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编日语>234册的译文,上外教出版社的 可以再多加分~

第二册有无没太大关系 3 4两册一定要

2楼的,我说了要上外教出版社的,不是6册的那种

新编日语教程3.4册译文及答案
第1课 春休みは一绪に复习しようじゃありませんか。
【课文翻译】
王小华的日记
日语学校的教科书每年要变。虽然学习日语已是第二年了,但还是不好。想起去年刚来日本的时候,偶然碰到丹尼尔。我的日语比起当时的丹尼尔来真是相形见绌。所以为了复习日语春假也没去玩。陈敏说:“用不着那么特别认真。”不过我想至少要完整地复习。随着课程的深入,日语变得难了。从3月中旬到4月初日本是放春假的。在这个相当长的期间,复习是绝好的机会。田中老师给我的建议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好是解题”。我对陈敏说:“春假让我们一起复习吧。”

【会话】
在王小华的宿舍:王小华,陈敏
陈:小王,今天也闷在家里,闭门不出啊。
王:我可并不是感冒啊。
陈:这我知道的,又是在学习吧。
王:日语教科书每年都要变。因为从3月中旬到4月初学校放春假,所以在这个期间我必须先要复习去年的东西。
陈:用不着那么特别认真。因为小王你是有名的优等生啊。
王:不,我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进入这个学校时丹尼尔跟我说话的事来。
陈:是那个回英国的丹尼尔吗?
王:我现在的水平和当时的丹尼尔比起来,真是相形见绌。虽然来日本是第二年了,可不知道的事还是太多了。
陈:偶尔一起去玩吧。
王:不,现在哪里谈得上玩啊。至少我想把全部单词复习之后,来面临新学期。
陈:从我来看,小王你能把日语说的很流利,真是让人羡慕啊。
王:新学期以后随着课程的深入,日语会越来越难的。来吧。让我们在春假一起好好复习吧。
陈:哎,好吧。

【阅读】
“三学期制”好还是“二学期制”好
以前在初级教科书里向大家介绍过,和中国不同的“二学期制”在日本采用的是4月开学到3月结业的“三学期制”。不过,实际上这“三学期制”现在在日本动摇了。那么在这里我把日本学校的近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004年维持“三学期制”的中学大幅减少,采用“二学期制”的中学急增。在提出“宽裕教育”《新教育课程》的开始当初,对于实行“二学期制”全国都是一片消极的气象。但是到了2004年,通过学校独特的判断,采用“二学期制”的倾向增加了。好象“二学期制”普及的背景是在完全实施一周休息2天和非相对评价的导入给予很大的影响。还有“宽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全体上课时间减少,三学期使评定期间过短这样的问题严重化了。
也就是说,如果消除从一月份第2周开始到3月中旬只有2个月左右的3学期把开学仪式和结业仪式各减一次就能增加授课数。还有以前举行三次期末考试也减为二次,成绩表也交给考二次的学生就行了。这样对老师来说就减轻了工作的负担。
但是,反对“二学期制”的呼声也不少,“因为考试的次数减少了,每一回出题范围就增加,恐怕让孩子失去学习的热情”这样的保护者的指出也有。
在中国黑龙江大学,听说相反地从2002年开始把“二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听说是为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开发能力,把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材的思想弄得更加活泼,提高行动力和竞争力。”
“二学期制”和“三学期制”到底哪个好呢?

第2课 桜の花が咲くまで気长に待ちましょう。
【课文翻译】
王小华的日记
马上新学期就要开始了。不过,今年的樱花还没开。直到这个时期还看不到樱花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最近在东京一直不断地刮偏北风,所以好象造成樱花一点都不开。
去年刚来日本时,我心里着实很不安。樱花却以她那美丽的姿态来欢迎我。对于我来说在春天开学仪式时盛开樱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大学一起约好去赏花也延期了。因为我们是那样地期待,真是太遗憾了。不过田中老师和我们约定,因为赏花延期了,所以没赏完花就不考试。
现在,我期待能和樱花再次相会。我决定耐心地等待樱花开放的那一天。

