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时期的关羽是否处于一个既有权又无权的特殊地位?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刘备和关羽给我们的印象是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不过关羽悲惨的结局,也让后世有了一种观点,那就是关羽忠心的是汉室而非刘备,刘备则是完全忌惮关羽,之后接曹操孙权的手做掉了关羽,尤其是在关羽死后,刘备并未追谥关羽,关羽被追谥壮缪侯的时候,已经是40年后了,那么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个人的观点是,刘备知道关羽忠心,但是有意掣肘关羽权力,关羽忠心刘备,但是过于争强好斗。


在刘备早期崛起阶段,关羽张飞都是刘备极为信赖之人,《华阳国志》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食则共器,恩若弟兄,然于稠人广众中侍立终日。当然这里没有演义里写的桃园结义,只是说三人关系很好,想必当时刘备就看出关羽张飞会是自己以后成事的关键助力了,尤其是关羽在刘备为占据荆州前,他就是刘备一方的军方二号人物,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书云:以羽领徐州。而身还小沛。这和后来让关羽自己提领荆州是很相似的,显然刘备很相信关羽的军事指挥能力。

而被后世认为关羽忠心于汉室而不是刘备的事件之一,就是猎场谋杀曹操的事情了,关羽见曹操有意折损天子威严,想要在猎场做掉曹操,但是被刘备摁住了,后来在刘备和曹操的战事中,刘备屡屡战败,关羽责之曰:“早从猎中言,无今日”,历史记载中,当初刘备不同意关羽刺杀曹操的原因是,刘备认为曹操活着能够在乱世中保存汉室,不过这和刘备后来所作所为对不上啊,后来可是有衣带诏事件的,为什么那个时候刘备就想着杀曹操了?


个人猜测这段记载可能是有误的,没准是不实的记载,或者说当时刘备只是害怕刺杀曹操会引火烧身罢了,毕竟在那种场合下,刺杀曹操,自己也逃不了。最能证明关羽忠心刘备而不是汉室的是,当初关羽是被曹操俘获的,如果说他心底看重的是汉室的话,也就不用在从曹营逃回刘备那里了。

关羽“降”于曹操,可能差点给刘备带来杀身之祸,但是刘备对关羽还是蛮看重的,建安五年,曹操在和袁绍爆发官渡之战前夕,是向东征击败了刘备的,此战中,刘备一如既往地逃了,这也是刘备早期做过最多的事情,能跑就赶紧跑,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关羽是被曹操擒获,最起码说明,当时他是在和曹军交过手的,没有自己脚底抹油跑了的,当然也不能说刘备就是胆小,就结果而言,刘备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关羽这类勇武之人大多是性情中人,被曹操厚待也是要报答对方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斩颜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而关羽没想到的是,刘备在徐州战败后,是逃到了袁绍那里的,而自己斩杀了袁绍帐下大将,多少是会给刘备带来麻烦的。


从后来袁绍的布置来看,刘备也是因为关羽被袁绍逼到了前线的,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这是在颜良被斩杀后的,袁绍做出的军事部署,问题是当时刘备是大败后依附袁绍的,已经没有多少部队了,而且但是刘备还是个常败将军,袁绍为什么要刘备去前线挑战曹军,不排除是袁绍因为关羽而迁怒于刘备身上。多说一句,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的,没有记载他死于谁手,关羽也是没有参加这次战斗,所以文丑之死和关羽没有关系。

在得知刘备在袁绍军后,关羽就从曹营离开投奔刘备了,要注意的是,关羽还是很有胆略的,毕竟当时刘备还在袁绍阵营,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关羽应该知道,自己在那个时候回到刘备身边,自己也是有性命之危的,也不知道当时袁绍是不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不打算处理关羽,总之刘备也是赶紧选择了和袁绍切割,从袁绍和曹操的争斗中脱身了。

其实如果关羽但凡是一个以个人利益为先的人,都不会再次投奔刘备,相比之下,曹操手里有天子,实力也比刘备强,跟着曹操混一定比刘备更有出息,那个时候关羽能够再次回到刘备身边,除了忠心别无其他。


不过关羽应该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被曹操俘获的刘备妻子儿女不知道是什么结局,话说这位糜夫人太惨了,嫁给刘备后就没有好日子,当时刘备跑了,把她丢下扔给了吕布,还在吕布没打算和刘备闹翻,将糜夫人送回去了,结果没安稳2年,刘备又自己跑了,糜夫人被曹操俘获,或许糜夫人的遭遇也是后来关羽和糜芳不和的原因之一吧。

