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志班的故事>>

要有题目的,内容少一点只要点中心就可以了

宏志班"的故事
他们来自全省各地,贫困曾经阻碍着他们的求学之路,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暖暖春晖为他们圆了读书梦。而“宏志班”就是他们最温馨的大家庭,在各方的爱心哺育下,他们在保定一中和沧州二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锻炼成才……请看———

“一个也不能掉队”
“宏志班”是个特殊的群体,从接任这个班班主任那天起,保定一中的张星环老师就决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三年高中生活,一个也不能掉队。
那是2002年期中考试后的一天中午,张星环老师正陪着来保定看他的父母吃饭,电话铃突然响了:“老师,孟芳找不见了。”张星环一听,噌地就站了起来。这可咋向家长交待啊,何况孟芳是孤儿,家中只有一位70岁的老奶奶。二话没说,他马上赶到了学校。
“说什么也得找回孟芳。”他和同学们分头到校内外找。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仍没结果,张星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正在这时,班长突然想起,她和孟芳曾经一起去过她的一个亲戚家。通过电话联系,终于确认孟芳真的在那儿。张星环又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当看到孟芳时,他激动地一下子把她搂在怀里。
原来,开学以后,孟芳不习惯住宿生活,还常常担心奶奶,因此晚上睡不好,经常失眠,再加上考试成绩不理想,心里非常苦闷,一度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一心想退学回家。张星环带她去看了医生,拿了药,又花费很多时间与她谈心,告诉她如何合理地安排膳食、不要在学习上打消耗战、要讲究学习效率等等。渐渐地,孟芳的情绪稳定了,自信心逐步增强,在后来的期终考试中还进入了班级前10名。(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苏励)

让爱驻我心
保定一中首届高中“宏志班”班主任张星环收藏着几个特殊的笔记本,分别记录着社会各界对“宏志班”的捐助情况。他经常拿到教室念给同学们听,让大家时时感受到别人的关爱。这样的“教育”没有白费,在学校组织的几次捐款活动中,班里的同学都很积极踊跃,表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关爱别人。
一次,学校号召全校同学为一位身患绝症的同学捐款,并特意说明了“宏志班”可以不捐。但当值日班长把捐款箱拿到教室时,还是有同学先后从兜里掏出了自己的零用钱。张星环发现,有一位女同学几次站起来,看看其他同学后,又悄悄地坐了下去,直到最后,这位同学才又站起来迟疑而小声地说:“老师,我可以回一趟宿舍吧?”“当然可以,不过,你回宿舍干什么呢?”“回来您就知道了。”等到值日班长抱着捐款箱要走时,这位同学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别走,请收下我的一份!”于是,大家看到她将一把几分几毛的零钱塞进了捐款箱。显然,她是经过了强烈的思想斗争,才作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这是多么难得啊,张星环及时表扬了她,并告诉大家,捐款不在多少,只要有一份爱心,就是回报他人的积极表现。(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刘剑英)

欢乐中秋夜
2002年9月21日是中秋节。在沧州二中的校园里,月季还在展现它的风姿,如茵的草坪尚未褪去绿色。晚饭后,校园内的IC卡电话前排起长队。花好月圆,让离家的学子倍添思乡之情。
为了让同学们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晚上7时,学校组织“宏志班”同学到天文馆看月亮。透过天文望远镜,如盘的月亮真正成了月“球”,同学们惊叹不已。接下来的晚自习,学校特意通过各班的闭路电视,播放了电影《侏罗纪公园》。精彩的情节让同学们忘却了所有孤单。
看完大片,大伙还是有些意犹未尽。班团支部书记齐旭一声号令:“来,我们大家自办一台中秋晚会吧!”这个提议立马儿得到大家拥护。于是,同学们跃跃欲试,教室里热闹起来。
第一个节目是几位同学下午才编排的课本剧《荆轲刺秦王》。来自承德的刘新朝饰演义士荆轲,来自张家口的翟晓乐扮太子丹,来自承德的何清晨演秦王。他们配合默契,情感投入,博得同学们一阵阵喝彩。接着,来自盐山县的王磊吹起口琴,语文课代表张艳娜跳起了欢快的现代舞……月亮证明,这将是“宏志班”同学最难忘的一个中秋之夜。(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刘剑英)

老师那句暖心话
沧州二中“宏志班”的女生宣金福,来自孟村回族自治县宣庄村。她5岁时母亲去世,体弱多病的父亲以务农为生,艰难地支撑着贫寒的家庭。
刚入学时,为了节约生活费,金福很少从食堂打菜,每顿饭只吃馒头和从家中带来的咸菜。一次,她一个人在食堂吃晚饭,班主任吕慧贞老师不知何时站到她身后。“孩子,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学习又这么紧张,光吃咸菜可不行啊。”金福听得出,老师的声音有几分哽咽,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这不单是老师对学生的一份关心,更像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啊。那一刻,这个从小缺少母爱的女孩真想扑到老师的怀里,喊一声“妈妈”。但是,她没有站起来,甚至没敢抬头,因为泪水已涌出眼眶。
之后,吕老师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补贴金福的生活,还时常把金福带到自己家吃饭。“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加倍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金福说,无论自己经历过多少不幸,但来到“宏志班”后,她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刘剑英)

