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津海河上的桥的名字和故事

如题所述

刘庄浮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3/001053893_cf436786318cff2e74bbac6e673d2696.jpg 是一个繁忙的渡口,1959年建浮桥,桥下是木船,照片就是这座桥。1977年进行了改建,木船改成了水泥船。 广场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0/001050999_52a7632c306b9749a4ab344267c029fc.jpg 这里原是渡口,1971年战备时修建吊桥,现桥1982年建成。因直通中心广场,故名广场桥。 金刚桥 这里原是一座始建于1924年的开启式铁桥,1996年拆除,现桥于1996年底建成。很怀念过去的老桥,如果新桥从老桥旁边或地下通过,把老桥保留下来,天津市就又多了一处国内少有的文物。 狮子林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0/001050994_e823d9abcbf20fdf602d6cfb37b977fc.jpg 该桥初建于1954年,重建于1974年,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1994年在老桥上下游侧各修建一座新桥。2003年对桥体实施了整体抬升,这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尚属首例。 金汤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0/001050995_274399e80b9819da9f57626d15e0c85a.jpg 该桥建成于1906年,是全国唯一的平转式开启桥,比解放桥早建约20年。1949年1月15日凌晨,解放军东西两路大军在金汤桥胜利会师。因此,金汤桥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2003年11月开始对该桥进行修整加固,2005年10月完成对该桥的整容,并恢复了开启功能。 该桥现在是海河桥梁中最年长者。 解放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1/001051001_7c20d6b069206accd85c56a6e7e7eedf.jpg 该桥1927年建成,原名万国桥,民间称为法国桥,1946年改称中正桥,1949年1月25日改名解放桥。该桥是市区最大的一座开启桥,也是目前仍在正常通行的桥龄最高的桥梁。 在上世纪多数年代里,解放桥与百货大楼一起无可争议的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建筑,有的商品还把解放桥作为商标。 前不久,又一次进行了整修,恢复了开启功能,长高0.2米。 赤峰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1/001051002_ee966e9dee9550ceb4f43c60eb359c83.jpg 这里原来也是一座1971年建设的吊桥,现桥建成于1981年10月,已为市民光荣服役26年,现正在拆除。 刘庄桥 http://attach.forum.enorth.com.cn:8080/001/051/001051012_169c73ab7a9d6185e66652f9b89daacd.jpg 这里原是一座始建于1959年的浮桥,每天中午1点左右开桥,经常有轮船通过,到现在蚌埠桥附近的码头停靠。在枯水或水大时就要暂停使用。1963年闹大水时,浮桥高得象拱桥,后来水太大了,就暂停使用了。在开桥或暂停使用期间,车辆需绕行解放桥,行人过附近的田庄摆渡。 现桥建成于1992年,是市区第一座独塔斜拉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5
还有光华桥、大光明桥、北安桥、金阜桥、蚌埠桥、海津大桥...
第2个回答  2013-10-15
金刚桥
天津金刚桥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纯用铆钉铆起来的钢铁浮桥,可从中间抬升,现在被拆除,在老金刚桥的基础上在上面有修建了一座彩虹式的金刚桥,新的金刚桥是中承式受力构造,钢结构的拱柱内灌混凝土,上方钢拱与桥采用拉杆相连接作为受力体系。这种拱梁式相结合的桥在力的传递与处理方面有着独到的好处,可以减少因车辆对桥的水平冲击力而造成的水平移动变形,与主拱桥相连接的两侧引桥由四分之一圆弧的钢管支撑,其间的一些立柱将桥上方的压力传递给拱和圆弧,进一步传递给地基。
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的金钢桥,是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它始建于1903年,因不能负重,1924年又建新桥,即今改建前的金钢桥。1903年所建桥俗称老桥。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于1902年将原驻保定的总督衙门,移驻天津,将海河北岸原淮军的海防公所改为直隶总督衙门。袁世凯为了提高他的政治地位和为来往京津两地方便,于迁天津新址后,复在河北种植园南侧,修建新车站称总站,俗称北站。1903年车站建成后,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衙署的大马路,命名为大经路。(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多次来津经过此路,改为中山路)为了与河对岸沟通,是年将原窑洼木浮桥,改建成双叶承梁式钢架桥,因是钢结构,故称金钢桥。
桥长76.20米,宽6.45米,下分三孔,中跨11.60米。桥台用条石砌筑,桥面铺木板,可以开启。但建后不能载重,故又于1924年在桥下游18米处另建成一座大型钢梁双叶立转开启式新桥。桥长85.80米,宽17米,两旁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插入河底,距桥面24.4米,可以从中间用电力操纵吊起开成八字形行船。新桥沿旧称亦称金钢桥,即今改建前之金钢桥。新桥建成,大经路也于是年铺成沥青路。当时,从北站通过宽阔的大经路、金钢桥,直达海河对岸各地,交通方便至极。
建新金钢桥后,旧金钢桥即成便桥,1927年因待修停用。日寇侵华时期,1942年将桥梁拆除制造军火,仅余下四座桥墩。1981年为缓和金钢桥上交通拥挤堵塞,又利用旧桥墩整修加固,建成钢架便桥,未用多年又废弃。金钢桥新桥自1924年建成至1996年已历72年历程,由于年代久远,桥底钢板已经锈蚀,桥身亦不能启动,且桥体整体下降,成为危桥,故天津市政府决定改建。
新的金钢桥于1996年年底建成,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车行道宽14米(旧桥10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上层桥采用三孔中承式无推力拱桥结构,全长600米,宽15米。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相匹配的时代建筑感,为海河又添一宏伟壮观的新景。

