汾(汾州),《清明》诗应是杜牧游览并汾时创作的。一、杜牧游汾阳——年轻时的并汾壮游。李唐王朝兴于山西,起兵晋阳(并州)首拔西河(汾州),并定晋阳为北京,唐代并汾旧路游几乎是文人的必修课,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以及诸多名人都曾游并汾并写过诗,全唐诗里有关游并汾的诗随处可见,正如白居易所言“并汾旧路满光辉”。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激昂,好谈军事。立朝刚直不阿,敢于论列大事,指陈时弊。政治上不失为有见识、有胆量的进步人士。23岁写成名作《阿房宫赋》,26岁考中进士,在此期间游过并汾是值得信赖的,有他的《并州道中》一诗为证。有人认为《并州道中》一诗出自别集,可能是他人作品混入。其实证明他游过并汾的诗还有,如《过田家宅》“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奉诚园里地,墙缺见蓬蒿.”这里的安邑正是唐北上太原的必经之地。唐代北上的路线是蒲州(今永济)—晋州(今临汾)—汾州(今汾阳)—并州(今晋源一带),安邑(今运城北).其他无用再说了,只剩下酒了,人们喝汾酒喝了1500年,难道先辈们都这么湖涂吗?把南方产的洒放到北方去卖?然后再说杏花村在南方,那当时的人们能接受吗?所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