《宏志生宣言》的诞生
“这群孩子刚进入沧州二中时,有的知识底子薄、学习效果不好,有的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认为有了政府的资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表现出懒散松懈的作风。”班主任吕慧贞老师是个细心人,针对“宏志班”学生的现状,她决定利用主题班会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斗志,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目标。
第一次班会,吕老师确定了这样的论题:“我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我来这里做什么?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资助我?”她要求学生不回避,面对现实,实实在在地回答问题。
从张家口来的高睿博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我是个孤儿,我来这里就是要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考上大学。”来自衡水的宋建杰说:“我3岁失去母亲,父亲有严重智障,我想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赡养我的父亲,让他有幸福的晚年。”来自承德的杨威说:“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资助我们?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家境贫寒、自己无力完成学业,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曾经都有优异的成绩才资助我们。所以,党和政府资助我们,是为了培养我们成材,成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杨威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也引发了全班同学的深入思考,大家的进取意识开始被唤醒。
第二次班会,吕老师又拟定了这样的论题:我对我的家庭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我对自己负什么样的责任?我对国家对社会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大家争先发言,有的说,家乡还很贫穷,建设家乡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说,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强大,政府资助我培养我,我有责任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这次班会使同学们从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责任感。接下来的第三次班会,气氛越来越热烈,同学们就我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我的目标、我的做法与现实目标有多大距离、我打算怎样打造自己等问题纷纷表态,从而确立了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找到差距。
时隔21天,连续3次主题班会后,吕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商定了“宏志班”班训“志存高远、自立自强”,并写下了《宏志生宣言》:“我有幸成为宏志班的一员,我们有着相同的背景和经历……”吕老师亲自执笔将宣言写在黑板上。从此,《宏志生宣言》成了同学们的座右铭,时刻鞭策大家勤奋努力,团结进取。(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苏励)

一次难忘的送站
我叫赵威,来自邱县,今年从保定一中“宏志班”毕业。母亲在我4岁时病故,9岁时父亲又因火灾丧生,只剩下我与年迈的姥姥相依为命。2002年的中秋节,我参加了永远难忘的“保定一中———我们的家”联欢会,从此我不再只有那个残缺清冷的家了,在“宏志班”这个温馨和谐的家里,我拥有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放假坐火车回家的那个晚上。
那晚,全班8个地市的同学买了不同时间的火车票,班主任张星环老师一个不少地把我们送到火车站,跟我们一起在候车室等车。那晚凌晨1时14分,张老师把我们邯郸的几名同学送上火车,目送我们好久也不离去,我们几个忍不住哭了,担心这么冷的天,他会冻感冒。4个小时后,列车到达邯郸站,我们一下车就想给张老师打电话,可又怕打扰他休息。但为了不让老师担心,最终还是拨通了他的手机。
没想到的是,张老师当时竟然仍在火车站,原来还在陪着回唐山老家的3位同学等车。电话里,我们一下子都哭着喊出了张老师。“没事儿,你们回家倒车慢着点儿,一定要注意安全。”听着张老师瑟瑟发抖的声音,我们知道他一定挨冻了。“挂了电话吧,车站打电话花钱多,你们要平平安安返校噢。”当时,我有一种冲动,特别想叫他一声“爸爸”,是他让我感受到了从未奢望过的父爱。(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苏励)

上央视展风采
2004年4月18日,保定一中“宏志班”全体同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节目。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主动,热情活泼,通过荧屏与全国的青少年交流有关中学生心理、情感等方面话题,展示出自信与成熟的风采。
回味起上“央视”的感受,来自邯郸的孟芳这样说:“这次到首都北京,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同龄人在‘第二起跑线’现场的出色表现,也让我看到了差距,懂得了学习内容不仅仅在课本上,做一个出色的人要有渊博的知识。”曾经代表保定一中“宏志班”到北京参加过2003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总结大会的张晓兴说:“全班同学同去北京,一路上互相照顾,录节目时配合默契,这让我更加觉得,‘宏志班’是个快乐的班集体,特别有‘家’的感觉。”班长赵威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并不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她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特殊体会:“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觉得这种活动我也参加够了,不如先把学习搞上去。可是在录制现场,不但参赛选手的出色表现让人折服,而且主持人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我意识到其实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也是一种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重要的,这让我对学习这两个字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05523.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