在刘备平定荆州后,关羽得到了重用,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此后关羽就为刘备镇守荆州长达10多年,也就是在刘备依靠荆州发家,之后在占据益州汉中这段时间,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两人不再是曾经那个毫无猜忌恩同兄弟了,而这一切都源自刘备内心逐渐成长起来的帝王之心。

刘备前半生一生漂泊,你让他有帝王之心,也是太难为他了,不过在有了荆州和益州两大根据地之后,刘备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刘备了,对待关羽的态度,少了兄弟情义,多了君臣之意,而这造成了关羽的悲剧。


关羽受封襄阳太守,可问题是襄阳在曹操手里,所以关羽统领荆州之时,驻地是在江陵,而江陵又恰恰是南郡的治所,南郡太守就是糜芳,关羽直到最后死的时候,仍然是一个无实地的空头太守,而即便是刘备称汉中王之时,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在荆州一线无疑是军方最高将领,但是没有管理地方的实权,荆州牧是刘备在益州兼领,所以显然刘备对关羽的态度是,一手是鞭子,想要驱使关羽为自己打天下,另一手则是绳子,压制关羽在地方的权力。

关羽是一位争强好胜之人,“亮知羽护前”,“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在刘备入主益州时,发生过两件事,最能说明问题。

第一件事关于马超的,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说白了就是看不起马超,看不惯马超被刘备厚待,关羽认为自己是早期和刘备一起拼杀的元老,马超半路入的伙,不能白便宜了他,诸葛亮也是猜透了关羽的心思,所以回信就狠狠的夸赞了关羽一次,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是好准了关羽的脉,书信中把关羽捧到了天上,这是诸葛亮为了求稳,毕竟当时关羽镇守着荆州,要是他在荆州耍出什么幺蛾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山阳公载记曰: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有关关羽要杀马超的记载,个人感觉不可信,因为马超不至于那么低智商,他本来就是逃命到刘备这里的,哪里还有什么傲气,而且根据《山阳公载记》记载,“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关羽远在荆州,怎么可能站在刘备身边。

第二件事情就是关于黄忠的封赏了,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当时诸葛亮就提醒过刘备,会有人不服气,其实说的就是关羽,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耍脾气了,这是被后世认为关羽对刘备贸然称王感到愤怒,故意不接受官印,但是没有明说,只能把火撒到黄忠身上了。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想歪了,关羽当时就是看不惯黄忠而已,毕竟黄忠岁数太大了,关羽自然不情愿和其同列,值得一说的是,在刘备称帝前,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於渊泉,晖景烛燿,灵光彻天。张嘉、王休发现了玉玺,最早知道消息的人只能是关羽,如果关羽忠心于汉室,对刘备称汉中王不爽的话,那么张嘉、王休两人就不会活着到益州,别人也不会知道发现玉玺的事情,所以说,关羽还是忠心于刘备,支持刘备称帝的。

而被刘备派去说服关羽的人,费诗,也是传达了刘备的意思,也能看出刘备帝王之术的味道,费诗说当初刘邦重用韩信的时候,其他元老也没有什么远远,而且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意思很明白,刘备是在说,我指望着和你一起打天下,复兴汉室,而是你却只想着官大官小,能有多少俸禄?“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费诗只是简单一说,但这已经是刘备的警告了,你不接受可以,我不册封了,那荆州之地还能是你来驻守吗?别忘了,当时刘备已经是王了,关羽是臣,刘备已经通过费诗明明白白的告诉关羽这个问题了。


同时在刘备称王后,就面临着所有帝王都会面对的问题,就是权力交接的问题,虽然三国演义中,刘备不怎么看好自己那个儿子刘禅,不过历史上,刘备还是重点培养刘禅的,在其被立为太子后,刘备就开始让他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书籍,还让其习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这就导致了刘备对关羽的态度转变了,他知道关羽是忠心的,不过任何一个帝王不会用臣属的忠心去判断他们是否会反,而是会让臣属们没有反叛的条件,所以从刘备对关羽的权力分配上就看得出来,关羽在荆州前线,是前将军,假节钺,具有最高军权,毕竟面临曹操和孙权双方的军事威胁,必须要个关羽在军权上最大的自主权才可以,但是关羽没有管理荆州的政务权力,刘备在荆州还留下了糜芳。

当时刘备已经是个老人了,他也是在给刘禅铺平道路,万一刘备哪天突然不再了,关羽不会不听号令,关羽反叛刘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绝对是刘禅压制不住的,所以刘备只能让关羽在荆州既有权又无权这么个特殊的地位,而这也造成了关羽最后的悲剧,虽然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是被孙吴捅刀子了,但是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也是令关羽快速失败的一大原因,这也是刘备权衡的帝王之术埋下的恶果,关羽被杀,还丢了荆州,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