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字有几画 它的笔顺是怎么写的?

如题所述

“走”字有7画 ,它的笔顺如下:

走:[ zǒu ] 

部首:走    ç¬”画:7    äº”行:金    äº”笔:FHU    

〈动〉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名〉泛指兽类。车轮

拓展资料:

1,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

到处奔波。 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2,一走了之[ yī zǒu liǎo zhī ]

指不顾而去。

3,铤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 ]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4,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5,抗尘走俗[ kàng chén zǒu sú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走”字一共有7画,笔顺为横、竖、横、竖 、横、撇、捺,如下图所示:

拼 音 【zǒu 】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路|孩子会~了|马不~了。

2.跑:奔~。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三十里|你这步棋~坏了。

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红|~热。

5.离开;去:车刚~|我明天要~了|请你~一趟吧|把箱子抬~。

组词:飞走、走路、走红、出走、走开、走动、走人

扩展资料

1、行尸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示例】: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 

◎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2、飞檐走壁 [ fēi yán zǒu bì ]

【解释】: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自】: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醉了时丢砖掠瓦,到晚来飞檐走壁。”

【示例】:且说时迁是个~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武艺高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16

http://www.shuifeng.net/Dic/PinyinShow.Asp?id=2481

 走  zǒu <动>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走zǒu
   ⒈行,步行:走路。走快点。
   ⒉运送,往来:走信。走货物。走亲串友。
   ⒊移动,挪动:走棋。钟在走。
   ⒋离去:他已走了。我也要走。
   ⒌由,通过,经过:走此门进。走天桥去。那笔钱不走帐了。
   ⒍漏出,泄漏,超出:走气。走漏风声。讲话走了嘴。
   ⒎改变或失去原样:走味。走样。
   ⒏实行,贯彻:走群众路线。
   ⒐跑,逃跑:奔走。走马观花。敌军丢盔弃甲而走。
   ⒑[走私]非法运货,逃避检查,偷税漏税:惩办走私犯。
   ⒒[走卒]为恶势力作帮凶的小喽啰。
   ⒓[走狗]善跑的猎狗。〈喻〉受人豢养而帮凶作恶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25

“走”字有7画 。

第4个回答  2015-04-16
7画,横竖横竖横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