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贡献

如题所述

在我国吉林省的东部 ,有一座神奇秀美的山叫长白山。每到冬季,山上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远远望去,长白山银妆素裹,格外壮丽,因此人们称它为“白山”。在黑龙江省的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南流的大河,这就是有名的黑龙江,江水墨绿得近乎黑色,仿佛一条黑龙在翻滚,因此人们把它叫做“黑水”。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大平原。这里,孕育了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满族。

在我国古代典籍里,曾记载过一个叫“肃慎”或“息慎”的部落,这就是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他们以游猎为生,并且以善造弓箭闻名。远往周朝的时候,肃恒部落就同中原有了往来。在魏晋时期,肃慎部落的势力已发展到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肃慎又称为“勿吉”。隋至唐初称为“袜蝎”,袜蝎七部中的黑水袜蝎在辽、金时期又称为女真,并于公元1115年~1234 年建立了与南宋对峙的金朝。满族就是由女真人逐渐演化,在明朝末期形成的民族。

公元17世纪初,女真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努尔哈赤。他用了30年的时间,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他把女真各部先后编成了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分别用八面不同颜色的旗帜作标志,合称“八旗”。努尔哈赤指定他的儿子和侄子来分统八旗,实行全民皆兵。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正是凭着这支劲旅,努尔哈赤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打败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后来,满族政权又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 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这是满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我国满族有982.1万多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一半以上的满族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此外,在西安、成都、昆明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满族居住。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过去,小辈对老辈是三大一小礼,五天一大礼,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了长辈要“打千”。这“打千”的礼节非常奇特。男人打千时要哈腰,右手同时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的样子;女人打千时要双手扶膝下蹲。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礼。
过去,满族男子蓄长发辫,从头顶后半部把辫子垂在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上腰带。妇女穿宽大的旗袍,不缠足,喜欢穿绣花鞋或高底的木屐,把头发盘在头顶上,梳成鬟子,佩戴耳环。
满族人爱吃小米、黄米干饭和黄饽饽(豆包)。每逢过节要吃“哎占格饽饺子”,除夕吃晚饭时要吃“手扒肉”,另外,满族还有一些食品独具风味,如白煮猪肉、炙猪肉和糕点“萨琪玛”等。满族的住房一般是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里来了客人多住西炕,自家长辈多住北炕,小辈住南炕。

满族人信奉多种宗教。过去,每逢祭祖、祭天,要戴上神帽,穿上裙于,系上 铃,一边敲鼓,一边跳舞,一边祈祷。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文是16世纪末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称为“老满文”。由于蒙古族和满族语音有差别,借用的蒙古文字母不能全部表达满族语音。到了17世纪初,满族人又在借用的蒙占文字母上加“圈”或“点”,把原来不容易分清的语音区分开,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

17世纪40年代清军入关以后,大量满族人迁入关内,同汉族居住在一起。不少汉族也迁移到关外同满族在一起居住。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满族、汉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取长补短,久而久之,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现在,除黑龙江省一些边远乡村的少数满族老人还说满语外,绝大多数满族人都通用汉语汉文了。而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已成了汉族妇女喜爱的服饰,流行于全国。

满族人民有着维护诅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在鸦片战争中,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庙里的八旗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 276名满族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阵地上。守卫镇江的八旗兵,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和洋枪洋炮,浴血奋战,寸土不让,表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许多满族的英雄和烈士。著名的抗日英雄、抗日联军二师师长陈翰章,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满族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人 物。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个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他主持编修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到了近代,满族中有造诣的文学家。艺术家也很多。被旨为“语言大 师”的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关肃霜,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都是满族中的杰出人物。
满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过痛苦的经历。清朝火亡后的一段时间,广大的满族百姓遭受歧视、压迫 ,许多人甚至改名换姓,隐瞒民族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满族人民享有了民族平等权利,他们又恢复了自己的民族身份。现在,满族人民正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上业、农业、科技、教育、艺术、体育等各条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满怀信心迎接美好的未来。
-------------------------------------------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如路遇井、庙、墓则用红毡遮住彩车,俗称"避煞神"。男方也同时用彩车迎亲,两车中途相遇,外辕相错,新娘由兄长抱到迎亲车上,称为“插车”。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白肉血肠、火锅、酸汤子、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