会话文:
在学生食堂里:王小华,小金,陈敏,木村,松岛,美香,田中老师
金:好了,全齐了。那么我们商量关于后天的赏花。
陈:真的是后天去吗?
金:当然是。
松:不过,好像樱花一点都没开啊。
王:哎,是真的吗?可马上第一学期就要开始了啊。
木:小王,你没看天气预报吗?最近不是一直在刮北风吗。
王:啊,怪不得这么冷啊。
美:所以樱花的开放就迟了啊。
陈:真是没想到即使开学了也看不到樱花啊。
金:好不容易决定好的预定,所以我们去赏花吧。
陈:不过,如果没有樱花不就没什么意思了吗。对于你的傻劲儿,真是令人惊讶。
金:你怎么又那样说啊。
美:樱花对我们日本人来说是特别的花。没有樱花的赏花的话…
松:太冷清了…
木:我们是那么地期待,真是失望啊。
王:只能错开赏花的时期了。让我们耐心地等待樱花开放的那一天吧。
金:不过,从下周开始要开学了。
陈:这么说来,不就马上有考试了吗。
王:向田中老师请求一下看看,就说:“没赏完花就不考试。”
陈:有那么好吗…
田:是要说“没赏完花就不考试”吗。
王:老师您听见了啊。
田:对于今年毕业回国的人来说,这是最后一次赏花了。所以考试在看完樱花之后再考怎么样。
金:太好了。
王:真不愧是老师啊。

阅读:
樱花是代表日本人精神的花
在日本3月是毕业的月份,4月是入学的月份。而且在这季节里盛开的就是樱花。也就是说,日本人碰到人也好,和别人分别也好,在那个时候总是有樱花。从这样的习惯出发,即使不跟老师和父母学,我们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樱花是代表日本的花”。
当然,日本皇室也采用菊花作为徽章。因此,有时菊花也被认为代表日本的花。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是樱花。
樱花在日本古代神话里也出现过。还有在日本,作为俳句和短歌等等的“季语”经常作为花的词语使用,这时候“花”就是表示“樱花”的意思。樱花和日本关联的历史由来以久。特别是12世纪以后,成为了武士们的天下。樱花的凋谢方式成为武士的人生观,被认作是“纯洁”。“一朵一朵的樱花虽然颜色淡薄而且很小,但是作为一棵树它们簇拥在一起的时候,樱花的美是令人倾倒的”,正因为如此,即使在现在,樱花作为重视团结一致的日本社会的比喻被经常说起。
樱花的确是代表日本人精神的花,这并不言过其实。

26课 日本人が泳げるのは日本が海に囲まれているからにほかならない。


第27课 大地震が起こったとしたら、どうなるでしょう。
练习问题答案:
问题Ⅰ:
问1:1.③ 2.② 3.③ 4.② 5.①
问2:1.③ 2.② 3.② 4.④ 5.④
问题Ⅱ:
问1:1.④ 2.③ 3.④ 4.④
问2:1.① 2.② 3.① 4.④ 5.① 6.②
问题Ⅲ:1.① 2.③ 3.① 4.②
5.③ 6.② 7.① 8.③
问题Ⅳ:1.① 2.③ 3.④ 4.③ 5.きっかけ/けいき
6.① 7.① 8.② 9.③ 10.③
第28课 ラーメンは味もおいしければ、见た目も美しいです。

