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践大学生创新劳动的?

如题所述

大学生创新劳动的实践路径如下:

结合实际,开发系统的课程体系。

学校实施劳动教育需要开发系统的课程体系来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因环境、资源的差异,使得劳动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展开。

因此,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地区性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比如,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依托工业设置相关课程,而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可以根据农业的实际情况开发相关的课程体系等。

同时,构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学校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学段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侧重“个人”,即以学生的日常劳动为中心,向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逐年级辐射。

劳动教育的方式以参与、观察、模仿、体验为主;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侧重“他人”,即以服务意识为引导,以合作为主要的方式,使劳动成果能够为周围的人提供便利,如社区服务类的劳动等;

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侧重“群体”,即应以职业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条件和平台。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岗位亲自体验、亲手劳动,尤其是与基层劳动类相关的职业,如车间工人、环卫工人等;

高等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侧重“大众”,即在普通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创新为核心,并在劳动过程中,不再单纯地模仿、重复或体验,而要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方法,以服务大众的理念创新生产模式,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