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制作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这种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男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谓之“采奶”。如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奶”。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边洗边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最后,老太太用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案前,众人叩首。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法。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公尺,宽1.5公尺,两头呈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上,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为了避免孩子翻动从悠车上掉下来,也考虑孩子长大后射箭胳膊平直,骑马腿的位置端正,便将孩子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处用带子捆绑起来,孩子动弹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满族少年身体多健美,很少驼背弯腰。满族以扁平头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装枕头,枕在孩子头下,俗称“睡扁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20335.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25
楼上
第2个回答  2006-04-24
  满族的贡献与自身发展
  (二)外族人的“满化”清太祖努尔哈齐建国时创立的八旗组织,原本就是多种民族成分的综合体,据《八旗通志》记载,在天命年间的400个牛录中,满洲蒙古中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其中,满洲蒙古牛录以满洲为主,又编入了少量蒙古人和汉人。以后,归附日众,人口加增,分设蒙古、汉军八旗,但满洲旗内的蒙、汉成分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因对外掳掠战争的升级与规模扩大而不断增长外族成分。
  1629年(天聪三年)至n38年(崇德三年)短暂10年间,八旗军兵4次破关而入,掳掠汉民不少于二三十万。清朝入关以后畿辅一带被迫投充旗下的汉民约有5万人。所有这些沦为奴仆的外族人,绝大多数被编入满洲旗下。
  数十万计的外族人员或者被编入内务府三旗和下五旗王公府属包衣佐领、包衣管领、旗鼓佐领,沦为皇家与王公贵族的私属和家奴,或者附入八旗满洲官兵户下,充任仆役。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这些外来人员对于满族文化耳濡目染,逐渐满化。③据刘献庭《广阳杂记》卷一记载:“满洲掳去汉人子女年幼者,习满语纯熟,与真女真无别。”外族人子弟,最易被同化,在用满语,著旗装的同时,生活起居无不同于满俗。男人剃发,女子天足,不用汉姓,改易满名。
  早在满族开国时代,随侍努尔哈齐左右的家人中就有一汉人,满名洛翰,本姓刘,因扈从努尔哈齐受伤致残,被赐姓觉罗,这是汉人改从满姓的开始。①满洲旗下还有一部分汉人,最初是辽东地方的平民,因为在关外时曾与满人一同戍守边台,被称为“台尼堪”(意即“坐台汉人”)。入关以后,他们仍旧世代与满洲人同编一佐领,享受同等待遇。子嗣随之将汉姓隐去,改用满姓满名,或者取“台尼堪”中“台”的谐音。改称“台姓”、“唐姓”、“谈姓”,是他们在民族心理上与满族产生认同感的重要标志。②乾隆年历仕浙江总督、杭州将军、兵部尚书等显赫职务的正蓝旗满洲人性桂,先祖王国左,原本是明末辽东义州的汉人,1622年(天命七年)随蒙古兀鲁特部长索诺木归附金国后,世代隶属满洲旗。性桂位居一品,任职满缺,名列《满洲名臣传》。书中全然未提及他出身汉人,俨然已成为满族中的一位显宦。满洲旗下汉人中能够如性桂一家发迹的为数寥寥,但他的家庭历史所揭示出的汉人满化的基本事实,不仅对于满洲旗下汉人,而且对于有过相似经历的朝鲜人、蒙古人、藏人、维人而言,都具有普遍意义。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编纂体例中载:“乾隆五年十二月初八日奏定:‘蒙古、高丽(即朝鲜)、尼堪(汉人)、台尼堪(台汉人)、抚顺尼堪(抚顺汉人)等人员,从前入于满洲旗分内历年久远者,注明伊等情由,附于满洲姓氏之后。”书中共载八旗满洲1276姓,除满洲741姓外,附载蒙古235姓,高丽43姓,尼堪247姓。这些附载族姓,都是清初被编入满洲八旗和内务府的外民族人后裔。因为与满族长期相处,生活习俗、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均已满化,所以经清廷批准,列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清初满族统治者对于旗下外民族成员,施行强制满化政策,而满洲旗人享有的特权地位,又促进旗内的外民族人员主动地接受这种同化,这就推动了外民族成分同化于满族的过程。外民族人脐身“满洲”的途径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奴仆开户。清初八旗兵丁东征西讨,随带奴仆同行。满族统治者为减少满洲兵丁的伤亡,提倡奖励军功政策,允许立有战功的奴仆豁除奴籍。在原佐领独立开户,称开户人。1731年(雍正九年)清廷用兵西北,与准噶尔部战事方酣,苦干兵源不足。世宗下旨遴选京城旗人奴仆2000名组成“家选兵”,又将阵亡将士的家奴编为“复仇兵”,派往军前效力。凯旋后,这些家奴连同眷属均被授予旗下开户的权利。
  1746年(乾隆十一年),驻防绥远城的“家选兵”计有2400名,10岁以上幼丁和壮丁6400余名,全部家口不下一二万人。八旗开户人已形成人数可观的阶层。
  奴仆开户后,可以当兵,食饷,担任低级军官,享有高出于奴仆的政治地位,但与正身旗人相比,又时时受到歧视和压抑,开户人为了彻底改变这种不尽如意的处境,唯有混入正身旗人一途。世宗目睹这种危险,曾发出警告说:“八旗现今开档人(即开户人)及养子(即抱养的民人和旗奴之子)当前锋、护军者甚多0,[若]辈即与满洲等矣”。③前锋、护军是满、蒙旗丁专占的头等差使,收入多于七、八品官的俸禄,大批旗奴、开户人充补满洲佐领兵缺,在身份上逐渐与正身旗人混淆莫辨。
  1729年(雍正七年)以后,清统治者曾花费20余年时间,对旗人户籍进行大规模的清查整理,清查的重点对象便是混人满洲人中的开户人。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廷允许被清查出的大批开户人出旗为民,但仍有不少逃避过清查的开户人继续爱缘于正身旗人之列。

参考资料:http://www.qiren.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509&Page=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