第29课 中华街に行ったら破产しかねません。
本文翻译:(王小华的日记)
在上海有数不清的日本料理店。我从住在上海的时候开始就很喜欢日本料理。在去日本留学之前,就期待着能早日去日本,吃上真正的日本菜。于是,到了日本之后,我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当地的日本料理。
但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很难接受每天都吃日本料理。有时,还是想吃中国菜。日本到处都有中国菜馆。但是,和中国大陆的口味有些不同。或许是为了迎合喜欢清淡的味道的日本人的口味而制作出来的吧。
然后,在参观了“新横浜拉面博物馆”之后,和韩国人金先生以及澳大利亚的华侨去了以前就约好的横浜中国城(唐人街)。在唐人街,不仅是店里,连路上也有许多美味的食品,所以也不管吃得饱饱的肚子,我们又继续吃了起来。但是,日本的食品价格很高,特别是对日本人来说,作为旅行景点的唐人街的中国料理的价格真是贵得令人吃惊。
横浜和东京是很近的,所以每个周末都想来这里,可是中国留学生要是那样做的话就可能要破产了,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才来呢?
翻译:(会话练习)
陈:啊,真好吃。
美:是呀,太好吃了。
王:总觉得有些偏甜。
金:听说在唐人街,从香港,台湾来的华侨很多。恐怕是根据南方人的口味来调味的吧。
美:哎?小金,你是个韩国人,可对中国的情况很了解嘛。
金:我曾经在南京大学学习博士课程。在南京,口味又重又辣的料理很多。
王:可是这里价格可太贵了。
金:是啊。在南京大约90元日币就可以吃到的青椒肉丝在这里要花900元呢。
王:是啊,差不多要10倍呢。中国的一般家庭料理,在日本就变成高级料理了。
美:啊?原来青椒肉丝不是高级料理吗?
王:只要有调味料,在中国是谁都会做的。
美:啊…,有点失望呀。
王:但是呢,这里的青椒肉丝是唐人街的厨师做的,所以很好吃呀。
金:反正要在日本想吃自己本国的料理的话都会价格偏高的。韩国菜也是一样的,没办法的。
陈:是啊。在路上有卖美味的包子,但是价格很贵。
美:包子是…?
王:就是日语中所说的中国馒头的意思。在中国最贵20元左右也可以吃到了。
美:哎?
王:在唐人街有许多值得怀念的东西,真想每周都来。可要是那样的话,可真要破产了…
全:哈哈哈…
翻译:(読み物)
唐人街的历史,在1859年横浜开放港口的同时就开始了。当时,作为欧美人和日本人贸易的中介,担当翻译任务的许多华侨来到日本,住在横浜的填筑地区。那其中大多数都是出身在广州的,在现在为数大约200家的中国菜馆里,有7成都是那些广东人留下的广东料理店。
在横浜的填筑地诞生的唐人街,当时被称作“南京街”。之后,南京街也得到了发展。听说在1870年,已经有大约500人的华侨住在那里,在1910年已经超过了6000人,战后也在3000至4000人之间移动。
一说到唐人街,中国菜给人的印象就会很深。确实,至今仍有像1892年创业的万珍楼那样古色古香的中国菜馆。而像现在这样,整个唐人街在料理业如此繁盛,实际上是从1970年代开始的。
作为和唐人街有很深的关系的名人,还是“中国近代化之父”孙中山先生吧。孙中山先生在过世前曾经十几次访问日本,总计在日本生活了9年零4个月。那其中,有将近6年住在横浜,据说当时他受到许多住在唐人街的华侨的援助。在1910年当时华人人口超过6000人或许也和孙中山住在横浜有些关系吧。

练习问题答案:

第30课 中国の漫画文化も成长しつつあります。

翻译(本文):
我学习日语的契机之一就是漫画。小的时候,很喜欢电视里播放的连续剧“一休哥”。最近,很喜欢宫崎骏导演的作品,甚至每当听到主题曲,就能将电影中的画面一一想起。
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中的图画不仅很漂亮,而且情节也很精彩。日本有许多连续剧和小说的原作也是漫画,所以许多的成年人也一直在看漫画。
对于成年人还一直看漫画这件事中,当然在日本社会也有批判的声音。画满了暴力内容,以及过激的性描写的漫画充斥着市场。但是,这样的情况先暂且不谈,对于大部分的日本漫画还是能够有好感的。在日本许多的漫画作品中都包含了和平,爱,环境保护等内容。
在中国,通过电视转播,也让许多的孩子看到了日本的动画片。像我这样看日本动画片长大的一代人,有志成为动画片制作人的也不少。中国的漫画文化也确实在成长。如果在某一天,在日本,也有许多中国漫画被阅读的话就好了。

翻译(会话部分):
王:这就是传说中的“漫画咖啡店”吗?可真够大的呀。
美:不管怎么说,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地方,你说了无论如何都要来的,所以就来了。
王:美香,你讨厌漫画吗?
美:不是,很喜欢的。可是…
王:可是什么?
美:这里,漫画狂好像有很多,有点害怕。
王:啊,是指居家族吗?
美:是啊。你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吗?
王:也就是指非常喜欢漫画的人了。这样难道不好吗?
美: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这么大的人还沉迷于漫画,收集许多剧中人物的图片,不会觉得恶心吗?
王:我在上海也会买日本的漫画人物图像的。
美:可是他们还会去配音演员的签名会以及漫画人物的模仿秀。
王:啊?有机会遇见配音演员吗?我也有兴趣,以后请带我一起去。
美:你也有这种漫画狂的感觉了。这样可不行呀…