狮子林桥
狮子林桥主桥共分三跨,建于1974年,桥宽24.6米,上部结构为挂孔悬臂结构,跨径24m+45m+24m。1994年在老桥上、下游每侧各修建一座新桥,新桥桥宽为9.3米,结构截面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砼箱形连续梁,跨径为25.2m+45m+25.2m。2003年8月由城建集团总承包公司对桥体成功实施了整体抬升,抬升高度1.271米。

狮子林桥的抬升工程是国内桥梁改造技术一大突破,开创了城市桥梁设计领域的先河。狮子林桥的抬升,在全国是史无前例的,是我国的第一个抬升工程!

狮子林桥位于天津市海河上,为中国公路上最早采用的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2003年对该桥进行改造,不到1个月时间里,就将桥顶升到位,创造中国桥梁史上一个奇迹。

原先狮子林桥上的狮子有3种,一是雄踞桥头的两对同形的汉白玉石雕,二是桥栏之间石垛上的高浮雕,三是每个石垛间栏杆立柱上的铸铁狮子。三种加起来,狮子林桥上总计有184个狮子。另外,在原来的废桥墩上,1986年被能工巧匠建造的“哪吒闹海”和“二龙戏珠”造型,成为海河水面上第一组固定景观。1995年,又用六条由玻璃钢制成的金色盘龙将新设的一根直径600毫米的过河煤气管道缠绕起来,与原有的三条铜龙雕相映成趣,形成意蕴深远的新景观。

新的桥梁景观设计采用现代设计理念,本着一桥一景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河与周围景观、建设相协调的基础上,保留了桥头原来的四座石狮子,同时在桥栏、桥身、桥墩等不同部分新塑大小石狮子几百个,特别是桥墩处将采用的是狮子图像的浮雕,这意味着当人们行船通过这里的时候,从桥下也能看到可爱的小狮子,充分体现狮子林桥的特色。狮子的形态各异,每一只都不一样,有仰天咆哮的,有俯首休息的,有活泼可爱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另外,狮子林桥的桥面处理上,将首次采用彩色沥青,在灯光处理方面更是别具一格,其夜晚效果尤为壮观。为不影响狮子林桥的整体景观,狮子林桥旁的煤气管道将改为河下穿过。

北安桥
北安桥桥头雕塑采用了西洋古典式风格,其中包括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桥头雕像,青铜压纹的“盘龙”桥墩雕像以及桥栏柱基上舞姿各异的四尊“乐女”雕像。目前,4尊乐女雕塑和2条盘龙雕塑已经安装完毕。其中, 4个铜制的“乐女”分别高2.8米左右,手中各抱着4种不同的乐器:阮、排箫、琵琶、笙,力求突出中国古典韵味;2条盘龙雕塑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龙头、龙身、龙爪均为金色,它们分别盘踞在海河上下游的桥两侧,仿佛从水中升腾而出,栩栩如生。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4座屹立于两个桥头的巨型桥头堡目前也已经完成,只等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雕像最后安装完毕。4座桥头堡分别高17米、宽5米,上面镶有飞狮浮雕和西洋古典花式。
桥也加宽了,利于交通,其中6米用于非机动车行驶,3米为人行道。顶升后的老北安桥将专用于机动车行驶。
据介绍,不久后四大雕像即将被安装上北安桥头,届时,为期3个多月的北安桥景观装饰工程将胜利告竣,北安桥将成为海河上又一处美丽的景观。

解放桥
外地人如果坐火车来天津,一出天津站,面对蜿蜒流淌的海河,头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就是那座气度不凡的钢架大桥,它现在的名字叫解放桥,百多年前,因为周边租界围绕,它被名为“万国桥”,桥身可以开合,合则走车,开则过船,成为海河一景。1926年,万国桥建成。万国桥位于老龙头桥上游,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法、英、德租界,桥长97.64米,桥面宽19.5米。因为此桥由当时的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建,并坐落于法租界入口处,也叫“法国桥”。万国桥分为三孔,中孔为开户跨。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万国桥下过大船”的梦想成为可能。新中国成立后,万国桥更名解放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