翻译(阅读部分):
你知道铁臂阿童木这部动画片吗?1952年开始在漫画杂志上连载。1963年拍成动画片,是最能代表日本的一部科幻电影。而且,这部漫画的原作者手冢治虫也可以说是所有漫画家的老师。他一直在考虑,在科学的进步中,人类应该如何生存的问题,将它描绘在漫画作品中。手冢氏的漫画,在主题方面也好,在绘画技术方面也好,都总是站在漫画家的前端。不仅是小孩,甚至连大人都为之着迷。
听说少年时代的手冢氏非常喜欢看书,当然也很喜欢漫画,所以将父亲为他买的满满一书架的书反复地读,所以在中学毕业之前已经画了2000多张的漫画作品。听说在小学时代,手冢氏在学校被别人欺负,所以那个拯救了手冢氏的,就是描写他自己的漫画。同班同学都对手冢画的漫画非常尊敬。
而且,手冢的少年时代正是日本和中国,美国打仗的时代,所以学校一休息,就不得不在军工场干活。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画漫画。好像曾经有一次被发现了,被怒斥“非国民”,而且漫画也被撕毁仍掉的事情。
在战争结束的1945年,他经历了大阪的大空袭,但总算活了下来,所以他一边体会着那种喜悦,一边想“或许将来我能成为一个漫画家”。 手冢在1952年通过了国家的医学考试,但由于当时作为一名漫画家已经比较活跃,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漫画家的道路。他一定不会忘记,从战争结束的那一天起,能够自由地画漫画的那种感动,那也证实了在他的漫画中,为何一直包含着“自然保护”“对生命的爱”“对科学文明的怀疑”“反对战争”等信息。
另外,在漫画所含概的信息之外,在绘画手段方面,他也作了许多尝试。利用增加场景转换,放大画面的电影手法,实现了在纸上进行戏剧化的剧情展开。这样的形式被其他漫画家延用,所以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不仅在日本,而开始在全世界受人喜爱了。
在1989年2月,手冢氏带着这句“请让我工作”的话与世长辞。在1994年4月兵库县宝冢市成立的“手冢治虫纪念馆”,至今为止,仍有许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手冢治虫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第31课 最近どうも体の调子が优れません。

翻译(本文):
或许是因为玩得太过度了,最近总觉得身体情况不太好,好像是感冒了。最糟糕的是马上就是期中考试了。要是平时的话,这种程度的感冒吃些药就马上会好的。可是,一定是积累了太多的疲劳吧,单单是吃药怎么也治不好,我又一次感到疲劳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休息的。
幸好,我和美香两个人一起住。美香甚至连约会都取消了,片刻不离地照顾我。多亏了她的照顾,我已经好了很多,看样子还要请假两天左右就差不多可以了。
小的时候,觉得能不上课是很开心的。而现在留学了,在学习当地的语言,休息了还是会有些不安的。但是,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之后,美香就读教科书给我听。多亏了她,我回到学校之后就不会落下上课的进度了。
没有比这次更能体会到美香的体贴和恩惠了。

翻译(会话文):
美:小王,看上去很难受啊。
王:是啊,烧怎么都退不下去。
美:再量一次吧。
王:恩。
(几分钟后)
美:怎么样?
王:39度5。
美:哎呀,怎么办呢?给你做点粥吧。
王:美香,你今天不是有约会吗?
美:你在说什么呀。同住的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我怎么能出去玩呀!
王:真抱歉。
美:困难的时候要互相体谅。我卧床不起的时候,也需要你的照顾。
(几十分钟后)
美:小王,快吃吧。
王:我不太有食欲。
美:不行啊。多少也要吃一点,这是粥和咸菜。
王:那我吃了。啊,真好吃。
美:即使不想吃也得让自己吃,吃好饭再吃药…有个很好的药,可是放哪去了呢…
王: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美:你应该说我不客气了才对吧。啊,找到了,这种胶囊效果很好。可能会发困,但是你今天什么都别做,就这样睡就可以了。
王:但是,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
美:这种时候就别想学习,好好睡觉吧。学习等感冒好了,我再教你吧。
王:太好了。我怎么感谢你才好呢?
美:在我们经常去的店里,请我吃甜甜圈就行了。
王:知道了。美香,吃了药之后,好像有点困了。
美:是吧。那就好好睡吧。快躺下,垫上冰枕,关灯了。
王:晚安。
美:晚安。

翻译(阅读部分):
日本人很喜欢按摩。在中国上海也经常会看到用日语的片假名写着「マッサージ」的广告牌。因此,日本人认为マッサージ和按摩是同样的意思。但是,用片假名表示出来也可以理解的。マッサージ最初是从西方过来的外来语,有一种说法是将希腊语中的柔和,法语中的操作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字。在欧洲,公元前4-5世纪的时候,就有位希腊的神医ヒポクラテス(人名)说明了按摩的重要性。但是,西医中的按摩正式传入日本是在明治20年代左右,那只是在已经确立的日本古代的按摩术中又增了西方的按摩而已。
日本的古代按摩术,最初当然是从中国传入的。在中国,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汉代,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后220年之间,已经由好多位作者编纂了《素问》《异法方宜论》等中医古典著作。听说在那些书中还介绍了“在中国的中医,发展了从东南西北中这五地中,适合它们各自气候,风土情况的治疗法。位于中部地区的人,由于不太活动身体,所以血液循环较差,比较易得性病的倾向。针对此,而使按摩和指压疗法有所发展”。
在中国医学中的中医据说是在5世纪左右传入日本的。日本迎来中医的成熟期是在进入江户时代之后,19世纪,在太田晋斋所编写的《按腹图解》中详细地叙述了按摩的功效。
现在,在上海的按摩店里,我们能看见菜单里有《日式按摩》这样的文字,所以在按摩的文化中也能感受到中日交流的悠久历史。

第32课 最后まで日本语の勉强をやり抜きましょう。

翻译(本文):
期中考试结束了。原以为是充分地准备好了,可是一到了考试,还是会紧张,那就是所谓的考试吧。没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所以一直担心“不能取得好成绩了吧”。可是,结果却与预测相反,成绩还不错。
另一方面,到日语能力考试只剩下几个月了。今年,申请了二级考试。针对考试的内容,越学习就发现内容越难。其实,自从去年3月份来到日本之后,已经好几次碰壁了,无法适应日本生活。打工时,忙得喘不过气的情况也有,但是每当那时,我就对自己说“要将日语学习坚持到最后”“向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话来鼓励自己。
无论如何,也要将日语的学习坚持到最后。而且,也想要通过今年12月的日语二级考试。

翻译(会话文):
田:小王,88分。
金:哇…小王不是说做得不好嘛,可是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陈:比自我感觉不错的我,分数还要高呢。
王:原先我真的是感觉不好,只是运气比较好吧。你们看看,选择题全选对了,所以才这样的。
田:小金,63分。
金:噢,紧巴巴的还好没有不及格。真难为情啊。
田:小金和小王正好相反,选择题全弄错了,只是运气不好啊。
金:你那种安慰人的方法可一点都不搞笑噢。
全:哈哈…
翻译(阅读部分):
在日本的大学里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2004年达到11万7302人,为史上最高的记录。其中最多的是从中国来的留学生(77713人),竟然占到全体的66%。根据总务省的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的主要动机为“想学习日语(37.8%)”“对日本文化感兴趣(31.2%)”“想学日本的科学技术(25.5%)”。由此可见,大家对日本文化的关心程度很高。
另一方面,从日本来中国的留学生为16084人,仅次于美国。在此,不得不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中国人中去美国的留学人数已经超过了日本这一事实。在中国,据说去美国留学是最难的。可是在美国留学,人数却大大地超过了日本。
近两年,中国的留学热不断高涨,在英国,法国,德国,所有的国家的留学人数均超过了日本。日本在80年代经济景气的时候,以企业派遣为主,特别盛行去欧美,特别是美国商学院的留学。但是泡沫经济之后,由于企业预算的减少,留学人数也逐年减少,现在就和中国拉开了很大距离。关于留学美国的情况,日本不仅是中国,甚至还没有超过韩国。
中国和韩国绝对不是由于企业派遣而有这么多的留学人数的。那么,为什么只有日本在留美人数上没有增加呢?

第33课 语汇量が多すぎて手がつけられません。

[王小华さんの日记(阅读部分)]
5.② 6.③

第37课 留学生が口を揃えて「难しい」と言うのは読解问题です。
[王小华さんの日记(阅读部分)]
日语能力考试二级的最后难关就是读解,文法了。200分满分,时间为70分钟。又分读解部分和文法二大部分。读解中又可细分为3个部分。一般来说,问题Ⅰ为一篇长文,问题Ⅱ有稍短的文章三篇左右,问题Ⅲ则有五篇左右的短文。
田中老师说:“读解问题并不难。”平时不怎么读,才会慌张,问题本身并不难。老师还说,即使是日本人,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也读不懂能力考试的文章的。我们平时如果自己国语的文章也不怎么读的话,考试的时候,突然要读日语的文章,当然不懂的。中文也可以,英文也可以,平时就要注意多阅读,这是很重要的。允许的话,最好将接触到的日语文章开口读出来,这样也可以成为听力的练习了,可谓是一石二鸟。
但考试之前不能说这么悠闲的话了。到考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们有没有“读解问题”的解决方案呢?这个问题要请教下曾在中国有7年教日文的历史的田中老师了。

田中老师给的建议(阅读部分):
那么,我们来一起分析读解部分吧。首先,对大家来说,已经学习过了初,中级4册教材了,所以2级水平的读解问题并非很难。冷静的读过之后,发挥出大家的日语能力,就应该可以理解意思了。只是,阻挡在大家面前的障碍是“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去解答问题,该怎么做才好呢?
首先,请大家想象一下突然加入日本人之间会话的情景,或者上日文课迟到,上课途中进入教室时候的情景也可以。在这些情况下的日语,大家能100%听懂吗?可能很难吧。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话题或主题。比如,即使听母语,不知道话题和主题的话要去理解,是要花点时间的。所以日语就更难懂了。那么要理解话题和主题,该怎么办才好呢?就是,先不从文章读起。大家原本就是不习惯日本文章,突然来读文章是很容易陷入精神上的恐慌吧。因此,首先要从问题读起。将问题从头到尾读一遍的话,大体上的话题和主题就会懂了。另外,从文章的结论读起来也可以。许多文章的结论都被写在最后段落。也就是读先从“尾巴”开始读。
一般问题Ⅰ是最长的文章。怕陷入恐慌的人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后面去读。例年,在长文中有选用“论说文”的倾向,论说文有起,承,转,结的原则。首先在“起”,要提起问题,也就是有关于内容的主题的说明。接着就是“承”。进一步展开,在“转”中,来插入例外或别的事例,使文章具备立体感,最后在“结”中来写出结论。
将这个放在脑子里,在精神上也会变得轻松。那么,在这里首先从2005年的长的文章来解答吧。
当然也会有例外,各种问题的暗示,都会藏在如图上写的顺序中,时间不够的时候,请作为参考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9
新编日语教程3.4册译文及答案
第1课 春休みは一绪に复习しようじゃありませんか。
【课文翻译】
王小华的日记
日语学校的教科书每年要变。虽然学习日语已是第二年了,但还是不好。想起去年刚来日本的时候,偶然碰到丹尼尔。我的日语比起当时的丹尼尔来真是相形见绌。所以为了复习日语春假也没去玩。陈敏说:“用不着那么特别认真。”不过我想至少要完整地复习。随着课程的深入,日语变得难了。从3月中旬到4月初日本是放春假的。在这个相当长的期间,复习是绝好的机会。田中老师给我的建议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好是解题”。我对陈敏说:“春假让我们一起复习吧。”
第2个回答  2008-10-07
书店里有新编日语四册的辅导书,上边课后题答案,课文翻译都有,我们当时就是学的这套书!可惜在毕业的时候把辅导书卖掉了,不然可以给你!
第3个回答  2008-09-23
http://www.ribenyu.net/html/riyuxuexi/xinbianriyu/

这里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9-28
www.foxmail.com
帐号:d605124613
密码:zxcvbn
文件中转站中,自己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